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考古发现
47920400000022

第22章 欧洲考古大发现(2)

在19世纪以前,万神庙一直是在空间跨度上最大的建筑,而且这一记录一直保持了约1700年。万神庙的最大成在于其巨大的穹隆顶结构。直径为43.3米的穹隆屋顶,没有一根柱子,而是直接坐落在直径相同的圆形墙上,墙的高度恰好是穹隆顶直径的一半。为了建造这个硕大无比的穹隆,罗马人运用了各种技术:穹隆越接近顶部厚度越小;构成顶部的是坚固但重量轻的混凝土砖;穹隆顶部开了一个直径8米多的天窗,既减轻穹隆的重量,又解决了照明问题(天窗是庙内唯一的光源);穹隆内部每个神龛后面其实都有一个拱以承担并传递重量;等等。

不论从工程学上还是美学上讲,万神庙的设计、建造都算得上是一流的。它由整套穹形的支架,从下到上、从内部支撑起来的。使用天然混凝土、砖头、浮石、大理石等材料,重材料用在底层,轻的则用在上层,还用了分段施工的办法砌成。

至今为止,万神庙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古今相比仍没有多大变化,地板的图案依然像以前一样,穹顶四周天花的方格也保存下来了。

延伸阅读——古罗马浴场

古罗马浴场是古罗马建筑中堪称最复杂的一种类型。共和时期,公共浴场由热水厅、温水厅、冷水厅三部分构成。较大的浴场还设有休息厅、娱乐厅、运动场等等。浴场的地下、墙体内都设有管道通热空气,还有烟,以达到取暖目的。在很早的时候,公共浴场就采用了拱券结构,取暖管道设在拱顶里。

罗马帝国时期,大型的皇家浴场中设有图书馆、讲演厅和商店等,周围还有很大的蓄水池。图拉真浴场(叙利亚建筑师——阿波罗多拉斯在公元2世纪初设计的)确定了皇家浴场的基本形制:主体建筑物完全对称,是长方形的;纵轴线上的是冷水厅、温水厅、热水厅;两边分别有入口、更衣室、按摩室、涂橄榄油擦肥皂室、蒸汗室等等;各厅室都是按照健身、沐浴顺序排列的;锅炉间、储藏室和奴隶用房设在地面以下。

此后,卡拉卡拉浴场(211~217年)、戴克利先浴场和君士坦丁浴场,大体也都仿效此浴场建造。这几个浴场的主体建筑都很宏大,其中卡拉卡拉浴场长 216米,宽122米,可容1600人;戴克利先浴场长240米,宽148米,可容3000人。它们的温水厅面积最大,是用3个十字拱覆盖的,也是古罗马结构技术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各种类型拱券下面的厅堂形成室内空间的序列。它们的大小、形状、高低、明暗、开合等都充满变化,这对此后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城雅典的传奇

雅典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记载,堪称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雅典古城以文化闻名于世界,作为一个城邦,它拥有者强大的力量。在雅典,诞生或曾经居住过众多的哲学大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比如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苏格拉底、希罗多德、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作为哲学和民主的发源地,希腊有亚里士多德讲学场和柏拉图学院。这些使得雅典有了“西方文明的摇篮”之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时,雅典的重大文化、政治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延伸至世

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雅典的历史遗迹和大量艺术作品传世,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西方文化的象征——帕提农神庙,位于雅典卫城。

雅典以雅典娜女神之名命名,雅典娜是雅典的守护神,是雅典智慧与正义战争的女神。的名字。传说,据说,雅典娜海神波塞冬之间有过激烈的争斗。在一个腓尼基人的努力下,雅典首次建成时,二人便开始了争夺雅典命名权的斗争。他们最终协议,作雅典守护神的先决条件——为人类提供最有用的东西。雅典娜变出了一棵橄榄树,与波塞冬变出的象征感伤和战争的战马相比,橄榄树代表了富裕与和平。于是,雅典娜胜出,成为该城的守护神并以她的名字为之命名。

古城雅典的兴衰

伊奥尼亚人于公元前8世纪建造了雅典古城。作为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雅典的哲学、艺术和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至于其他行业,雅典的影响也遍及了全欧洲,比如造船、陶器、冶金、皮革和建筑。

