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47913500000017

第17章 李娜: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经常跟李娜开玩笑:“我是你的粉丝!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世界网球冠军的同事,而且还是她的‘领导’!”

当然,此“李娜”非彼“李娜”,同名同姓而已。此“李娜”打网球肯定敌不过彼“李娜”,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彼“李娜”当班主任肯定不如此“李娜”。虽然我校的李娜很年轻,当班主任也不过是刚刚上路,但她已经有不少故事啦!

有一次收伙食费,居然收到一张百元假钞,李娜犯难了。这种事不止一次发生了。曾有一次收费也收上一张假钞,后来还是李娜自己赔上了。不过那次仅仅是二十块而已,而这次居然是一百元。李娜开始分析。

照理说大家对最大面值人民币的真假应该是很重视的,所以学生故意交假钞的可能性很大。想到这里,李娜心里很难受,因为这就意味着班上真的有这样一位不诚实的孩子存在。唉,现在的学生呀!

钱是按小组收的,而且事先都让学生写了自己的名字在上面,应该很容易查出来。于是李娜仔细察看那张假钞,上面用铅笔很显眼地写着A同学的名字,但她看到名字的第一眼就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看字迹,这钞票上A同学的名字绝对不是A同学自己写的。李娜的心一下子感到无比悲凉:这个同学不但故意把假钞交上来,居然还想嫁祸给别人。此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李娜凭着对学生字迹的熟悉,初步判断“作案者”多半就在A同学所在的小组之内。一个孩子的形象在眼前清晰起来——她,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尊重老师,积极为班级服务,还是个称职的科代表,但在诚信方面却很不怎么样。李娜虽然找她谈过几次,但生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没有深说。这次很可能又是她……

但这毕竟只是分析判断,并不能就此做出一个确定的结论。看来不得不用一些特殊办法了。李娜这样想着,便把A所在小组的所有同学都请到了办公室,对大家说:“今天我们班的生活费交上去之后又被退了回来,原因是你们小组交的钱中有一张是假钞。李老师一直都跟你们说诚信和善良胜过任何东西。我现在给你们一张纸,希望你们中的一位能大胆向李老师承认错误,我一定替你保密。希望这一刻某位同学能战胜自我。”

可是,当李娜收上纸条一看,却无人承认错误。李娜只得让所有人把A同学的名字写了一遍,然后让他们回到教室。对着笔迹,李娜立即查出了这个人。果然不出所料啊,真的是她!顿时,李娜感觉很失败,觉得以前对她一次次的帮助,给她的一次次的机会,在这一刻都化为一空。

李娜在心里告诫自己,毕竟是孩子,还得继续帮助她。而且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事还得保密。于是,第二天李娜找了一个其他理由把这个孩子叫到了办公室。

一进来她便垂着头,显然知道了老师找她的原因。

“你知道李老师找你的目的吧?”她微微点头,然后仍然垂着头。看着她,李娜心里真是怒火万丈,很想臭骂她一顿,但她不断提醒自己,对于这样一个屡次撒谎的孩子,这种方法绝对没用,反而会让她更不敢对老师说实话。

于是,李娜温和地问道:“告诉我,那张假钞是你的吗?”

她点点头,还是不说话。

“能给我说说哪儿来的那张假钞吗?你是怎么把A同学的钱跟你的调换的?”

她终于开口了。她说她昨天去超市换钱,用零钱换整钱,今天早上到其他地方买东西,被老板发现的。她也很害怕,于是趁大家都在交钱没人注意的时候将A同学钱上面的名字擦掉,又在假钞上写上A的名字,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

事情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仔细想想,有谁会去把零钱换整钱呢?只会将整换零,而且哪个超市愿意把零钱换出来呢?很显然,她还是在撒谎。

李娜叹了一口气,然后请她坐下来。孩子离李老师很近,但依然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娜继续温和而严肃地说:“李老师知道你还是没有说实话,对吗?回想以前,你一直都很乖。虽然你成绩不太好,但你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每次让你为班上服务你都很热情,都很能干,这是很多人比不上的。同学们也因此很尊重你。但是今天,你犯了个错误,这个错误如果你自己不认识到其危害,以后会给你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并且这种不好的行为会遮盖你其他闪光的地方,使很多人都远离你,你愿意吗?”

