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02

第2章 法国海军之殇

英国人虽然取得了大胜,但在世界舆论面前却被鄙视了很久。所幸的是,丘吉尔脸皮够厚,这些鄙视都被他华丽地无视掉了。

在这次袭击中,英国海军受损甚微——仅被击沉了1艘驱逐舰、5架水上攻击机。有意思的是,英国海军损失掉的那艘驱逐舰还是被一艘意大利潜艇——“马可尼号”击沉的。在英舰前往奥兰港途中,这艘东游西荡的意大利潜艇就发现了庞大的英国舰队。无奈英国人航速太快,意大利潜艇拼了老命都没能赶上,远远发射了几枚鱼雷,也未能命中目标。

可想而知,意大利人一定郁闷坏了,丧失了这么好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马可尼号”便待在原地守株待兔(反正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第二天,“马可尼号”果然又发现了返航的英军舰队。这次,意大利人获得了战果——它发射的鱼雷击沉了英国E级驱逐舰“护卫者号”。

与此同时,萨默维尔中将也从截获的电报中获悉,法国海军已经派遣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其中包括8艘潜艇组成两个战斗群要对自己进行拦截。因此,英国人大惊失色,误把意大利潜艇的袭击当成了法军潜艇。于是,英国舰队没敢纠缠下去——他们慌不择路地逃入了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属港口。

7月4日,也就是奥兰港海战的第二天,丘吉尔“怀着深切的悲痛心情”(据他本人说)在众议院详细报告了“弩炮行动”的经过。全体议员起身鼓掌,欢呼之声响彻云霄。丘吉尔后来回忆道:原来我走进众议院发言的时候,我受到最热烈的掌声一般是从工党席位传来的,保守党总是以几分保留的态度对待我。但是现在,在这庄严的、响彻云霄的和声中,大家都团结在了一起!

(真搞不懂英国人,打败法国海军居然这么高兴!)

也就是在这一天,为了挽回法国海军的威望,法国海军部公开对外界媒体宣布:我们的主力舰之一“敦刻尔克号”损伤甚微,很快就能出航。

就事实来看,这实在是一个轻率的言论,英国皇家海军再次迅速做出反应。你不是损伤甚微吗?那好,看我不把你打回石器时代。

5日傍晚,英国舰队再次出动。这一次,他们决定动用“皇家方舟号”的舰载机进行攻击。6日清晨,在距奥兰港145公里的地方,“皇家方舟号”起飞了12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和12架“海上大鸥式”战斗机,对搁浅的“敦刻尔克号”实施三波段的鱼雷攻击。炸死154名法国水兵,“敦刻尔克号”的主装甲带也被炸了个稀巴烂,蹲在厂里大修了两年也没能修好。

这就是多嘴的代价。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奥兰”事件之后,法国海军虽实力大损,但火力强大的“黎赛留号”战列舰仍旧是英国人的心腹大患。1940年9月,英国对在北非达喀尔港的法国舰队又发动了“威吓行动”。

这一次,双方就不客气了,碰上二话不说,一顿死磕。驻守达喀尔的法国舰队在要塞炮台和本土赶来的巡洋舰队的有力配合下,击伤了3艘英国驱逐舰,重创英舰“坚决号”战列舰,打得英国人落荒而逃。

尽管法军取得了完胜,但英国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标——“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击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英国不再面临来自法国的海上威胁。

现在,丘吉尔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担心自己的海权受到挑战。

来吧,德国人,没有制海权,看你如何征服大不列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