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47853600000049

第49章 谈劳动成果

你们会看到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无论是上层人物还是普通人,我们都会为历史文物的精巧绝伦或雄浑壮美而惊叹不已。我们在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高大而形态各异的佛像面前,在秦始皇兵阵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面前,都会如此。我们看到了物,但忘记了人,我们往往赞美劳动产品却忘记了劳动者。这里就有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为什么会见物不见人呢?为什么劳动产品如此受人追捧,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如此低贱,无人知其姓名,仿佛不曾存在过呢?从历史上看,很少人注意到劳动者的功。像柳宗元在《梓人传》中那样赞美能工巧匠,像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那样鄙弃“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却专注于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创造的学者,在封建社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我们赞美万里长城,可批判秦王朝的苛政;欣赏孟姜女哭长城,可同情为修长城而服劳役的刑徒或平民。我们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慈禧的专横,为修颐和园而挪用海军军费,可我们赞美颐和园的湖光山色、绮丽风光。颐和园成为北京甚至全国一景。历史上此类甚多。隋炀帝修运河南下游玩,运河成为人民的灾难,可却无意中成为一条交通要道。晚唐诗人皮日休写有《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中国有多少帝王的陵墓,陵墓中埋下多少宝物,修陵墓劳民伤财,有多少人为此家破人亡。可陵墓可以成为历史文物,而成千上万的修陵者则成为了无人吊念的骸骨!

劳动者地位的卑贱和劳动产品的辉煌并存,而且产品越辉煌劳动者付出的血汗越多。这多么矛盾!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历史之谜。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同时并存,这就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实。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把这个观点翻转过来了,这就是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劳动者的伟大铭刻在劳动产品上,可以说,每件辉煌传世的劳动产品都映现着劳动者的伟大。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实不断变为历史,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为历史淡忘,而劳动产品作为人类文明价值的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在古董市场上赞赏历史上四大名窑之窑品的人,当然不会记起窑工。在人类历史上,劳动者以自己的血汗甚至生命为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留给自己的却是苦难。以往全部人类历史都是如此。只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才还他们以历史地位,使淹没在伟大劳动产品背后的劳动者站到了历史的前台。从劳动产品中我们看到劳动者,从劳动者的劳动中我们看到劳动产品。劳动者的高贵与劳动产品的辉煌并世而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劳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