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46773400000073

第73章 稳健行事,增加筹码(1)

做一切事情之前,我们都必须明白,谨慎与稳健是必不可少的。当你面对一项重要的事务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更需要稳健作为自己的成事基础。三思而后行,做事之前将一切细节都想清楚,平日里多打擦边球,守住自己的底线。胡雪岩总是把这些都当成自己行事的根本。稳健行事,使自己胜利的可能性更大,这样的行事方法,便是胡雪岩可以在当时笑傲商界政界的原因所在。

1.做事之前先想清楚一切细节

一个人胸怀大志,有目标,有想法是一件好事,但细节决定成败,做事之前将一切细节都考虑清楚了,才能打好如意算盘。不然,只有空想法,只能白白欢喜一场,往往不能达到事如人愿。细节虽小却关系重大,不注重细节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想干一番大事的人尤要做好细节工作。胡雪岩就是一个善于考虑细节的人,他做事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贸然行动的。

精打细算,胜券在握

大多成功人士都是有计划、有目标,善于将目标细分化,能够做好细节工作的人。胡雪岩也不例外,他经商做事都是精打细算,充分考虑问题的每一个步骤。也正因此,他不论涉足哪个行业都能站稳脚步,做出一番成就。

胡雪岩很早就有开药店的想法。他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了一番仔细的分析:第一,自己已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开药店,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第二,现在正当乱世,有战争就有伤亡,军队行军打仗肯定需要药物,且战争过后会有大疫,老百姓一定少不了要用药医治疾病;第三,开药店济世救人不仅能为自己赚得好名声还能得到官府的支持,自己是名利双收。这几点他早就想好了,甚至药店的地点他都在心中选好了。但他却迟迟没有动手去做。不是他怕冒险,更不是他害怕失败,胡雪岩是一个非常重视细节的人,长期经商的他知道,做生意重在谋划,生意人在做生意之前就应想好一切细节。他也想早点涉足药业,只是他认为条件还不太充足,一些细节问题还没有想明白,所以他迟迟没有行动。

这年,胡雪岩娶了一个名叫芙蓉的妾。这位芙蓉姑娘祖上本是开药店的,原有一家很大的药店,但她父亲去世后,家道逐渐中落。而她的叔父又是一个纨绔子弟,人称刘不才,他虽医术高明,也懂药业,却极尽挥霍又嗜赌如命,药店无法经营,只得以告贷为生。但刘不才倒还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胡雪岩很有钱,但芙蓉毕竟是给胡雪岩做妾的,他不愿认胡雪岩这门亲戚。身无分文的他手中仅有几张祖上传下来的秘方,他还想着有一天一定要重振家业。芙蓉担心刘不才,就劝他认了胡雪岩也好找些差事来谋生,刘不才却执意不肯。

对于这门难缠的亲戚,一般人可能会送给刘不才一笔银子将他打发了,从此与他不相往来;或者是让芙蓉劝他把祖传秘方拿出来,想办法帮他变卖成银子,让他自己去过活。但胡雪岩却并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做。胡雪岩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着。这次纳妾了解了刘不才的情况,他脑子灵机一动,刘不才出身医药世家,不仅精通医道而且也懂得药业的经营,如若将其收服,使他改掉身上的毛病,他就可以为自己经管药店,而且他手上的药方也能得到利用。况且,这对自己也是好事,刘不才不管怎么说也是芙蓉的叔父,这样做照顾到了她的叔父也是对芙蓉的一个交代。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胡雪岩并没有直接让芙蓉去找刘不才,而是自己亲自出马,替刘不才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为刘不才摆了一桌认亲宴,亲自邀请他,给足了刘不才面子。由于胡雪岩的做法充分考虑到了刘不才,让刘不才很有面子,刘不才当场就表示愿意合作,两人当即就谈妥了药店开办的地点、规模、资金等事项。

由于胡雪岩处处考虑细节问题,药店的建设及人员筹备都进行得很顺利,且一开业就深受人们欢迎,在瘟疫爆发时期,刘不才还研制出了解药,分发给乡亲们,此举将胡庆余堂药店的名气广为传播。后来,该药店即胡庆余堂成为名闻天下的老字号药店,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之说。

由于胡雪岩考虑好一切细节问题,他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家庭内部的矛盾,还让一个极尽挥霍且特别好赌的纨绔子弟亲戚,为自己开了一家享誉南北的大药店,这家药店还为他赢得了胡大善人的美称。胡雪岩的如意算盘打得如此成功,不得不令人叹服。这就是注重细节的收获,现代社会的工作日益细分化,竞争也趋于细分化,现代人处事、经商更应重视细节。

