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76

第76章 模棱两可

【书证】

《旧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新唐书·苏味道传》:“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模)棱持两端可也。”

【解释】

指态度既不肯定又不否定,意见不明确。

【故事】

唐初,有个叫苏味道的人,他文章写得很好,也很有名气,当时他和另一个文人李峤,被人们称为“苏李”。

苏味道从小聪明,20岁就考上了进士,做官做到吏部侍郎。武则天执政时期,他还担任过宰相。苏味道有自己一套处世道理,办什么事都不明确表态,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不得罪人,不出错误,即使错了,也不必负什么责任。他说:“一根方柱有四条棱,用手抚摸任何一条棱,都可以同时摸到两个面,但谁也确定不了你究竟摸的是哪一面,叫模棱持两端。”人们听了以后,都叫他“苏摸棱”“摸棱手”。后来这句“模棱持两端”演变成“模棱两可”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