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47096200000019

第19章 锤炼人品是永远的功课(1)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并被深深打动了。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叫贾森的16岁男孩,一天早晨,父亲说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贾森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贾森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要知道,贾森当时刚刚学会开车,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贾森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贾森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贾森接连看了4部。出了电影院,贾森一瞧手表,已经是6点钟了,比贾森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贾森知道,如果父亲得知自己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他开车了。于是,贾森编了瞎话,告诉父亲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的长了。父亲向他投来一瞥。“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4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贾森的脸顿时羞得通红,他向父亲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想,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论贾森如何恳求,如何道歉,父亲都置之不理。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贾森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父亲的后面。贾森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将近20英里的路程父亲就是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5英里。

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贾森却无能为力,这是贾森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贾森刻骨铭心的一课。从此以后,贾森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这真是一个好故事,我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领悟到了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与此相反,我也看到过另外一个故事:

一个幼儿园的女教师,因为身体原因,请假了一个星期。她回到幼儿园后,非常亲切地走进教室,孩子顿时一片欢呼,此教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她问:“最近几天,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老师?想老师的请举手!”话音刚落,马上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兴奋地说:“很好,我奖励你们每人一个苹果。”她继续启发:“其他小朋友难道没有想老师吗?哪怕在吃饭时、午睡时,脑子里出现过老师的也算,想过的请举手!”刚才没有举手的小朋友在苹果的诱惑和老师目光的期待下,都举起了小手。

全教室只有小明没有举手。“喂!小明,难道你没有想老师吗?”这个教师继续追问。小明迟疑良久,然后慢慢站起来说:“这两天,我外公、外婆回老家了,我光想他们,没有空想老师!”

傍晚,小明的妈妈从学校中接走了泪水涟涟的他。因为不想老师,他被罚站在教室后面很长时间。

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难道我们所教的学生,他们讲出来的话,必须完全符合老师(或长辈)的想法吗?他们就不能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吗?小明不受老师的“启发”,不受“苹果”的诱惑,不说违心话,毅然讲出了真话,这本该受到老师的肯定。但却受到了老师的惩罚,这公平吗?

有一位读者在看到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报道后,给报社记者写去信件,严厉地质问:“整个社会都不诚信,你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怎么学诚信?”

一位德育老师向记者诉苦经:“孩子们不是不懂,但是出了校门他们显然更容易接受成人世界能为自己开脱的‘潜规则’。特别是家长都不讲诚信,我们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不管是埋怨,还是无奈,都昭示着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但事实上老师不讲诚信的教学行为还存在,恐怕在公开教学时更甚。

新课程倡导开放的课堂,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不再是单一的抄写、读背,显得丰富多彩了。尤其是公开课上,下课前,老师按惯例布置课外作业,如:下次开以“××”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办一个专题展出……事后呢,听课老师一走,早就将这样的事抛在脑后。几次之后,学生不再为此激动不已,因为明白这是做给听课老师看的幌子。

还有,教师为了所谓的课堂精彩,事先作一些“铺垫”,把该读的文章让学生先读熟,甚至安排好学生发言的内容,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课上得自然很顺畅,学生的发言兴许还会博得听课老师的赞许呢。

除了以上这些显而易见的作假,其实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深层的不诚信行为。

平时,学生难得看到老师亲切的笑容,稍有不慎就会挨训,可只要有人听课或上级领导来校检查,老师满面笑容,即便犯点错老师也会放你一马,和颜悦色地谈话交流一番就行。阴晴不定的脸色分明告诉孩子,什么是人前背后。

以上种种,不是在教会孩子作假吗?但与此同时老师又要求学生讲诚信,鲜明的对照,极大的讽刺!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指责学生喜欢说谎,缺乏诚信。殊不知,孩子生来是天真,不会说谎的。他们之所以会不说真话,就是因为有一些教师和家长在误导孩子:孩子说了真话,老师和家长听了不高兴,甚至给予惩罚;孩子在作文中胡编“父母病危”、“见义勇为”,老师给予廉价的高分;孩子说了谎,老师和家长不作调查,信以为真。如此教育,我们怎能培养出敢讲真话的孩子呢?

我们都知道,能够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对其产生人格的影响的人,通常来说,除了父母,就是教师了。无论我们讨论什么样的教育,更新什么样的理念,有一点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教师自身的人格和修养。多少年以后,学生忘光的可能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多少年以后,记忆中仍旧熠熠发光的是教师的人格。从本质来说,有效的教育是通过人格来传递的。

因此,从培养学生人格的角度说,教师本身的人格就显得异乎寻常地重要了。这已经不是教师个人的选择问题,已经成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需要。

所以,作为教师,请你选择诚实,培育诚实。

做学生言行的风向标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和典范,老师的品德、能力、兴趣、心态、情绪、个性、行为方式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因此,老师只有做出榜样,在思想、道德、学术、言行、仪表等方面为学生树立典范,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教导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才能增强学生模仿的正效应,也才能真正促使他们进步。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因抽烟熏黄了手指,对学生提出了批评。

这个学生反问道:“老师,你不也在抽烟吗?”

