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68

第68章 兵临埃及

德军攻克默基利要塞其实很富戏剧性。当沙漠风暴来临之际,该要塞指挥官毅然作出决定——在风暴掩护下,从默基利东部实施突围,撤回埃及边境。

几乎与此同时,施特莱彻将军也在琢磨着在风暴掩护下,突袭默基利要塞。因为漫天尘埃,敌人肯定吃不准自己的真实实力。因此,施特莱彻命令意军(正是隆美尔找到的那支意大利军队),携带反坦克迅速移动至该城以东,防止英军突围。而他自己则率领少量坦克,从默基利要塞西面实施正面强攻。

4月9日上午,英军放弃默基利要塞开始突围。怎料,他们刚一迈出要塞,便遭到意军反坦克的袭击。此时,风沙越来越狂烈了,双方在漫天尘埃之中展开混战,可是,他们都探不清楚对方虚实,几乎是凭感觉在作战,“稀里哗啦”地乱打一气(在混战中,至少有100名意大利士兵跑进了英军战线,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

实际上,英军如果再勇敢一点儿,他们完全有可能突破意军阵地。毕竟,他们拥有两个印度摩托化旅。说透彻一点儿,他们是纯机械化部队,不计损失,不计伤亡,打开一条通道闪人便是。可英国人居然尸从了!也许他们没料到敌人早有准备。因此,英国人带着意军战俘,手拉手地退回了默基利要塞。

就在这个时候,施特莱彻所率德军刚刚入城,双方撞了个正着。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呢?突围失败让英军斗志全无,印度阿三兵立即高举双手,高呼英雄饶命。施特莱彻将军清点了一下人数——他们总共抓获了2000名士兵,70位军官和1位将军,并缴获大批武器、汽车和粮食。阻挡德军3天之久的默基利要塞,就这样被轻松拿下了。

站在英国人立场上来看,丧失默基利要塞实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无论怎样说,他们延缓了德军前进的步伐,使德军无法再扩大战果。隆美尔事后承认:“根据目前形势判断,我们很难再击毁任何敌军主力……”

可以肯定地说,英国人虽然把一切辎重物资都丢在了昔兰尼加大沙漠,但有一样东西却没有丢,那就是逃跑的技巧。

在德军发动的一系列攻势中,英国被俘士兵不足5000人。早在一个月前(3月11日),美国政府已通过了《租借法案》,开始大规模向英国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丢点物资算个蛋啊!丘吉尔底子厚着呢,美国船队从旧金山起航,经太平洋运来的各种军需品,在开罗城内堆积如山。英国可不缺物资,他们缺的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正如佛朗哥先生在汉达伊会议上对希特勒说的那样:“英国背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美国,只要后勤充足,就算德国占领了整个非洲也没用——他们能一步步打回来!”

很明显,这场战争迟早会演变为一场“物资之战”。表面上看,英国人节节败退,好不狼狈。但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空间”,换取“时间”。埃及边境离苏伊士运河还有600公里要走,隆美尔将军,你能走完剩下的这段路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