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34

第34章 明君臣之义的燕礼

古代国君举行燕礼,目的是通过欢饮的轻松快乐场面,敦睦亲友、增进情谊,加强亲善友好的关系,这也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燕礼,属于古代嘉礼中的一种,是在闲暇时为与下属进行感情沟通而举行宴饮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关于“燕礼”,在《仪礼》中有《燕礼》一篇记载燕礼的礼法,《礼记》中有《燕义》一篇记载燕礼的礼义。

燕礼的对象及举行场所

燕礼的对象有时是荣归的臣僚、新建功勋的属官,有时无任何目的,只是帝王简单的宴请群臣。

古代天子有六寝,路寝一,小寝五。诸侯有三寝:路寝一、小寝一、侧室一。其中路寝是正寝,是天子、诸侯听政、处理事务的地方;小寝则是休息的地方。燕礼便在路寝举行。

燕礼前的准备

燕礼开始之前,有司们要把各种器物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如膳宰将肴馔陈设在路寝的东侧,而编钟、编磐、钟、镈、鼓等乐器陈设在堂下的东、西两阶之间。

在燕礼中,帝王用的酒尊称为“膳尊”,卿大夫用的是两只方壶。此外,还有参加燕礼的许多尚未得到爵命的士,称为“士旅食者”,他们用的是两把圆壶。

古人在庄严肃穆的场合用牛、羊、豕,在相对随意的场合则用犬。所以,燕礼中吃的主要食物是狗肉,狗肉不仅香气浓郁,对身体也大有裨益。

参加燕礼的人由于身份与地位的差别,席位的安排也要体现出尊卑与等差。国君一人在堂上,体现国君作为一国至尊的威严。宾的席位在堂上的户、墉之间;上卿的席位在宾席的东侧,上卿中的尊者席位在东首。大小卿的席位在宾席的西侧,其尊者的席位在西首,靠近宾席;大夫的席位接着小卿的席位往西排,如果排不下,可以在西序之前折而往南坐。席位安排的原则是,地位越尊,离国君的距离越近。士没有资格在堂上就坐,席位安排在庭中的东方。

既然是国君宴请宾客,那么燕礼的主人就是国君,宾则是卿中的尊者。但是,这样不仅不能显示君臣之别,而且君臣会陷于繁杂的礼仪中,对此,《燕义》中燕礼中让主管膳食的宰夫担任主人,另选一位大夫担任宾。这样,国君与群臣既有了君臣之别也能欢聚燕饮了。

燕礼的过程

燕礼从宾主行一献之礼开始。正常礼节是由主人向宾献酒开始,接着是宾斟酒回敬主人,即所谓“酬”,仪节与“献”相同,只是宾、主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之后,再由主人酬宾,一献、一酢、一酬,一献之礼才算完成。这是大多数一献之礼的仪节,但是,由于燕礼的真正主人是国君,所以,这中间插入了主人向国君献酒的特殊仪节。

主宾的献酬礼完成后,要进行“旅酬”仪式,即国君自上而下地为臣下进酒劝饮。由于燕礼的人数很多,身份等级彼此不同,而且每人都要被轮到,所以,其程序很漫长而且繁复。其大致过程是:主人向宾献酒后,向国君献酒,国君饮尽后,往爵中斟满酒、高高举起,向在座者酬酒劝饮;接着,主人向卿献酒,卿饮尽后斟酒高举,向大家酬酒劝饮;这样的过程再重复在大夫、士、庶子之间进行。整个过程都有不同等级的音

乐在伴奏,直至正式仪式结束。然后燕礼进

入“无算爵”阶段,即随意酌饮、相劝。其实,燕礼并非一场简单的宴请,其中富含深义。如君王宴请群臣,臣子必定

勤勉于国事以感谢国君。这不能不看做是

国君的治国之道。

延伸阅读

古代名宴——曲江宴

曲江宴是唐代朝廷赐予新科进士的一种

欢宴庆贺活动,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延续

了大约170年左右。

唐代的科举取士虽然设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十几科,但由于唐代宰相多是进士出身,而且每次录取的最多三四十人,有时甚至只有几个人,所以,进士科最受人羡慕,也最难考。考中进士也成为士子平生的最大幸事之一,朝廷也特恩赐新科进士在三月三上巳日游宴曲江,一方面对他们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含有让他们感受皇恩浩荡,从而效忠朝廷之意。在宴饮中,新进士要感谢国君,还要拜谢主考官,攀识权贵并结交同年。撤宴后,新进士还要泛舟游览池光山色,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最后前往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