在历史上,希腊与波斯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初。另外,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始持续了30年。这两次战争期间,恰好是雅典最鼎盛的时期。雅典直接参与了这两次战争,并且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雅典留下了大量的雕像和建筑,帕特农神殿至今都令人叹为观止。建筑师姆奈西克里和伊克蒂诺、雕塑家菲狄亚斯和普拉克西特利斯都因这些得以传名。

然而,雅典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败北,希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战争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各大城邦都无力追回往日的繁华。无可否认的是,希腊开始衰落了。

雅典在公元前430年又遭遇了瘟疫的突袭,持续一年的瘟疫导致了至少1/3雅典人的死去,其中包括1/4的雅典海军,这几乎导致了雅典的毁灭。政治家伯利克里也难以幸免,雅典的政治文明遭到破坏,承受了致命的打击。然而,这次瘟疫的罪魁祸首是谁?科学家们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

希腊科学家指出,伤寒是这次瘟疫的主因。希腊考古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掘出一座古希腊坟场,位于古希腊凯拉米克斯遗址,雅典的西北部。在这里,专家们找到的雅典人遗骸有150具左右。根据遗骸的堆放情况,好像被埋葬时非常仓促,也没有任何的陪葬品。科学考证证实,这些雅典人恰好生活在瘟疫期。而且,通过对从遗骸中摘取的3颗牙齿的DNA测试,伤寒正是他们去世的原因。但是,伤寒又是怎么传到雅典来的呢?这仍是个不解之谜。

对古雅典的不断发掘

雅典聚集了众多的古文化遗迹,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雅典的挖掘。除了考古学家,建筑师、古董收藏家和探宝者都处于这庞大的挖掘队伍中。

与往日的希腊古城比,今天的雅典城大了很多。雅典卫城被汽车尾气和水泥建筑丛包围着,很难说,还可以在大路之下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然而,雅典本身具有的神秘魅力仍然吸引了众多的考古学家。得益于持续的发掘工作,很多文物出土了。其中有一个石柱,大理石材,刻着21个雅典人名,皆毙命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一个青铜头像,与真人大小差不多;一个公元前11世纪的迈锡尼人的坟墓;一个3世纪罗马人的公共浴场以及一些拜占庭时代的壁画墙,等等。

1997年,在建造雅典中央博物馆的工程中,工人们在距雅典卫城约1600米处的一片橄榄林中挖到了一堵墙。考古学家考证后认为,这就是一代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的学校——吕刻昂学院的遗址。

亚里士多德曾在吕刻昂学院教授历史、地理、诗歌、政治和哲学,这所学校在当时就已经闻名于世。任何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来到雅典,都会把它当作游览和拜访的一部分。

巴特农神庙

举世闻名的巴特农神庙是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被归入“古代七大奇观”之列。

公元前5世纪,人们在古城堡的中心位置建造了巴特农神庙,用来为诸神供奉祭品。据传,奥林匹斯山的希腊诸神都会来这里聚会。整个神庙呈长方形,16根多立斯型大理石柱支撑东西,8根支撑南北。整个神殿分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白色的大理石堆砌殿墙,共92道,上面刻着栩栩如生的珍禽异兽和众神的神像。在庙顶东西两侧的人字墙上,有很多大理石浮雕,好像讲述着诸多的希腊神话。巴特农神庙的庙堂浑然一体,结构严密。

在巴特农神庙中,曾经矗立着一尊雅典娜神像。所塑雅典娜有12米高,戴着头盔,身穿胸甲,皆是黄金所造;在她的肩上靠着长矛,身边立着盾牌,右手托起胜利之神,材料是黄金和象牙;衣服整体比较华贵,脸孔和露出的臂膀和手脚非常柔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由宝石镶嵌而成……这座塑像出自雕刻家菲迪亚斯之手,却公元146年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掳走并丢失。今天,人们难以见到雅典娜的这般英姿,只能依赖某些小型的仿制品加以想象。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巴特农神庙都曾经历。公元393年,巴特农神庙被改作基督教堂。土耳其统治时期,巴特农神庙又被改作伊斯兰寺院。公元1687年,古城堡遭受了威尼斯军队发起的炮击,神庙因此塌掉了顶端和殿墙。英国在19世纪初接收了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埃尔金窃自神庙的大量雕像,因此,现在的神庙只剩了石柱、殿堂和仍旧雄伟的山门。 而被劫走的这批珍品,只有少数得以幸存,有的失落在海上,有的因人们的失误而破损,英法等国的博物馆中收藏了少数的幸存者。

