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47721000000064

第64章 人心自有通天的智慧

自九连山回军后,王阳明闲暇下来,除了在军中讲学外,又重拾起昔日登山观水的爱好,与二三弟子到处寻幽访静,陶冶性情,兼之点化一下学生,倒也一举数得。

南赣一地颇多清幽秀美的山水洞穴,通天岩就是非常著名的一处名胜古迹。

通天岩位于赣州城西北处,距赣州仅十余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壁峭壑深,唐朝以降,此处就兴建了一座独特的石窟寺,且保留众多石龛造像及摩崖题刻等文化遗迹,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这天中午,王阳明与陈九川、邹守益、黄直三人,乘兴又去通天岩游玩、讲学。

沿着林木茂盛的通幽石径,大家徐行慢步,拾级而上。

山谷里十分寂静,一层薄薄的雾霭笼罩着周围的树林,增添了一丝空灵而又神秘的色彩。

蓦地,从上方的石窟寺传来一阵沉稳、洪亮的钟声,悠扬而深远,余音袅袅……

随着钟声的余音,大家的内心一片清朗,各种凡俗尘念,仿佛伴随着寺院的钟声,而消散在那薄薄的雾霭中,化为一个无人、无我的虚无境界。

通天岩山虽不甚高,地势却十分陡峭,环旋而上,随着位置的升高、转换,看到的峰岩叠嶂、城郭田园的风景,也就各有不同。正如苏东坡所赋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山观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随感而应,但由于受到了各种物欲杂念的蒙蔽,慢慢就习惯了以自我的角度来看待外界的各种事物,而不能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就要求一个人能够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那些身外之物。

王维有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能望远,同样,如果心境得到提升,也能看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不断地向上攀登,虽然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却终有能达到目标的时候。

陈九川是第一次跟随王阳明外出游山览胜。

在登山的过程中,他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感到随着一级级地上升,平常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渐渐平息下去,从内心开始升腾起一种纯粹、静谧的意境,好像就要脱离尘世,超越了自己,与那浩渺空茫的天空融合为一……

穿过一条幽静的山谷,顿觉眼前别有一层天地。

此处四处皆为陡峭的绝壁环绕着,而在绝壁之巅有一洞穴,观之直通山顶,似接苍穹,所谓“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故名“通天岩”。

睹此奇景,陈九川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造化之妙,竟至于斯!

在通天岩四周陡如斧劈的峭壁上,雕凿有众多的佛教石龛造像,亦有不少名人的摩崖题刻。

其中,南宋工部尚书明榘的题诗,引起了王阳明的注意。

其诗写道:“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纵使风雷窒岩窦,此心元自与天通。”

王阳明在此诗前驻足良久,颇有感叹。

心即是天理,一念至诚,即可与天相通。此心本来光明,却由于被物欲遮蔽,误了多少英雄好汉!

在依山而建的一处禅寺休息时,黄直问道:“先生所倡导的格物致知之说,讲究随时格除心中之物,以发明本来的良知。那么,这时认识到的,只是部分的知,而非全体之知,如何能达到那种‘溥博如天,渊泉如渊’的全体认识呢?”

王阳明答道:“人的心中,藏有如天渊般深不可测的智慧。心的本体,无所不包,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因为被私欲蒙蔽,便失去了天的本来面目。同样,心中的理无穷无尽,本来就是一个渊,也是因为受私欲窒塞,而不能见到渊的本来面貌。

“现在只要念念致良知,将遮蔽心体的障碍一起去掉尽净,心之本体就会显现出来,一念顿悟,心即是天渊了。”

停了一下,他信步走出屋外,用手指着通天岩顶所透出的一线天,说道:“比如,我们以前所见的天,是明朗空旷的天。而在这里,由于山峰石壁所阻,只能看到天的一部分。如把这些阻碍去掉,则又能看到天的全体了。由此可见,对于良知来说,部分之知即是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是部分之知,总是出于一个本体。

“所以,良知即是道,蕴藏于万事万物之中,无处不在,且随时在起作用,并充满着全过程,无始无终。

“对于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倍加珍惜,把它当作磨炼自己、完善自我的必不可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滴水穿石,积土成山,有朝一日豁然贯通,悟得心性的本来真面目。”

听到这独出心裁的解释,黄、陈、邹三人顿时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