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46891200000015

第15章 经济作物测土配方与施肥技术(4)

二、花生总的施肥原则

花生根系的吸收力强, 它能吸收别的作物无法吸收利用的养分, 又有根瘤菌共生固氮, 因此, 如果不施肥, 其自身的生产能力也很强。花生主要需要的营养元素为氮、磷、钾、钙, 特别是与其他作物对磷、钾肥的需求相比, 花生对这两种肥料的需求更高, 花生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 一定要依据其需肥特点进行合理的配比, 科学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并因地制宜, 实现配方施肥, 这是花生总的施肥原则。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 适当补施氮肥, 增施磷、钾和钙肥, 中后期要对叶面喷施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花生施肥存在的问题

从生产上看, 花生施肥有几个普遍性问题: 首先, 投肥量够, 但投肥比例不合理。表现为使用复混肥和专用肥较多, 用纯量肥配比施用的较少。因为花生专用肥有较多品种及不同含量,别的复混肥的含量也不尽合理, 因此就算化肥的施用量够, 从花生的生长需要上及对不同的土壤来看, 也会对肥料的利用率产生影响。另外, 重施化肥, 轻施农肥。农肥不光养分全面, 并且能改善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还可使花生的品质得到提高。尤其是要建设绿色花生生产基地, 更离不了农家肥, 因此要引起重视。三是不重视追肥。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 农户很少进行追肥, 这并不合理。依据需肥特性, 花生在其生长阶段对氮、磷、钾有很大的需求量, 除在种子的发芽出苗期需要的养分由种子供应外,其他各期需要的养分大部分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后期追肥。四是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多, 有的使用不及时。花生对叶面肥比较敏感, 假如发现了缺素症后再喷施叶面肥, 就会造成减产, 如果在全生育期不间断地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不但会预防植株出现各种病害, 还会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四、花生的配方施肥技术

(一) 选地

花生是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 需要活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的土壤。通常选择地温高、通气性好、质地疏松的沙质土壤,也可以选择通气条件好的黑土地, 但积水地、过黏地不能种植花生。而且花生要防止有重茬、迎茬, 也要防止与其他油料作物重茬。花生的耐盐碱能力差, 因此, 不适合在盐碱含量高的地块种植, 以免影响其发芽出苗。

(二) 拌施种肥

可将每667 平方米的花生用种拌施0.2 千克花生根瘤菌剂,加拌钼酸铵2.5 ~1.0 克; 也可将每千克种子拌施0.4~1 克硼酸;可先用米汤将花生仁沾湿, 然后把每667 平方米用的种子与10 ~15 千克石膏拌匀, 能使种子直接吸收肥料, 从而增产。不过在应用时, 不可同时使用种衣剂。

(三) 基肥

1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有机肥的矿质营养比较全面, 另外,其含有较多有机质, 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很有好处, 可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得到提升。在生长前期花生根系的吸肥能力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弱, 前期如果缺肥, 则苗不壮, 即使后期追肥也很难补救; 花生在生长中后期吸肥较多, 根系吸肥的主要部分已深入到20 厘米左右的土层, 此时果针下扎, 肥料很难深施, 而有机肥是迟效性的, 其肥效持续性释放, 能够在各生育期间为作物供应营养。因此, 在冬、春整地时应施40~50 立方米/ 公顷的优质农家肥, 这将对花生增产起到显著的作用。应以土粪为主要的农家肥, 因在春天干旱的环境中, 秸秆肥会吸收土壤水分, 形成夹干层, 对花生的出苗产生影响。

2氮、磷、钾配合施用

依据花生对氮、磷、钾需求的特点, 与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化验结果相结合, 科学施用肥料, 才会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增加花生的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梨树县在2006 年的测土施肥工作中, 将全县划分为3 个施肥类型区, 为其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因为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是风沙土, 因此, 要依据风沙土的化验值指导花生施肥。根据优雅施———测土配方施肥卡, 梨树县风沙土以3000 千克/ 公顷为目标产量, 推荐施肥量(千克/ 公顷)是: 纯N, 5141; P2O5, 5843; K20, 4067。同时综合邻近双辽的施肥情况, 花生的施肥建议比例是N: P2O5; K2O = 1 :1 :(05 ~08), 施肥配方的实物量是: 施120 ~150 千克/ 公顷的二铵, 80 ~100 千克/ 公顷的尿素, 100 千克/ 公顷的硫酸钾。同时配施450 千克硅钙肥、20 千克锌肥。如果缺磷, 这一配方也可用硝酸磷代替尿素。如果用花生专用肥, 每公顷可用400 千克作为底肥。

(四) 追肥

花生在幼苗期生长发育比较缓慢, 通常不追肥; 开花下针期植株生长较快, 对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这时可适当追1 ~2 次肥。追50 ~70 千克/ 公顷的尿素。对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少追,瘠薄地块则要适当多追。但追肥不要太多, 避免徒长。追肥时还应避免伤根和烧苗。通常将化肥撒在垄侧或根部, 用犁蹬上浮土, 将其盖上就可以了。蹬土时, 犁后用小拉棒拉一下花生秧,拉掉撒在叶上的化肥, 避免烧苗。实践显示, 追肥比不追肥增产15%公顷以上。

(五) 喷施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

对双子叶植物来说, 叶面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很显著。通常能增产5%~20%。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和一些杀虫剂结合使用, 但绝不能和除草剂混用。封垄之前, 可用“云大120冶或含“云苔素内脂冶的调节剂对叶面进行喷施, 能避免植株徒长、增加分枝, 使叶色变深、植株健壮。初花期每667 平方米用50 千克清水对150 毫升惠满丰活性液肥进行喷施, 对促进分枝、增加荚果数、提高饱果率有显著效果。对高产早封垄的地块, 在始花后40 天, 大批果针入土, 当株高于45 厘米时, 要及时对叶面喷施“多效唑冶, 这将起到控上促下、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的作用。在结荚期, 可以喷施1% 的尿素溶液和0.2%~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这样做可以收到增氮补磷的效果。如果出现叶黄、早衰等症状, 也可喷施“保果素冶“花生丰收年冶等生长调节剂,均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第六节 茶树配方与施肥技术

一、茶树配方施肥的原则

根据茶树的需肥特点, 在管理茶园时, 应掌握以下配方施肥的原则:淤重施有机肥, 无机肥与有机肥结合。于重施氮肥, 氮肥与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结合。盂重施基肥, 追肥与基肥相结合。榆以重施春肥为主进行追肥, 夏、秋肥与春相结合。虞以根部施肥为主, 叶面喷肥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二、茶树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

欲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茶叶, 务必严格依照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规程, 依据当地茶园土壤的养分状况, 分别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与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宜比例, 只有这样, 才会将施肥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一) 施肥量与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

现在, 我国茶园施肥量的确定, 通常是根据茶叶采收后所带走的氮、磷、钾数量, 并且考虑肥料施入茶园后的自然挥发损失及雨水的淋溶流失情况确定的。依据生产水平的高低, 茶园的施氮量有以下3 种:

1低用量

每采收100 千克干茶, 施10 千克/ 年的纯氮, 其中作基肥的施用量为总施用量的1/3, 作追肥的施用量为总施用量的2/3。

2中用量

每采收100 千克干茶, 施125 千克/ 年的纯氮,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与低用量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