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34

第34章 大义灭亲

【书证】

《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解释】

原指为了维护君臣的名誉,不顾亲属的情谊。现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法的亲人,不讲私情,使之受国法制裁。

【故事】

春秋时期,卫桓公有个异母兄弟,名叫州吁。他们的父亲卫庄公在世的时候,对州吁特别溺爱,养成了他骄横无理的习气。大夫石碏曾多次劝说卫庄公,但没有引起卫庄公的重视。不久,卫庄公去世,由桓公继位。公子州吁准备谋杀桓公,要夺取王位。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臭味相投,是州吁的谋士,给他出了不少坏主意。

州吁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把卫桓公杀了并夺取了政权,当了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他俩得意极了。可是,卫国的百姓们都不服他们,诸侯各国也瞧不起他们,对他们这种大逆不道的做法也不满意。

有一天,石厚又给州吁出主意说:“我父亲一向受到众人的敬爱,不如我们就请教他吧。”州吁听了,就叫石厚去见石碏。石碏说:“这种大事,如果能得到周天子的支持,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谁也不敢反对了。现在陈桓公很得周天子的信任,你们只要请他帮忙,就会有办法见到周天子的。”州吁听了石碏的这番话,不禁喜出望外,连忙准备好礼物,带着石厚去了陈国。

他们哪里想到,石碏已经赶在他们前边写了一封信送给了陈桓公。信上说:“我们卫国是个小国,我的年纪老了,也不中用了。州吁、石厚这两个人是杀害我国国君的罪人,请无论如何帮我们除掉他们。”这样,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桓公逮捕。卫国派人到陈国,处死了州吁,立卫桓公的弟弟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

当时,卫国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看在石碏的情分上,可以从宽处理。可是,石碏坚决不同意。他说:“州吁干的许多坏事,都是石厚的主谋,不惩办石厚是不公正的。”于是,石碏便派家臣去陈国把石厚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