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21

第21章 礼仪中的酒器

酒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成就。有礼必有酒,可以说,礼器作为统治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其中最主要的可以说是酒器,尤其是青铜酒器。

在中国,酒的发明非常早。原始社会的古人类就已从谷物和剩余熟饭的自行发酵中认识了“酒”。后来陶器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为酒的酿造提供了重要条件。据现有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很可能最晚在夏代就已掌握了酿酒技术。《说文解字》中有“少康造酒”的说法。少康就是杜康,即夏朝第六代王。

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不仅酒文化源远流长,礼文化也源远流长。“礼”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所以,古代的礼仪活动中一定伴有饮酒礼。酒礼器是酒文化乃至它背后的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夏商两代的礼器,以酒器觚、爵为核心。周代鉴于商代酗酒误国的教训,就发布了禁酒令,所以它们的礼器组合也逐渐转为以食器鼎、簋为核心了。

青铜酒礼器主要有饮酒器爵、角、觚、觯、觥,以及盛酒器尊、卣、瓿、方彝和壶等。

饮酒器爵与角

爵,是古代饮酒必备之物。青铜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圆底或平底,三锥状长足;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端则上翘,形成一个尖尾;一侧有把手;流与口之间还分立着两个蘑菇状的立柱。爵的整体造型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于是古人取雀的形状和鸣叫之义,将这种礼器取名为“爵”。角与爵相似,前后皆为尾,而无流,尾上无柱,较少见。

饮酒器觚

觚的形状像两个喇叭组合,中间细小。觚与爵的组合使用是夏商两代的礼器共同点。在商王武丁64个妻子之一的妇好墓中曾出土有亚其觚10件,形制高大,是将军亚其进献给妇好的礼物。妇好曾主持祭祀,并作为军事统帅征伐土方、羌方和夷人,是中国有史可考的首位女军事统帅。

饮酒器觥

觥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前面有流,下面有圈足,上面有盖。山西石楼桃花者村出土过一件龙形觥,器身呈长条玉米状,头部为昂起的龙形头,有嘴,牙齿外露,龙头有双角突出,全器饰有龙纹和鼍纹,造型也十分奇特。龙形觥可能是用来罚酒的器具。

饮酒器觯

觯的形状是圆腹,侈口,圈足,像葫芦状小瓶,大多数有盖。山西灵石旌介村出土了一个商代晚期的铜觯,没有盖。

盛酒器尊

尊,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食器鼎。尊有两种,一种是侈口,敛颈,圆腹,圈足,是从陶尊演化而来的,形状像现在的坛子,另一种是方腹,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就是方侈口,腹四面转角是羊头,突出器外,是商代最大的一件尊。

盛酒器卣

卣是专门用来盛香酒的,它上面有提手。最著名的卣是传说出自湖南安化的虎食人卣,属商代晚期器物,形状像一只蹲踞的老虎,两只前爪抱着一人,口大张,作吞食的样子,但是人脸上并无惧色,手抓虎肩,足踏虎爪,显得十分神奇,通体都装饰着虎纹、龙纹、兽面纹。

盛酒器壶

壶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壶、扁壶、圆壶、瓠形壶等。

总体看来,青铜酒器形制多样,纹饰奇异,充满了神秘感,体现着古人类丰富多彩的思想。

延伸阅读

赐爵引发了叛逆?

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古代诸侯如果能得到天子赏赐的一尊青铜爵,那就是受到了莫大的恩宠。但有时候,天子如果赏赐不当就会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

2700多年前,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来杀身之祸,郑国国君会同其他各路诸侯勤王救驾,保护周平王迁都洛阳,立下了汗马功劳。

100多年后,周惠王在位。郑国国君厉公设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就将王后使用的鞶鉴(一种有带子的铜镜)赏赐给郑厉公。不久,另一个诸侯国虢国的国君向惠王要赏赐时,惠王竟然赏给虢公一件青铜爵。郑厉公听说后勃然大怒,怨恨惠王背恩负义。后来,郑国就开始不听从周王的命令,甚至敢于扣押周王派来的使者。由此看来,天子赏赐什么不是随心所欲的,要综合考虑的内容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