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08

第8章 “青出于蓝”的“礼”与“俗”

从俗到礼,是中国上古文明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蕴,并赋予它鲜明的特色。这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现在人们都知道清明节要去踏青、扫墓,知道冬至的时候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在形容它们的时候会说,这是“礼俗”。那么,“礼俗”这个词的内涵就是指类似于这样的风俗内容吗?其实不然,“礼俗”中包含着“礼”与“俗”两个部分,现代人们提到“礼俗”时含义更倾向于“俗”,那么,“礼”与“俗”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说,“礼”与“俗”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说:“俗,习也。”风俗就是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与他同时期的学者郑玄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俗谓土地所生习也。”“土地”是指人们的生存环境,包括地理、气候、人文等各种要素在内。人们在各自特定的环境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自的习俗。但是,随着文明的进程,这些风俗并不合乎制度的需要、统治的需要、上层人际交往的需要,于是,就有必要将它们加以规范并上升为一种制度来让人们遵守,维持有秩序的生活,这就是“礼”产生的必要性。

由于风俗是人们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形成的,它有巨大的、难以一时克服的惯性,所以将风俗完全改变,另外制定一套礼仪制度让人们来遵守是完全行不通的。又由于“礼不下庶人”,“礼”是贵族及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庶人”间通行的是风俗,如果想让“礼”具有尽可能大范围的约束作用,就必须在新的制度和旧的风俗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样既能让“庶人”喜闻乐见,也能推进社会的变革。这就必须有一个从“俗”入“礼”的过程。

在从“俗”进入到“礼”的进程中,儒家尽可能地保留了既有风俗的外在形式,而在提升其文化内涵上下了工夫,为风俗注入了新的人文精神。这样,总体看起来还是原先的外壳,但是灵魂已经被抽换了,这就形成了“礼”。以婚姻为例,在人类社会早期,几乎没有婚姻关系,只要是异性,就可以随便交合。后来人们认识乱伦的性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人种的质量和道德观念的确立。于是,逐渐有了一夫一妻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婚姻关系,儒家制定了婚姻的仪程,而且还对双方的血缘关系作了严格限定:将“取妻不取同姓”用礼的形式规定下来。

“礼”产生了,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替代了“俗”,“俗”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它与“礼”的不同大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俗”有地域性,它是特定生活圈内的文化。如同样过端午节,北方和南方的风俗就不同。“礼”没有地域性,如清代官员无论是谁,面见皇帝行的“礼”都是一样的。

二、“俗”具有大众性,对于文化层次没有要求。而“礼”属于“雅”的层面,“礼”仪式复杂,内涵丰富,往往蕴涵着深刻的理念,所以要求行礼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三、“俗”属于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规定性,但约束力比较弱。“礼”

有严格的规定性,行礼的场所、礼器的组

合、宾主的位置、仪节的先后等等,都是不

能违反的。在古代,往往以“礼”治国,

“礼”甚至具有法律效力。从“俗”到“礼”,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次飞跃,“礼”与“俗”的不同,也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延伸阅读

周公制礼,伯禽趋跪

上古时期,人们之间只有生活习俗,没

有礼法。后来,周公根据“因俗制礼”原则

制礼作乐,并以身作则地实践着。

周公有个叫伯禽的儿子,他跟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见了周公三次,结果三次都被父亲痛打一顿。伯禽很纳闷,就去问商子。商子说:“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做乔木;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做梓木,你去看一看就知道原因了。”伯禽听后就去看了。他看到的是乔木生得很高,树是仰着的;梓木长得很低,树冠却低俯着,一幅谦恭的样子。伯禽把自己看到的这些告诉了商子。商子对他说:“乔木仰起,就是做父亲的姿态;梓木俯着,就是做儿子的姿态。树有高低之别,人也应该有区别长幼的礼节啊!”第二天,伯禽再次去见周公,一进门就很快走上前去,行了一个跪拜礼。周公看到后终于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