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04

第4章 报到:江湖规矩(2)

龚喜告诉两位新人:“分部编辑除了丰富总部内容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支持到当地广告部。”又说因为广州这边编辑太少,因此暂不安排直接上司,报销种种由古莉兰经管,而与广告商有直接关系的选题(软广)也由她分配。也就是说,古莉兰在某种形式上是她们的半个头儿。

非软广方面,出于多重锻炼的考虑,试用期间,两个人既不隶属于任何杂志管辖,也没有具体负责栏目,选题混合着操作就是。

郝多多觉得这样安排挺好,摩那几本杂志各有特点,如此一来便可学到各家精华,是个蛮好的锻炼机会。

卞琳却不乐意,她虽然也属于勤奋一族,但她的勤奋方式和郝多多是不一样的。卞琳心想适应不同杂志就得学不少东西,这不符合她善走捷径的好习惯。

两个人的内心想法南辕北辙,当着龚喜的面却非常统一:频频点头接受。

龚喜和阮微都是专为此次招聘而临时抽调的总部人员,阮微早已回北京;交代完种种事宜之后,龚喜也乘飞机回北京去了。

龚喜一走,卞琳马上对古莉兰总监长、总监短起来。卞琳很有一种本事,只要她愿意,5分钟之内就可以和人家混到自来熟。郝多多发现,这一会儿功夫,她连古莉兰有个4岁孩子的信息都打探出来了。

卞琳羡慕古莉兰皮肤好,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又说古莉兰擅长保养,怎么都不像一个孩子的妈妈。说得古莉兰很是受用。一面摆手谦虚,一面传授保养之道。

相比之下,古莉兰对郝多多跑过来请教业务上的问题,则要显得漫不经心许多。

郝多多想了解一下以前由广告部举办的读者见面会的情况,听听读者对内容的反馈。古莉兰便索性找来负责资料统计的行政兼前台小白解答郝多多的问题,然后和卞琳继续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护肤讨论中去了。

小白是广东本地人,有着黑黑瘦瘦的当地特征,性格活泼又和气。郝多多跟着她走进资料室,发现室内还摆放了两个大大的简易衣橱——放在办公室这样的环境里,让多多觉得新鲜好奇。

小白告诉她,衣柜是专门为编辑部买的,这样编辑们拍摄的各种服装就可以有地方放置了。以前北京总部也常有编辑过来拍摄,小白对整个程序都已经了如指掌了。

郝多多一听稀罕,马上想起《穿PARDY的女魔头》中编辑们挑选当季选题衣服的场景来,她开始有了一些切身体会。

然后多多又发现一个衣柜旁边有几个上了锁的保险柜,显然是用来盛放贵重东西的。她问小白这是什么。

小白说:“这还不懂?是用来装首饰的。”

小白告诉多多,由于合作的都是一线品牌,所以首饰往往都是天价。为了避免这些贵重物品丢失,集团专门给每本杂志和每个分社配置了几个这样的保险柜。

郝多多想了想,问小白:“那拍摄的时候,倘若首饰弄丢了怎么办?”

小白答得很干脆,“赔呗!谁丢谁赔,至多给个打折价。”

多多一听有点儿吓一跳,心里连忙告诫自己以后拍首饰的时候要小心再小心,以免几个月工资都花上了,还赔不起一件首饰。虽然小白说了品牌商在此种情况下通常会打上个成本折扣,可是多多觉得这种折扣还是少赚为妙。

多多继续请教:“那这些衣服拍完照之后怎么办?品牌商会折价处理吗?”

