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97

第97章 三迁之教

【书证】

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解释】

形容父母为了让子女成才,选择对子女有益的环境。

【故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原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孟母为了把他培养成为有用之才,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子上小学时,他家住在一个墓地附近,经常有出殡、送葬的队伍从他家门前走过,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对儿子这样的玩耍很生气,认为住在这里不合适,便把家搬到街市。孟子看见街市上各种小贩卖东西,十分热闹好玩。于是他和小伙伴们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种地方住,孩子难以集中精力读书,便再次搬到城东的学堂附近居住。果然,学堂那里的环境不一样,经常有琅琅的读书声,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孟子也就跟着学堂里学子的样子,学习礼节和要求上进了。孟母心里很高兴,说:“这里才是适合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不久,孟母把孟子送进了学堂。由于孟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个思想家与政治家。

后来,“孟母三迁”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三迁之教”也变成了一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