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02

第2章 应聘:时尚不归路

郝多多坐在杂志社的面试室里,以一种非常窘迫的表情,获取了独家时尚资讯:眼下她刚挎了两个月、从普通门店买到的漆皮包包,追根溯源,来自对3年前巴黎时装周上某个奢侈品牌的翻版仿制。

也就是说,这个看似无辜的米白色袋子,其实犯有过时、剽窃创意、出身卑微三宗罪。

那个信息传授者,摩那集团最重头杂志的主编、时尚界声名显赫的权威人士——阮微,继续她的喋喋不休,面无表情地说:“总是这样—— 一线品牌在时装周上秀出创意,二线品牌跟进,到了国内就变成三流打版师傅的直接剽窃。然后再送往小工厂的批量生产和贴标,制造出一大批形似而神不似的冒牌货。”

说完之后,她仿佛嫌不够刻薄,又冷着脸补充了一句:“这些伪劣货之所以能够大量出现在北京动物园、上海七浦路、广州的老鼠街和流行广场上——就是因为有一个庞大而盲目的消费群。”

阮微一口气说完,看也不看郝多多,低下头去自顾自地收拾资料,准备离开会议室。

这是她这一周以来的第十次面试,来广州之前,她已经知道华南区的时尚杂志不多,很难招到适合的人选。可是之前的面试对象再不理想,也不至于像郝多多这样,对时尚几乎没有概念。

郝多多既不懂Vintage是什么,也不知道Legging来源于哪里,甚至还分不清H&M是几线品牌。阮微差不多是出乎愤怒而冒出刚才那一番“教诲”。她觉得郝多多代表了某部分大众,游离在时尚之外,并且混混沌沌、缺乏意识——这在有着“中国时尚教母”之称的阮微看来,是比杀人越货还要不可原谅的事情。

她心里不由得暗暗埋怨起HR总监龚喜来,她搞不懂龚喜到底怎么初试的,找了这么位“出土文物”不说,居然还列为重点复试对象!

同时阮微也对这个冒冒失失的应聘者生出一丝好奇,她收拾完东西,准备站起来的瞬间,随口又问了郝多多一句:“你为什么要应聘‘摩那’?”

摩那是国内最大的杂志集团,也是国内时尚类杂志发起的鼻祖级企业。旗下有3本杂志和若干本图书,总部在北京,上海、广州两处分别设有分点。其中广州办的设立大约有5年,因为条件不成熟的缘故,一直只有广告方面的人员配备,编辑部这一块首次动工揭瓦:计划招聘时尚编辑,人数两名。

阮微知道,这是广州绝大多数女孩梦寐以求的面试,可她觉得郝多多的热情也太盲目了些。

事实证明,龚喜的推荐不是毫无理由的,郝多多的回答至少让阮微多了点儿停留的兴趣。郝多多睁大眼睛,很是认真地说:“我想知道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杂志。”

这个答案背后的原因还未知,但它和常规回答不太一样。应聘者多是出于对时尚与生俱来的热爱、对浮光掠影的向往,或者是一些很实际的好处——比如超出普通白领10倍以上的出国机会等。

阮微把收拾好的东西往一旁挪了挪,不露声色地问:“哦?”

郝多多继续说:“现在期刊界能够存活下来的多数是时尚类杂志,而‘摩那’的杂志是全国最好的,不仅内容受欢迎,而且我知道,发行量也一直排名前三。我想在这里学习到能够真正办好一本杂志的东西。”

阮微心里略稍吃惊:显然时尚菜鸟郝多多的人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马虎和混沌。

她的兴趣开始浓厚起来,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那么,你的职位理想是什么?”

郝多多想了想,眼光一亮,很是向往地说:“我想做一名执行出版人,一本一流杂志的执行出版人。”

郝多多,南方人,毕业两年。曾就职于一家儿童类杂志社。在经历过这本杂志从创刊期到倒闭的整个过程之后,明确了自己的理想。

执行出版人即一本杂志的“CEO”,类似于其他行业的项目经理。统辖内容、宣传、发行、广告四方面,也就是杂志界的“复合型人才”。

可以说:“一个好的执行出版人不一定能决定杂志成功;但一本成功的杂志,必定由一位好的执行出版人领导。”

执行出版人往往出自广告部而非编辑部,原因很简单:在鱼和熊掌很难兼得的情况下,市场意识是老大。

说完最后几个字,郝多多的眼神变得有些黯淡,她知道时尚知识对于所应聘职位的重要性,因此觉得结果并不乐观。现在她所表达的个人意愿部分,在现实评估中是不会占很大成分的。

郝多多正犹豫着要不要用简爱式的“我不懂名牌,不了解时尚,但我有足够的热情和信心”来作最后争取时,她没想到已经获得了意外机会。

此刻的阮微身体稍稍向后靠了一些,双手交叉到胸前,看起来仍旧面无表情,但显然——这是一个坐定下来的姿势。

阮微扫一眼郝多多身上的浅绿色毛衣,忍不住又皱了皱眉,心想这至少是5年前的流行色了。她差点儿没把接下来的问题给咽回去。

阮主编这番抛开fashion事宜,考了郝多多不少杂志方面的知识。

两周过去,差不多要放弃希望的时候,郝多多接到了摩那集团的OFFER(聘用通知书)。人事经理龚喜又特意打来电话跟她确定:“郝多多,恭喜你加入摩那……”

龚喜的声音很明亮,既有HR式的热情,又有着一流杂志集团特有的骄傲和矜持,完全没让郝多多听出自己差一点点就被PASS掉的命运。

事实上,郝多多此次入围经历过摩那内部的再三讨论。多多属于优势和劣势都极为明显的那类应聘者:她的杂志专业很理想,在所有面试者中位居第一;而时尚方面表现出来的茫然无知,又让阮微们很是头疼。

最后经过对所有应聘者的综合比较,此次广州办的时尚编辑锁定了两个:郝多多和一名叫卞琳的女孩。卞琳正好有着和郝多多完全相反的特质,属于绝对的“时尚范”,杂志经验却比较缺乏。

于是,借着“优势互补”的光,郝多多稀里糊涂进入时尚界,成了其中唯一分不清PRADA和PORTS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