细节之处分胜负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个人无论是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想做好日常工作,都要做好细节工作,只有把每个细节都做好了,才能获得成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败往往由细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胜负,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胜负之分,在很多时候不仅仅要靠能力、实力,能否从细节之处入手亦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泰国并不属于亚洲的发达国家之列,但泰国的东方饭店却堪称亚洲之最。在这个饭店每天都会住得满满的,不提前一个月预订就很难有机会入住,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这里的大多数客人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泰国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这个饭店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因为泰国景色优美,还是因为这个饭店有人妖的节目?答案都是否定的,东方饭店并没有什么新奇的事物,有的只是他们非同寻常的客户服务,他们从细节中获得骄人的业绩,他们用细节赢得了成功。

王经理因为生意往来,时常要去泰国出差。第一次到泰国时,他选择入住东方饭店纯属偶然,但感觉还很不错。于是,第二次去泰国时,他又选择了东方饭店,这次的入住让他对东方饭店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对饭店的好感也迅速升级。早上,他刚走出房间准备去餐厅时,楼层服务生就恭恭敬敬地问道:“王先生,您是要去用餐吗?”王经理觉得很奇怪,就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微笑着回答:“我们每天晚上都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是我们饭店的规定。”王经理吃了一惊,感叹他们饭店用心良苦,自己东奔西走,住过世界各地无数的高级酒店,但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他走向餐厅,远远地就看到服务小姐笑脸相迎,刚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就微笑着问道:“王先生,您还要老位置吗?”王经理心里算着日期,自己上次来这里是在1年前,他们不可能记忆力这么好的。再说,自己当时也没有做什么惹人注意的动作呀!看到王经理一脸不解的样子,服务小姐就指着远处的一张桌子说:“我刚查了计算机记录,您去年8月2日入住我们酒店,8月3日早上在第二排,靠窗口的位置上用过早餐,就是这个位置,您还坐老位置吗?”王经理觉得自己很受尊重,兴奋地说:“老位置!”服务小姐接着说:“还要老菜单,一杯牛奶,一份三明治,一个水果吗?”王老板点头赞成。早餐送来了,王经理看到多了一碟小菜,就问道:“我没有要小菜,这是什么?”服务生没有回答而是先退后了两步,说道:“这是我们特有的小菜,赠送您品尝。”服务生为什么要退后两步?这也是饭店的规定,饭店的每个服务人员都知道这样做,以防止说话时不小心将口水落在了客人的食物上。

两年后,王经理过生日时,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东方饭店的生日贺卡,让他吃惊的是,贺卡上还附了一封信,在信中,道出了东方饭店全体员工对王经理的思念之情,并希望能再次见到他。王经理很激动,他对这家饭店评价很高,并说以后不仅自己要选择入住东方饭店,还会向自己的朋友介绍东方饭店。

东方饭店的细致服务不要说在一般酒店,就是在许多非常有名的酒店也不常见。他们的经营上并没有什么超乎寻常的高招,他们只是重视了细节,尽最大的努力为顾客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没有在规定的服务水准上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挖掘,从细微之处入手,抓住那些别人不在意的细节,将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稳中求细,将细节运用到了极致。

细节决定胜负,在这个竞争的年代,能否不满足于现状,发现细节,事事落实到细节,做好每一个细节,决定着你能否从高手如云的竞争中胜出。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就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说:“不能放过细节。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事无大小,凡事一一细心去做,定会有一番成就。善于谋略,注重分析细节是商人成功的一大前提,也是胡雪岩性格中的一大优点,不论经商还是做事他都能稳中求胜,他的每一项行动都是建立在细心揣摩、精心策划之上,因此,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对现代商人来说,细节尤为重要,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2.三思而后行,加大胜算

时机对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住了机会才能借得东风之力,一举成事。但在做决策时还要多去思考,三思而后行才能增加成功的筹码。尤其是对待重大问题时,更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周全地考虑问题,才是大家风范。胡雪岩做事时尤重思考,他也以稳健行事而着称。

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为官之道讲求三思:思危、思退、思变。人们在处事中也要学习三思,遇到危险时要学会避开或化解危险;该退让时,一定要退一步行事;道路走不通时要学会变通,静下心来,思考以前哪里不合时宜,加以改正。三思而后行,遇事不盲目行动,能够全面思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一次,胡雪岩购进一批洋枪,准备支持当地的清军剿灭太平军。做洋枪生意不仅能赚到利润还可以向朝廷邀功请赏,这是一件极大的美事。可是,洋枪需要由上海运到浙江,枪还没有起运就被一伙人给盯上了,他们准备半路“抢劫”。

