书城自然科学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看·自然景观
46379100000052

第52章 楼兰之谜

沙漠下的城堡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三十六国之一,人口有14万,它曾经作为“丝绸之路”

上的中转贸易站而闻名。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一带“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人民过着“随畜牧逐水草”的游牧生活,粮食要靠它们“进口”。汉武帝时,宣扬边远武功、华夏统一,进攻楼兰,虏楼兰王,从此属汉。

然而,这个古城繁荣昌盛了几个世纪之后,忽然在后来的记载中消失了。

1900年,瑞典人到罗布泊考察,同行的有八人,其中两个是当地的维吾尔人,名叫艾尔得克和科达克拉。他们从阿斯廷布拉克向西南行进时,途中分开。艾尔得克在途中突然遇到了狂风,误入一座古城中,城中有高大的泥塔,塔附近的残垣断壁上有雕刻精美的木板,还有官署和民舍的遗址……沉睡了1000多年的楼兰古城,被艾尔得克发现了。

1979年以来,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三次派人进入罗布泊沙漠地区考察,进一步揭开了楼兰之谜。楼兰古城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它虽然经历了2000多个春秋,可是断壁残垣犹存,显示了先前的雄伟壮观。

楼兰有一座330米见方的古城,总面积为108240平方米,四周仍残留着城墙,高4米左右、宽约8米。城中心的房屋是唯一使用砖的建筑,还有木柱和木梁。有的圆形木柱是整棵高大的树木制成的,挺直光滑,雕有波浪似的花纹。在木柱下面还有木础。

楼兰为什么成了一片废墟呢?有人说,由于河水改道,果木和白杨等都枯死了,人们只得把它遗弃;有人说,由于商道的改变,这里才慢慢衰落的;也有人说,公元3世纪~6世纪,我国气候由冷湿气候期,进入暖干气候期,风沙日益增大,从前湖泊密布的楼兰,开始沦为黄沙遍野、荒芜不堪的不毛之地,楼兰终于走向覆灭。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因素是相互交织着的。这个谜,人们正在逐步将它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