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04

第4章 春秋战国儒家之“礼”

西周时期是礼的完备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已经处于“礼崩乐坏”状态中。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在互相批评与不断融合中,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

春秋末年,周王朝岌岌可危,诸侯割据争霸,社会一改周公制礼形成的稳定局面而处于“礼崩乐坏”状态,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促成了很多新思想的涌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其中,儒家思想最为突出。

关于“儒家”这一名称,据《周礼》记载,曾经有一个称为“儒”的阶层,儒的主要任务是“以道得民”,这里的道就是当时王官之学领域内的主要知识和学术,其核心是以德为基础的礼乐制度。儒家虽是从儒这一阶层而来,但有别于儒。儒家是一个有独特思想和系统主张的学术派别,它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从商丘到曲阜,巨野是必经之路。传说有一次孔母颜征在跟随家人自商丘返乡,路过巨野的麟山,看到麟山风景优美,就提议在此歇脚。她坐在麟山上的一棵树下,打了一个盹,忽然梦见麒麟入怀,醒来感而有孕,十一个月后生下了孔子。到孔子出生的前两天,麒麟又到曲阜阙里人家送去玉书三卷。此外还有种种传说,都是为了表现孔子异于常人,因而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状态,孔子思考之后的观点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应该实行德治。而德的表现就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在周朝时已经很完善了,目前要做的就是“复礼”。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为“恢复”先朝的礼乐制度而奋斗,但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下,“礼”赖以存在的价值基础已经衰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重新确立“礼”的深层基础的问题。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就是说礼乐不仅仅是“玉帛”、“钟鼓”这一套形式化的东西,而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孔子把这深一层的意义落实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上,即仁先礼后,仁内礼外。也就是说,只有以道德去教化人,去引导人们,并把“礼”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才能使人既有廉耻之心,又能安分守己,心悦诚服地做统治者的“顺民”。不仅普通百姓,统治者也要以身作则,将“礼”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儒家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这一方面做了进一步发挥,形成“隆礼贵义”的思想。他用“礼义”代替了孔子的“仁义”,作为治国修身之本,在礼义中又特别重视“礼”。他说:“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荀子议兵》)。“礼”可以包括其他道德条目而成为道德的大宗,即“礼”是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最高的准则。

儒家“礼”的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礼”后来被国家的统治者加以改造,成为全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强大精

神支柱。国家的统治者之所以将“礼”

引入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也是看中了

“礼”这种与生俱来的强大约束力。

延伸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代表——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孟子三岁丧父,母亲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学成之后周游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于是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著有《孟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