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96

第96章 撑起一片绿荫的村支书

第96章 撑起一片绿荫的村支书——记景泰县红水镇泰安村党支部书记刘延芳

〔组织点评〕

刘延芳能够认真履行“推动科学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职责,以大胆创新的魄力踏实工作,以一腔为民的情怀赢得群众认可,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扎实抓好每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为全镇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

——景泰县红水镇党委

〔个人感言〕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因为这是组织和乡亲寄予我的期望。身挑重担,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带头人,造福百姓,富民强村。

红水镇泰安村西北面,毗邻腾格里沙漠,过去,这里到处都是沙丘,每到春天,黄沙漫漫,有人形容说“吃一碗饭有半碗沙子”。可近十年,这种现象有了极大的改善。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固定了流沙,又修缮了渠道,成片的庄稼长势喜人。初夏时,白杨树绽放绿叶,麦苗铺满农田,苞谷苗也一天天窜高……这些变化和村里的干部农户洒下的辛勤汗水是分不开的。三月里,正是风沙猖狂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刘延芳已经动员农户开始义务植树活动了。她一户户动员,一天天操劳,二十多天的林网改造期,她没有一天在家休息。每天都是匆匆吃点早饭,奔到田间地头,又是一天的忙碌——拉线定杆,规范栽种。直到日落西山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没能给家人做口热饭,没能照顾父母儿女,但只一个春天,她和农户们一起种下了33388棵树苗!栽种、浇水、粉刷……一棵棵树苗她亲自督查,一道道工序她用心核实。风吹日晒,她的容颜带了几分沧桑,但脚下的土地却撑起了一片绿荫。我们应该记得她——红水镇泰安村党支部书记刘延芳。

在泰安村,提起刘延芳,村民说:“(她)对村子上的事情比自己家里的事情还上心,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是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好女人,也是咱们村里一位难得的好书记。”确实,在刘延芳担任村支书的这几年,泰安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村主干道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村上集农贸、蔬菜、活畜、建材为一体的大型农贸交易市场热闹非凡;新建的文化娱乐中心和农家书屋也成了最受村里人欢迎的好去处;标准化商铺林立街道两旁。这些变化正是刘延芳付出心血的收获,让我们一起回顾她工作的艰难历程,去感受这位女支书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修渠铺路为大家

2004年,刘延芳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她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她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她说:“当时有些怕,心想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挑起来吗?干不好惹人笑话事小,耽误了村里的大事情就不好交代了。后来又一想,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乡亲们既然选了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也不能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只有硬着头皮好好干了。”她果然没有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她解决的第一件大事是为村子里修水渠,铺道路。村民说“刘书记上任后为我们泰安人确实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最让人竖大拇指的是解决了村上20年都没解决的修渠和开路的问题。”早在1999年的人代会上,作为县人大代表的刘延芳提交了议案,并被采纳落实,乡镇投资拓宽了进入泰安村的路桥,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泰安村西有一片农田,50多垄地,当初没有规划田间通道,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因为所种的庄稼不一样,为了借道及时拉运收获的庄稼,这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邻人反目相向的争吵场面。为解决这个问题,刘延芳一次次走进农户家,苦口婆心劝说村民让地开路。劝说工作是最难做的,大多数村民比较开明,但个别人就是不愿让地,很难沟通,刘延芳不知上了多少次门,不该说的话也说了,不该受的气也受了,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与村民达成了让地协议。

她争取到了一些资金,又动员村民自筹了一部分资金,终于修成了这条长30米、宽5米的田间道路。村民之间20年的积怨也随之化解了。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爱心和魄力,是绝对办不到的。村里有条100米长的斗渠,是十来户村民共用的斗渠,除了这十几户村民,平时很少有人关心这条渠道的现状。20多年来,渠道破烂不堪,到处是洞洞,又严重沙化,浇水的时候,几乎没办法堵,水口也不好闸,水的损耗很大,给这十来户人家浇水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一二十年了,浇一次水就让人窝一肚子火,但个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修。刘延芳上任后,把这十几家的难肠事当大事情抓,又是跑前跑后筹钱,又是组织大家投工投劳集体修渠。渠道畅通了,村民的心情也舒畅了,他们说:“这样的人当村支书,让乡亲们百分之百地放心。”

发展经济富大家

泰安村是红水镇所属的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村庄,又是个移民村,拥有回、汉、蒙、藏四个民族,三百多户人家,1800多口人,人均2亩耕地,又紧靠沙漠,生活环境不好,村民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刘延芳上任以后,想方设法拓展增收渠道,领导群众集资12万元,建成了30多个农产品收购、销售摊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买卖的问题。使全村人均纯收入由3000元提高到了4000元,高出全镇平均水平。如今的泰安村,街道整齐,路旁建设了多家商铺,经营饭馆、农资、电器等。相信在优秀的村党支部的的带领下,泰安村的经济会迅速发展,成为沙漠绿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活跃文化乐大家

只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精神生活的丰富,乡村依然是单调的。刘延芳是个活泼爽快的农村妇女,1991年,她被群众推选为泰安村妇代会主任。上任后,她积极组织泰安村的妇女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引导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使村里的文明建设一跃成为全镇第一。而当时她才是一个23岁的小媳妇。

为了让村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上都得到提高,刘延芳积极想办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县妇联、农口单位积极联系,举办各种培训班,为村民传授养殖、种植技术,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农民的腰包鼓了,心情舒畅了,各种文化活动相继开展。正月里闹社火,红红火火;平时也有村民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刘延芳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置办了村小学教学用电脑25台。新建的文化娱乐中心和农家书屋也吸引了很多农民,农闲时节,这里成了村里人最爱去的地方。

刘延芳同志获奖情况

2001年,被景泰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县妇联授予全县“优秀家庭成员”荣誉称号;

2001年,被景泰县妇联授予全县“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

2005年,被景泰县红水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6年,被景泰县红水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8年,被景泰县妇联授予“致富家庭”荣誉称号;

2009年,被白银市双学双比暨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协调领导小组授予“巾帼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2009年,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09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