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国学生科学读本
46382900000080

第80章 “百货不如皮货”(2)

9.Before glass was in common use,bottles were often made of the skins of animals,and such bottles are still used in Eastern lands②.Clothes for men and boys were often made of leather in the olden days;and,as you can fancy,these clothes lasted a very long time.In fact,the tanned skins of animals are so useful that it has been a saying or proverb inGreat Britain for hundreds of years,“There’s nothing like leather !”

SUMMARY

LEATHER BOTTLE

(皮囊)

Leather is made from the tanned skins of animals.The skins are first soaked in lime-water,and then scraped,to remove the hair and fat,after which they are soft and jelly-like.To harden them,they are put into pits containing water and oak-bark and left for about a year.The tannin of the oak-bark changes the skins into leather,which is then curried by rubbing oil and tallow into its pores.Leather for boots and shoes is made from the hides of cattle,leather for saddles from pig‘s skin,morocco leather from goat’s skin.The skins of the kid,dog,and lamb are used for gloves,and are soaked in alum-water instead of being tanned.Leather is still used in the East for making bottles.

①Alum,a mineral salt.

②Eastern lands,countries of Asia.

【中文阅读】

1.小朋友们都知道,皮革由动物的毛皮制成。当然,不是每一块毛皮都能够称之为“皮革”。它必须经过仔细的加工才可以获得这样的称号①。

2.当人们从死亡的动物身上剥下毛皮时,它的外面还是覆盖了一层毛发,而里面则夹杂着很多脂肪和血肉的碎片。如果不采取任何保存措施,那么皮毛很快就会变质。一到两周,它就会彻底腐烂。在毛皮上涂上盐并晒干,就可以很好地进行保存。不过,它会变得像板子一样僵硬。

3.将毛皮制成皮革的工匠们需要防止它们变质、保存其柔软且极富弹性的质地,尽量展现出美丽的光泽与外观。这个工作就称作制革,而他们的工作场所就是制革厂。

4.首先,人们将毛皮放入(由生石灰与水混合而成的)石灰水中浸泡。这样就可以去除毛发与脂肪。然后,工匠们再把毛皮取出来,用双柄长刀的两端在它的两面进行刮削②。

5.经过了这样的加工流程之后,毛皮就会变得非常柔软,就好似一片凝胶那样。接下来,用清水把它彻底冲洗干净,再放入装满了橡树皮和水的大窖之中。在水的作用下,树皮能够分泌一种名叫鞣酸的物质,而它就可以把凝胶一般柔软的毛皮变成结实、牢固的皮革。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毛皮需要在大窖中浸泡一年左右③。

6.当人们从大窖中取出经过鞣革的皮毛之后就要进行晾晒,卷起来保存。现在,我们不能再把它们称作“皮毛”了,因为它们已经变成了“皮革”。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涂刷:在它细小的毛孔上尽量多地涂抹动物油脂。如果我们希望将皮革制成黑色,就必须在油脂中混入一些灯黑④。

7.皮革颜色明亮、质地坚硬、极富韧性,还防水;而这些特性就使得它们成为了靴子和鞋子的最佳制作材料。为此,人们用到了牛皮。这些大块的毛皮就被称作hides(兽皮)。厚度最大的牛皮用于制造鞋底,而较为轻薄的小牛皮制成的皮革则是“鞋帮”的选材。

8.猪皮是鞍座的最佳制造材料。羊皮可以制作成美丽的搓纹革,它能够装订图书或者制成拖鞋。许多小动物如小山羊⑤、狗与羔羊的毛皮则可以用于制造手套。羊皮和狗皮的鞣革使用的是明矾水而非橡树皮。

9.在玻璃尚未普及之前,人们使用动物皮制造盛水的皮囊⑥。如今,东方还有一些国家仍然在使用这样的皮囊。过去,人们经常使用皮革来制造各种衣物;毫无疑问,这些衣物的使用寿命会很长很长。实际上,鞣革的皮毛用处非常广泛。几百年以来,英国总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百货不如皮货!”⑦译注①中国早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周代,就有了成规模的皮革业,还有专门负责管理的“皮官”。现代制革业则是19世纪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而发展起来的。制革需要大量刺激性药剂,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都有损害。20世纪初的时候,制革业甚至成为了英国水污染的元凶之一,后来才用多种手段进行了治理。

②准备:这是三个工段之一“准备工段”,目的是去掉污物和不需要的皮组织。

③鞣制:这是三个工段之二“鞣制工段”,目的是让皮转化成我们需要的“革”,发生质变。鞣酸也叫单宁酸,可以跟蛋白质(皮就是一种蛋白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现在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早就不用一年这么夸张的时间了,最常见的牛皮和猪皮一般只需要5-7天。鞣剂也从橡树皮的鞣酸,变成了各种各样效率高得多的化学药剂。具体的鞣制步骤非常复杂,读者可以自行查找。

④整理:这是三个工段之三“整理工段”,目的是让革拥有我们需要的物理性质和外观。现代工艺中,“涂油”和“染色”是分开的。染色用的当然也是化学染色剂,不是灯黑了。

⑤这里的kid意思是“小山羊”,读者可千万别望文生义,理解成“小孩”!那可真是太吓人了。另外,近年来制革工业的某些从业者,被媒体揭露了一些不必要的残忍行为,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当代的制革工业仍是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人类的服饰文化依然需要皮革;但是,保护动物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这两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对人类的智慧提出了挑战。目前的基本做法是大力发展“皮革用动物”的养殖业,同时尽量人道地对待动物。

⑥皮囊:当代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大概是内蒙古一带盛酒的皮囊了,当然,现在它们也多半成了工艺品。有趣的是,汉语里的“皮囊”还被当做人体的戏称。

⑦这句谚语的原文There s nothing like leather,含义是“东西总是自己的好”,比较接近的汉语谚语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里用了它的字面含义。

据说古代有一座城市遭到敌人围攻,城里的人讨论用什么加固城墙。每一行的人都自己推荐自己的材料,最后一个发言的是皮匠,他自豪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从此成为了千古“美谈”。译文采用类似中国谚语的形式,写成了“百货不如皮货”,但“自夸”的含义仍难以表现。这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VIOLETS AND PANS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