张伯苓当即和这个学生立下了“君子协定”,率先戒了烟。

这个学生见老师决心这么大,很快也戒了烟。

由此可见,老师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优秀的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我们先欣赏一则经典案例:

西雅图湖滨中学是美国最著名的学校之一。

知名教育工作者安妮·克林顿女士本是一个乐观、负责的人,当她有幸成为湖滨中学的一名教师后,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因为安妮早在别的社区中学任教的时候,学生们就听说过她的大名了。

感恩节来临的时候,学生们的进步超出了她的预期,然而,唯有吉米除外。

吉米从小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孩,没想到4岁那年一场意外的车祸却让她失去了一条胳膊,这给她留下了深深的伤痛。

等到吉米稍大一点儿的时候,被父母送入安妮小姐的班里上学。

面对十分陌生的小朋友,肢体残疾的吉米陷入恐惧,尤其是在同学们异样和取笑的目光中走进教室时,她更是感到无处躲藏,只得放声大哭。

这一切被安妮小姐看在眼里,她一直在想要做些什么,使这个内向的小女生获得更多的快乐。

有一天,安妮小姐和学生们一起活动时,断臂的吉米无法完成“俯卧撑”,当即引来同学们的哈哈大笑。

但安妮小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纪律委员说:“让全班同学回到教室,一个也不许缺席!”

学生们听到这话后,担心极了,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刚才行为的不对,不知道安妮小姐要如何进行惩罚。

回到教室后,同学们都静静地坐着,连平时只能听见的笔尖划过纸面的响声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家屏住呼吸,紧张地望着安妮小姐。空气都快窒息了……

终于,安妮小姐讲话了,可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她问:“谁要这20美元?”

同学们十分诧异,全都默不作声。

安妮小姐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有人要吗?”

这时,有人举起了手。

“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安妮小姐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

仍有人举起手来。

她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

安妮小姐把钞票扔到地上,踩了两脚。

尔后她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

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同学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在上帝的眼中,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在他看来,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听到这里,大家似乎明白了安妮小姐的真正目的,尤其是那些经常嘲笑吉米的学生更是觉得十分愧疚……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于我们的外在因素,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不会把残疾视为耻辱,只要你优秀,只要你有闪光之处,就值得人尊重。我希望,以后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关爱我们的吉米,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嘲笑她!”

这时,安妮小姐走到吉米面前鞠了一躬说:“吉米,我代表大家向你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她的举动让全班同学感到十分震撼,而吉米也早已是泪流满面……

最后,安妮小姐向全班同学宣布,让吉米当班长,并要求她每天必须多写两篇小字,然后在每天的课堂上第一时间向同学展示吉米写的字。

在以后的日子里,安妮小姐尽量给吉米创造与正常孩子一起拼搏竞争的机会,鼓励她独臂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连续几个小时骑自行车……

安妮小姐也总是带头帮吉米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不便,帮吉米做劳动、帮吉米打热水、帮吉米收拾东西……

在她潜移默化的陶冶下,全班同学也都改变了原有的冷漠,他们纷纷伸出手来关心、支持吉米。

安妮小姐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带领学生们为吉米撑起了一片蓝天。

如今的吉米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女孩,面对自身的残疾,她的心态很平和,不再惶恐、害怕,即使走在街上面对任何异样的目光,也都可以从容微笑。

当年的同班同学们至今联系仍十分密切,他们时不时地相互给予电话或信件,关心对方的生活和工作。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章程、任何纲领,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老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因此,老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典范性,自己以身作则的效果要比强令要求学生如何做要好得多。

案例中的安妮小姐没有以严厉的态度批评那些取笑吉米的学生,更没有以强硬的方式要求学生们必须帮助吉米,而是以自己高尚的品格来影响学生,处处以身作则,向吉米道歉、鼓励吉米、帮助吉米……

安妮小姐的以身作则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氛围,它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

这实际上就是无声的命令,是最有效的引导,是任何脱离实际、言行不一的空洞说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

老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就应该首先净化自己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就应该以自己的高尚人格率先垂范。

这就要求老师事事处处做到以身作则,不需要有多少特殊的举动,就如同流水,淌在自己的日常行为里。

例如:物品的归类、书籍的排列、书包的整理、缝补的纽扣、家电的安全、时间的安排等等。就是这些不显眼的小事,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会让学生产生模仿的效应,成了学生行动的榜样。他们也因此从内心深处敬佩你、爱戴你、信赖你。

老师正确美好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教材,以身作则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而在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着一些老师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的现象。

如要求学生节约,办公室却经常点长明灯;上课时把整根粉笔往讲桌上一摔,断成好几节,再用新的;要求学生升旗时严肃认真不说话,老师们在后面不但说话而且声音很大;夏天在操场上开校会时,同学们烈日当头照,老师们却躲在阴凉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谈笑风生……

教育者也许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这都是在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学生。

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开拓者,智能田园的播种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当我们走在校园小路上;或是当我们谈笑风生时,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也许你只是不经意扔下一支粉笔头,学生就会觉得浪费并不可耻;也许你只是偶尔用方言责骂一名同学,其他的同学就会肆无忌惮的以此作为攻击他人的武器;反之,当你默默捡起教室地面上一小张纸片时,同学们就会自觉弯下腰来拾起地上的垃圾。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他对老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表现出特有的高尚人格。

学生就是教师的镜子。

面对着像白纸一般等待着我们去绘画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加强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呢?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德行引导学生,获得学生敬重和爱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呢?

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风向标。

所以,当你正在为如何使学生的举止更文明而感到烦恼时,不如从自己身上着手吧!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为什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