延伸阅读——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存在的时期距今3000多年,被列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在希腊语中,雅典卫城被称作“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雅典卫城建造在石灰岩山冈上,海拔150米,位于今雅典城的西南部。与古希腊其他的城市一样,卫城也是人们战时的避难之处。这个山冈城市的四周有着坚固的城墙和险峻的地势,西侧是人们登上卫城的唯一缺口,因为它的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陡壁。公元前1500年,人们把王宫建造在这里。自公元前800年,大量的祭祀建筑兴建起来,这里才成为雅典的宗教中心,城市随之也建造起来。

雅典卫城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实行民主政治时,真正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波斯入侵,各城邦遗址联合战胜了波斯,卫城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只要是有国家庆典或宗教上的节日,人们都自觉地来到这里祭神。

雅典卫城在希波战争中遭到了破坏。战争结束后,雅典卫城外多了一条用于连结雅典与比雷埃夫斯港、65千米长的保护墙,并且,人们也重新建造了神庙。公元前4世纪以后,雅典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技术,在山下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竞技场、大柱廊及会堂都建于此时,狄奥尼索斯露天剧场也得到了扩建。雅典卫城于17世纪成为废墟,又在1833年希腊建国后得以重修。

现存的雅典卫城主建筑除了卫城博物馆属于现代建筑,还有巴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伊瑞克先神庙)、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庙和胜利神庙等遗迹。

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是史前人类的活动遗址,在这个位于西班牙桑坦德省的洞窟中,人类的活动迹象奥瑞纳时期持续到了梭鲁特时期和马格德林时期。在众多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岩画中,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岩画最为著名。从洞窟岩画和石器推测,记录的动物至少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1985年,阿尔塔米拉洞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神奇的发现过程

学术界对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所知很少,因为到19世纪中叶,发现于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只有小型石刻和骨头。当阿尔塔米拉洞窟被发现时,人们为其中的岩画感到震惊,并给予了它“史前西斯廷小教堂”之称。历经数十年,人们才逐渐接受了它的真实性。

西班牙人索图奥拉和他的小女儿是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最初发现者。

早在1879年之前,索图奥拉(1831~1888年)就发现了阿尔塔米拉洞穴,1879年,他带着小女儿玛利亚再次来到阿尔塔米拉洞穴,并很快投入到挖掘工作中。小女儿玛利亚手持蜡烛在洞穴中玩耍。突然,她看到了一处很低的窟顶,并大喊“野牛,野牛!”正是小女孩无意间看到了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彩色窟顶岩壁画,它们已在此地长眠了万年。

索图奥拉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认定这些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遗迹。1880年,索图奥拉在向世人介绍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时,提出它们属于旧石器时代。遗憾的是,由于壁画的惊人生动,他的观点遭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质疑和嘲笑。1888年,索图奥拉辞世,带走了很大的遗憾。

对洞窟岩画艺术的怀疑与探究

1895年,人们在法国多尔多涅地区发现了拉穆特洞窟。洞窟有大量的沉积物,里面掺有很多旧石器时代物品,当这些东西被清除后,人们看到了一条“画廊”,之前从未有人见过,整条“画廊”遍布着绘画与线刻。1896年,在帕农帕洞窟中,另外一些线雕被识别,有的也覆盖着沉积物。

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距今约30000~20000年,被称为“奥瑞纳文化期”;第二个时期距今约20000~15000年,被称为“梭鲁特文化期”;第三个时期距今约15000~8000年,被称为“马格德林文化期”。人们在试图往拉穆特洞窟的深处挖掘时,发现整个洞窟覆盖着厚厚的堆积物,这些堆积物源自于马格德林文化期。清除掉堆积物,洞口才展现在人们眼前,顺着洞口往里,进入后面的洞窟,绘画和线雕才得以发现。有马格德林文化期的堆积物的阻挡,不会有人进入洞窟,因此可以推断,壁画要早于马格德林文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