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36

第36章 三国轴心

希特勒与佛朗哥的会晤定于10月23日。在此之前,希特勒忙于外交。或者说,忙于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

1940年9月27日,希特勒举办了一场对世界进程影响极大的会议——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协定》。在这份条约中,日本承认了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同样,德、意承认了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地位。

希特勒把日本拉入轴心国,显然是有他的目的。尽管希特勒从心底瞧不起日本,但他坚信一个道理,即:日本海军是一支令全世界都为之胆寒的力量。在近代史上,日本海军经历过两次考验,一次是甲午海战,另一次是日俄海战。在这两次战争中,都是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希特勒对他的将军们说:“只要拉拢日本,罗斯福就不敢轻举妄动。”

(他显然低估了美国的实力。)

三国协议还保证:“如缔约国中任何一方,遭到目前尚未卷入欧战,或中、日冲突(中国当时并未宣战,因此叫‘冲突’)国家进攻时,彼此将使用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切方式,互相援助。”

换句话说,这三个“流氓国家”算是真正意义上结为一体了。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军事集团,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挂牌成立。而这份协议的有效期,被定为10年(可笑的是,这三个国家都没坚挺过5年)。

在西方,罗斯福和丘吉尔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一事件的发生。丘吉尔更是跳了出来,在英国报刊上煽风点火道:“这三个强盗国家业已勾结在一起,他们企图征服全世界!”

而那位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同志,则表现出了忧虑情绪。他抗议说: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4条规定,在三国协定签订之前,苏联政府有权看到这个同盟条约的全部内容。而且,不光是台面上的东西,这次协议的任何秘密条约,我们也要看。

可是,德国人拒绝了这一合理要求。里宾特洛甫更是玩起了“太极拳”。他对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这个条约是针对美国某些战争贩子而签订的,并不针对苏联。”随后,他又写信给斯大林,邀请他来柏林进行国事访问。这一邀请,也触发了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德之旅。

好了,说到这里,正好可以掉转笔锋,继续侃侃关于西班牙的故事。10月4日,希特勒来到了意大利边境的勃伦纳山口,与墨索里尼会面,商讨关于西班牙参战的各项事宜——好像西班牙参战已成定数一般。

与往常一样,希特勒侃侃而谈,他吹嘘说:“三国条约已在懦夫般的美国领导人身上产生了‘沮丧性的效果’;而部署在东线的40个德国师则令苏联人丧胆,不敢出面干预。所以,给大英帝国致命一击的时机已经到了:夺取直布罗陀。”说到这里,希特勒把话题一转,破口大骂西班牙人——他们参战的代价竟然是80万吨粮食和相当大数量的煤油。而且,他们伸手要东西是如此理直气壮,好像是我们上辈子欠他们的。希特勒越说越气,他吼道,苏涅尔简直是个可悲的人虫,是个“渺小的犹太人,他竟然会为人类最神圣的东西讨价还价”!

希特勒的最后结论是,西班牙人“简直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