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33

第33章 大公无私

【书证】

《忠经·天地神明》:“至公无私。”

《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

【解释】

形容办事公道,为国家和公众利益着想,毫无私心杂念。

【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位时,有一次,他向大夫祁黄羊问道:“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担任这个职务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解狐合适,他一定能够胜任的。”晋平公听了很惊讶,又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答道:“您只是问我谁能担任县令这一职务,而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于是,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果然正如祁黄羊所料,解狐到任后,为那里的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向祁黄羊询问:“现在朝廷还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晋平公奇怪起来,不禁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你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平静地说:“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您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晋平公听了,十分敬佩祁黄羊的为人,便派祁午担任了军中尉的职务。结果祁午也干得十分出色,受到了晋平公及大家的好评。

后来,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地说:“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偏心,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真是大公无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