小白笑了起来,说道:“你怎么这么天真啊?品牌商要都这么大方,还不如先各送我们人手一件好。”

她告诉多多,这些衣服一般有几种处理途径,极少数会送给拍摄的编辑;还有一部分本身就是专供模特走秀的款式——这些属于品牌的“展示款”,不管杂志社拍或不拍,都不对外售卖的,拍完了收回仓库里;而最多的处理方法,是把杂志社拍完照的衣服熨平整,然后又挂回新品区去了。

小白还很内行地说,一般拍完照之后的衣服是连洗都尽量避免的,以免不小心有个褪色、掉牌什么的。实在是模特不小心在上面蹭了口红印之类的,才会不得已拿到干洗店去,并且一定要挑最高明的那类干洗店。

郝多多这才知道,原来杂志社的拍摄费用中还有一项支出,是专供“干洗”的。

小白讲了个公司的经典老笑话,话说10多年前公司刚成立时,北京总部的编辑大包小袋从友谊商场中借了不少衣服,准备用以拍摄。结果在商场门口被一个国外摄影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记者回美国之后,把照片发表出来,大大的标题上写着“英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

两个人哈哈笑了一顿之后,郝多多心情颇有点儿复杂。以她每个月3500元的薪水作推算,时尚编辑其实只有替他人做嫁衣的份儿。

小白似乎看出了多多的心思,她笑着说:“不仅仅是做嫁衣:人家做嫁衣的裁缝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他们天天躲在家里踩缝纫机就行。编辑不同,要参加很多发布会的,所以一面做嫁衣,一面还得假装新娘。”

小白的本职工作原是行政,兼职前台是因为总部为了节省出一个人头的费用,而说服她兼任的。小白属于天生求安稳的性格,因此虽从广州一所正规大学毕业,倒也乐居现状,毕竟摩那的名字说来响亮,薪水虽然一般,各种广告福利却是隔三岔五地发放。

多多觉得小白总结得有趣,小白却得意地说,时尚杂志的特殊性多着呢,身在其中的人,谁都有两把开涮水平的。

两人都属活泼型的,一下子便混熟了。

多多留意到,摩那的内部网站上挂有组织架构图。除了集团的总体架构关系外,还显示出各本杂志的结构——都是由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宣传部4个部门组成的。

其他的部门目前跟多多关系不大,她把目光停留在了“编辑部”这一块。

她看到编辑部的职位设置非常复杂,普通编辑和主编之间隔着资深编辑、首席编辑和编辑部主任好几个岗位。也就是说,要做到主编,中间必须经过三层晋升。

小白看见多多关注到这里,就主动告诉她说:“这是公司为了突破年龄局限性,延长时尚编辑的职业寿命而有意设置的。”

多多高兴地点点头,时尚编辑吃的是青春饭,这一点无论在业内还是业外都算是一个共识,多多自己一向不信这个邪,眼下见摩那也有意突破,她觉得光明又多了一点。

小白讲到这里,又卖弄资深说:“在待遇上,我们这一行可是很有讲究的:职位越高,就越容易接到各种品牌和活动的邀请,获得的出国机会也就越多。只要做到编辑部主任,每年光参加时装周、到各种奢侈品牌公司去参观,就得花掉大半年时间的。”

多多吐了吐舌头,她过去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时装周,小白这一说,那个锦衣华服、俊男美女的世界好像突然接近了不少,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她想时装周可是这个行业里的最高级别活动,于是指着“主任”上一级问道:“那主编享受什么特殊待遇呢?”

小白的见识仅限于“主任”级别,听了多多的请教,她有点儿犯晕,又不想丢了资深员工的份儿,于是眼珠就骨碌碌地转了一下,假充内行地说:“主编嘛,最大的好处是自己不用买衣服:都是由品牌们提供的——不是那种一般品牌,全都是一线大牌的哦!”

多多有点儿不信,一线衣服动辄上万,国内时尚杂志的主编也不像国外同行一样,在行业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对哪个设计师的作品说上一句坏话,哪个设计师就再无出头之日。她觉得小白一定是把在《穿PARDY的女魔头》里的那位强悍女主编的生活给YY过来了。

小白看出多多的怀疑,她说道:“你想想阮微——那天面试你的那位,穿的不就是香奈儿吗?本季最新款,香奈儿独家赞助的!”

小白说这话其实是随口一蒙,阮微一身香奈儿不假,可是不是赞助的就难说了。她心虚地瞅瞅多多,还好多多若有所思地盯着屏幕,没再“香奈儿”下去。

郝多多觉得,这一天过得特别极了,她朦朦胧胧地感觉到,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

也许就如卞琳所说的:时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