承运这批枪支的是松江漕帮,而松江漕帮的负责人魏老爷子与胡雪岩很有交情。巧的是,准备截获这批枪支的人不是别人而是魏老爷子的“同参兄弟”俞武成。事情有些奇怪,胡雪岩经打探才知:这个俞武成一直带领本帮兄弟在扬州、镇江一带活动,这段时间进行得不顺,“事业”正处于低谷,得知师兄魏老爷子接了个运送枪支的肥差就和弟兄们商议要截下这批军火,让大伙捞一把。刚好太平军也听说有一批武器要运回浙江,就找到俞武成商量“共图大业”。俞武成一伙的力量有限,有太平军的参与,他们的激情高涨,势在必得。

魏老爷子当初答应运这笔军火时并不知道是胡雪岩的,还以为是清廷的,就与俞武成说定到时候给他行个方便,让他在半路杀出,将军火截获。待胡雪岩到松江拜会魏老爷子说明实情后,魏老爷子傻眼了,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边是江湖兄弟,不能出尔反尔;一边是交谊颇深的朋友,自己怎么做都不是。

魏老爷子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要同俞武成断绝交情,在途中要阻止他动手,帮胡雪岩渡过难关。魏老爷子很给胡雪岩面子,但胡雪岩却认为这样做不妥。这样一来,魏老爷子就因为自己与兄弟反目成仇了,且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事业”不顺的俞武成此时寄人篱下,受到当地的一个江湖组织的挟制,此时的他急于为自家弟兄谋个出路,即使魏老爷子出面阻拦,他也是骑虎难下,说不定会血拼到底,到时候恐怕会是魏老爷子与俞武成两败俱伤,而让太平军得利。

想到这些后,胡雪岩并没有告诉魏老爷子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而是和魏老爷子聊起了俞武成的一些事情。在和魏老爷子的聊天过程中,胡雪岩得知俞武成是个孝子,虽是性情中人,但对他年过90岁的老娘俞三婆婆的话却是言听计从。知道这些后,胡雪岩心中的石头已经落地了,他对如何处理这件关系错综复杂的事件已是成竹在胸,包括让俞武成顺利下“虎背”,他都想好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俞三婆婆说服她,让她压住俞武成不让他去截军火,这样就不至于使魏老爷子跟俞武成撕破脸皮;其次就是要运用一些手段,让俞武成成为自己的朋友。

经过反复思索,有了谋略,事情就好办了。胡雪岩此时才开始行动。他先来到苏州俞三婆婆那里,向她讲明事情的原委。俞三婆婆虽是个厉害的“老江湖”,但胡雪岩自有妙计,来之前他已想好了对策,任凭是谁听了都得畏惧三分。胡雪岩告诉俞三婆婆自己不想使松江漕帮为难,请她帮忙解除魏老爷子的窘境,又再三强调自己不愿调动官兵护卫,怕对俞武成不利,伤了江湖和气。这些话一出,俞三婆婆就暗自吃惊,胡雪岩与官府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而俞武成伙同太平军抢劫军械,这可是灭门的大罪,孰轻孰重她心中自然清楚。她当即就骂起了自己的儿子,还向胡雪岩表示谢意。接着,胡雪岩又找到了俞武成和那个江湖头目,向他们讲明了利害关系,并与他们达成协议,由他报请官府,发给这批人3个月的粮饷,保证事成后让他们编队移地驻防。此外,胡雪岩怕那个江湖头目有异议,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万两银子说:“自己人就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前段时间我的合伙人说我们在丝上赚了一把,这1万两银子就当你的分红。”俞武成与那个江湖头目对胡雪岩感激不尽,遂以朋友相称。

遇事多想,万事不难。胡雪岩在做事之前正是充分考虑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才得以成功化解危机。他能够解除魏老爷子的困境,又与俞武成交上朋友,得益于他的三思而后行,稳中求胜的处事态度。从中也可以看出,行动的成功要有精细的谋略做基础,善用大脑,多做分析才可加大成功的胜算。

谋定而后动方是成功之道

很多人都会犯冲动的毛病,而一旦冲动就会丧失原有的判断力。谋定而后动则是克服冲动的最佳药方。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揠苗助长,禾苗不但不能长高,反而会枯萎,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解决方案,事先没有考虑好就妄自行动,事情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越做越乱。

郑浩的公司做人事调动,把单位原来的主管调走了,由于原任主管不擅长管理,这些员工平常放松惯了,听说新上任的这位主管是个管理强人,是上级专门派来整顿公司业务的,他们当然不高兴。

新上任的主管来上班了,可从第一天与大家开了个见面会后,每天来到公司与员工见过面后就一个人钻进了办公室,很少走出办公室的门,没有一点作为。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新来的主管没有一点行动。这样又过了4个月,新主管还是不见行动。员工中的那些坏分子就开始私下议论了:“还以为新主管有多厉害呢,还说是什么管理强人,他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