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34

第34章 晦暗不明的战争

目标——直布罗陀(地中海之喉的争夺)。

虽说希特勒在9月17日延迟了“海狮计划”,但他依然希望英国人能心平气和地坐到谈判桌边来。尽管这种想法几乎接近幻想(希特勒也知道这一点)——他从缴获的法国文件中看到,英国想要持续这场战争的目的一清二楚:必须打败德国,不管自己是否被内部革命所推翻。

不过,关于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英国政府当时还不敢承认。因为它会使德国人民团结起来,死心塌地地站在元首一边。正如丘吉尔在1936年对美国大使说的那样:“德国正在崛起,我们一定要毁灭它!”

看,这是目的多么明确的一句话。希特勒怨恨道:“英国人目光狭隘,不愿同德国谅解。”1941年6月21日,也就在入侵苏联前一天,这位幻想家的脑海中仍然徘徊着这个念头,他惆怅道:“假如我们打输了这场战争,整个欧洲将会布尔什维克化,英国看不到或认识不到这一点,它将会失去霸权,失去世界帝国的地位。此外,英国将落入美国的魔爪。也许,它现在还未能预见。但有一点儿是肯定无疑的——美国人要在这场战争中做一笔极大的生意。”

以上为希特勒原话。事实证明,这位被后世称为半瓶子醋世界观的独裁者说得一点儿没错,至少,他将今后大半个世纪的政治走向一语道破。

也许,大部分读者心目中都曾认定,希特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帽儿,没打败英国就贸然与苏联开战,打输了也活该。

这话虽然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希特勒并不傻,只是迫不得已罢了。在1940年剩下的两个月中,希特勒变了花样,他打算用“间接路线”击败英国,可谓绞尽脑汁。而且,“间接路线”的战略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想起了那份雷德尔元帅的“大中东计划”。

前文曾说过,“大中东计划”是一份备受冷遇的计划,是属于被希特勒锁进保险柜懒得瞄上一眼的那种。可是,在1940年9月,希特勒突然对这个计划热心起来,并且,还是非常着迷的那种热心。

因为,他想让西班牙卷入这场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