孩子虽然把头垂得很低,但李娜看见了她眼睛里的泪,她心底的坚冰终于开始融化了:“李老师,其实那一百元是我在帮爷爷卖东西的时候收的。我发现它是假的,害怕挨骂,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那天,李娜耐心地和她谈了很久很久,终于让她再一次承诺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其实,这样的“承诺”已经不止一次了,但李娜依然相信她的真诚。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撒谎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这也不难理解,所以李娜不想让这件事情成为她沉重的思想包袱。要改掉孩子的一个坏习惯,显然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奏效的,但老师要相信孩子每一次的承诺都是真诚的,不应该轻易怀疑。

这事既没公开批评,也没告知家长,更没有给任何处分。但从那以后,这孩子却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了。而李娜对她,从此不再提及这事。在李娜看来,这是对学生起码的尊重,哪怕这个学生犯了错误。

还有不到二十天,初三的学生就该毕业了。对于班上一些孩子来说,因为基础太差,他们早已没有了奋斗的目标。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无能为力,家长也束手无策。但李娜对这些孩子没有一丝放松。她英语课上的单词听写,不允许任何人例外不参加听写。其实,李娜也知道这种统一要求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没有多大帮助,但是为了维持班级的学习氛围,她不得不这样做。

一次英语课,班上成绩特差的波波将单词默写完以后,立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本《青年文摘》看了起来。李娜想,真是大胆,居然在英语课上看课外书。于是她走过去严厉地对他说:“收起来,把单词表拿出来继续背。”李老师的威严令他二话没说拿出了英语单词表。

李老师看到他也只在那儿装腔作势,突然一个想法从脑海里闪过: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恰恰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一些老师对待“差生”的教育的批判,而此刻的我不正是他笔下的这类教师吗?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李娜改变了想法,对波波说:“波波,你还是继续看你的《青年文摘》吧。”他可能感到很意外,因为老师很少在课堂上这样“放任”他们,于是他高兴地重新拿出了《青年文摘》,很专心地继续读着……

这件事虽小,却引发了李娜的反思。事后她就此写了一篇题为《放纵他一次》的随笔。李娜这样写道:“三年以来,一些学生早已对课堂失去了兴趣,可是不得不在老师的强力压迫下装作在课堂上学习。刚才听写完后的几分钟时间,如果我坚持让波波背单词,他可能一个也看不进去,即使背到第二天也会一问三不知。《青年文摘》里的故事,或许真的打动了他,至少这本杂志能使一个在课堂上完全看不到青春灵性的孩子这般痴痴地迷恋着。我总是在给他们说要做善良诚实的人,学习没有学好不要紧,但个人品德最重要。三年的絮叨使他们改变了多少呢?或许以后能影响他们的不是我的唠叨,而是课外读物对他们的启发吧。对于‘后进生’,学习对他们来说,或许真的有难度,但他们也该享受本该有的快乐呀。老师慷慨的一次‘放纵’,可能就是他们难得的一次快乐了。”

李娜把这篇随笔发到网上,我看后这样点评道:

很难说李娜老师这个故事中写的做法可以推广——那不是放纵学生不学习吗?但李娜对波波的这次“放纵”,的确体现出一个朴素的教育道理:教育,应该让孩子快乐,并且有收获!快中考了,可像波波这样成绩特差的孩子靠什么支撑度过最后一段初中时光?强迫他去学他根本不懂的内容吗?那样做的后果如何,所有老师都是知道的——不但没用,反而让他对老师对学习对学校产生一种刻骨的仇恨。李娜老师的“放纵”,让波波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至少享受了些许快乐,而且多少会有些收获。教育不能没有分数,但如果这个分数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的确无法获得的时候,请记住,我们教师还有比分数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东西——那就是对人性的呵护!

无论是那个交假钞的女孩,还是这个看《青年文摘》的男孩,李娜对他们都绝对尊重。李娜坚信,虽然尊重并不能取代教育,但尊重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甚至在某些时候,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201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