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
47573100000030

第30章 西方国家人际关系研究的历史沿革

20世纪前半期是一个管理思想的多样化时期。其中,以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方法为代表的行为管理理论的出现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如果说早期古典管理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以机械的观点看待组织和工作,强调对雇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和标准化,后者则认识到工作场所、行为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将重点放在关注个体的态度、行为和群体过程上。

行为管理理论最早和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就是1924年由通用电气公司资助、梅奥主持进行的霍桑试验,这可能是最早的有关人际关系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这一研究成为新兴的组织行为领域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场所的人类行为非常重要,因为组织中除了正式的等级制度外,还存在一种社会网络结构,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当组织成员得知他们在受到观察时,其行为会发生改变,管理者的监督和检查会影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最后,人们不仅需要得到认真地对待,还需要得到正确的使用。

霍桑实验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运动或人力资源方法的发展。工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工作场所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社会条件、群体行为模式、人际互动。其基本假设就是经理对工人的关心可以提高满意度,进而提高绩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大大推动了人际关系运动的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出现,则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

西方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仍在继续,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际关系与组织和工作的效率方面。理查德·霍杰茨在其《现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一书中,就将人际关系定义为通过管理把工人联系起来,以实现工人群体和组织两者目标的过程。

与四个主要领域有关,这些领域包括作为个体的工人、群体、工作环境和负责监督一切正常运转的领导者。第一,人际关系是由人构成的,作为个体的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提升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组织对其成员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关注不仅表现在对组织成员取得良好绩效所需要的资源、政策、工作氛围、激励等与工作有关的方面,也表现为对组织成员成长、家庭等与个人生活有关的方面。第二,组织是由群体组成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团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往往影响和决定群体的绩效水平。而高绩效群体往往与群体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第三,工作环境是保证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像盖洛普公司的“Q12”那样,当员工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工作,组织的价值观和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得到大多数组织成员的拥护,带来的必然是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第四,对领导者来讲,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在组织的任何层面上都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够因此而忽视组织的总体目标,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种解释更多强调的是基于组织目标的正式的管理思维模式。而且,要建立人际关系,要求领导不仅具备与个人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与群体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起《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描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

社会中,人是组合性的人(Modular Man),人们把与周围绝大多数人的关系维系在效用上,并将组合原理应用到人际关系上来。人们彼此接触的只是整体人格的一小部分。每个人格可以说都是由许多这种小部分聚集而成的独一无二的集合体。因此人与人之间不能交换,但是某些小部分可以交换。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在这种有限的范围内获得保障。但这种限制性范围必须靠双方来维持。这就需要双方在交往中达成共识。双方都必须熟悉这种限制及规则。任何一方逾越了共识的界限或试图接触与该效用无关的某些部分时,便引起双方继续交往的困难。他指出,在传统的状况下,每个人或许能接触到少数几个人的整体人格,但却无法接触到许多人的部分人格。任何关系都意味着相互的要求与期望;交往关系越密切,则一方对对方的期望值越高,施加的压力也越强。同样,关系越亲密,越具全面性,则部分性也随之更多地被了解,而我们所要求的也更多。

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一些整体性关系,如亲人和挚友,但这种关系并非现代工业社会人际关系的全部。二是与大多数人的组合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类型和维持时间方面,表现为人类联系的高度短暂性。为此,他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性关系,包括自己的家属和亲人。第二类是中期性关系,包括朋友关系、邻居关系、职业关系、与俱乐部及其他自愿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关系持续的时间依次递减。第三类是短期性关系,如大部分的服务关系。他指出,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流动性日渐增加,人们之间的相识将迅速开始、迅速结束。因此,一方面我们建立友谊的机会将比过去大为增加;另一方面,未来绝大多数的友谊形式将体现为大量的短期性关系,这种短期性关系将取代过去为数较少的长期性关系。

总体来讲,人际关系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脱离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是不存在的。第二,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的。第三,人际关系虽然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是在一定感情基础上形成的关系,它表现为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的距离,如亲近与疏远、友好与敌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