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107

第107章 食不甘味

【书证】

《战国策·楚策一》:“楚王曰:‘……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簿。’”

【解释】

比喻心神不安或因为操劳忙碌,吃东西都不知道味道。

【故事】

战国时,各诸侯国出现了不少说客,苏秦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苏秦起初用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去游说秦国的惠文王。他劝说惠文王的奏章先后上了10次,始终没有被采纳,只得离秦回家。到了家中,母亲责骂他,妻子不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吃,使他非常气恼,非要争口气不可。于是,他就“悬梁刺股”,日夜攻读。从此,苏秦学业大进,不仅精通兵法,而且对各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并改变了政治主张,由原来的“连横”转变成“合纵”了。后来,他先到了赵国,有声有色地说服赵王采纳了他的“合纵”策略。赵王封他为武安君,授予相国印信,还给战车百辆,锦缎千匹,玉璧百双以及大量黄金,叫他带着去游说各国,建立“合纵”联盟,共同对付强横的秦国。

苏秦先后说服了韩、魏、齐国,又来到楚国游说威王。他首先向威王讲了一通楚国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他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楚王是天下的贤王。楚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方圆五千余里,带甲的兵百万之多,战车千乘,粮食足够吃上千年,这些都是当霸主的基础。以楚国这么大的疆域和大王这样的贤明,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如今楚国打算向西侍奉秦国,那么其他诸侯国也只能跟着向西侍奉秦国了。”

接着,苏秦又对比了楚、秦两国所处的形势,提出了楚国应采取的策略:“秦国最害怕的就是楚国。楚国强了,秦国就弱;楚国弱了,秦国就强,双方势不两立。所以从大王的利益考虑,还不如与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孤立秦国。如果大王能听我的话,我可以请东西的各诸侯国一年四季向大王进献礼物,各国的美人可以充满大王的后宫,各国的好马可以充实大王的马厩。所以,‘合纵’成功能使楚国称王,而‘连横’成功则使秦国称霸。我以为,大王也不会抛弃霸主的事业而心甘情愿地去侍奉人家吧。”

最后,苏秦又分析了秦国的本质,并作结论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是天下的仇敌。‘连横’成功了,各诸侯国都得割让土地去孝敬秦国,楚国也得割地给秦国。大王您想想,这两者的结果,可相差有十万八千里呢。为此,赵王命我前来向大王说明这些道理。”

苏秦的一番话说动了威王,他感慨万千地说:“是啊,我们楚国的西面与秦国接壤,秦国一直想侵吞我的土地,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与它亲近。而韩国与魏国又受到秦的挟制,恐怕有人把消息透露给秦国,所以不能与他们共谋。我也估量到,光是我们楚国来抵挡秦国,未必能取胜。与各大臣商议,他们中没有足智多谋的人,依靠不了他们。为此,我一直在床席上睡不安稳,吃东西也吃不出味道来,心像悬挂的旗子一样摇晃不定,没有安定的时候。今天听了先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我决定参加‘合纵’。”

就这样,苏秦说服了赵、齐、楚、魏、韩、燕六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苏秦因奔走六国有功,被封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管六国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