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37

第37章 皇帝籍田重农耕

籍田礼是古代吉礼的一种。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国家,古代人从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这种重农思想在外在形式上的反映便是籍田礼仪。

籍田,又叫“亲耕”,是在每年的春耕之前,天子率领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它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部落首长在春初都会带头耕种,然后才开始大规模春耕生产。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诸子百家,对“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这一点都是极为推崇的。而且,夏、商、周三朝也都是由农业部族发展而来的。此外,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人们主要“靠天吃饭”,任何人不耕地、不劳作都会带来衣食的短缺,所以,古代百姓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不仅如此,农业生产的好坏也是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评价标准。

正因为古代从统治者到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才有了籍田礼,反之,籍田礼也就成了重视农业的标志。

籍田礼在周代已经比较完备了,以后各代大都举行,具体仪式虽各有不同,但大体如下:

择日:每年春天正月时,皇帝让相关部门选择一个吉日作为“籍田”日。

备具:“籍田”日选好后,相关部门开始准备举行“籍田”礼仪的工具、种子等,选择籍田地点,并设立行宫、御帐、亲耕台、观耕台等,准备好祭祀的相关事宜。

祭祀:举行“籍田”礼的前一天,皇帝与陪耕及陪同祭礼先农的诸侯、王公大臣斋戒一天。籍田礼的当日清晨,皇帝身穿礼服,在仪仗、卤簿的导从护卫下,到社稷坛、先农坛进行祭祀,祈求天、地、祖宗诸神能保佑他治下的国土“风调雨顺”。祭祀结束后,皇帝和随从王侯、公臣、百官回宫换上常服,然后到籍田所在地。

籍田礼:皇帝面向南站立在耕籍的位置,随从的王公大臣也各自站立在自己的耕籍位置上,有一些王和文武大臣在观耕台站立。一切就绪后,赞礼官高唱“进来相”,户部尚书或者司农面向北跪着把耒耜进献给皇帝。皇帝接过后,赞礼官又高唱“进鞭”,顺天府尹或籍田令面向北跪着把鞭子进献给皇帝。皇帝接过鞭子后,乐队奏乐,皇帝挥鞭,三推耒耜。皇帝停止推耒耜,乐队停止奏乐。有关人员手捧装有五谷、豆种的青箱播撒种子,覆土埋种子。户部尚书或司农面向北跪着接受耒耜,顺天府尹或籍田令面向北跪着接受鞭子。然后皇帝登上亲耕台训话,表达说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亲耕的目的。参加礼仪的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都欢呼祝贺。

观耕:赞礼官向皇帝请求准许其他王公大臣籍田,皇帝准奏后移驾观耕台面向南而坐。王公大臣各执耒耜、鞭子推五次停下。有关人员同样撒种、覆土埋种。王公大臣籍田后退回原位站立,上百庶人,身穿青衣,手执耒耜、鞭子开始籍田。这时皇帝起驾到御帐休息。耕种结束后,庶民及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拜见皇上。皇上还礼后,起驾回宫。受贺:皇上在皇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恭贺,并赏赐从耕的庶人每人一匹布,至

此,籍田礼宣告结束。皇帝籍田虽然是出于仪式需要,只是象征性的行为,但对普通百姓还是有激励

意义和影响作用的。

延伸阅读

皇后亲蚕礼

自周朝开始,在国家祭祀规定中,就已经有了“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制度。之所以要“亲蚕北郊”,是因为蚕桑与农耕一样是中国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生产活动,蚕桑关乎着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帝王想要统治稳定,都会关注养蚕缫丝业。

“亲蚕礼”中祭祀的神灵是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西陵氏嫘祖,她被尊称为“先蚕”。根据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原则,“亲蚕礼”的主角是皇后。仪式同“籍田礼”类似,只是由皇后率领着妃嫔们到北郊去,皇后手持金勾与金筐,到蚕坛内采三片桑叶,然后众妃嫔宫女采桑,最后,由蚕母将所采的桑叶送至蚕室喂蚕,至此,整个祭礼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