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实用手册
48181800000013

第13章 腧穴取穴定位及所治疗的病症(6)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可点刺出血,可炙。

(二)大都

【穴位位置】在足大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静、动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该穴处皮肉丰盛,比喻为大的都城,所以称此穴为大都。

本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荥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和中,宁神退热。

【主治病征】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呃逆不止,便秘,泄泻,高烧不退。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治急性胃肠炎;配膈俞治疗呃逆;配阴陵泉治疗泄泻;配天枢、支沟治疗便秘;配陷骨、大肠俞治疗阑尾炎引起的症状。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可炙。

(三)太白

【穴位位置】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折肉际。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背内侧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借星相中金星而命名。脾属土能生金,金应白色,所以称此穴为太白。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之输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和中,扶助运化。

【主治病征】身热烦满,消化不良,胃痛,腹胀,身体沉重,肠鸣,泄泻,便秘,呕吐。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中脘、天枢治疗腹胀、胃痛;配中脘、梁门治疗呕吐;配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四)公孙

【穴位位置】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拇展肌中;有足背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古代诸侯之孙称公孙,此处为脾经络脉分支而以人称作比喻,所以称此穴为公孙。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主治病征】急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呕吐,腹痛,腹胀如鼓,泄泻,消化不良,痢疾,失眠,精神疾患。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治疗胃痛、腹痛、胸痛;配天枢、下巨虚治疗泄泻;配下关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如腹胀、消化不良。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五)商丘

【穴位位置】在足内侧面,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支S丛。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商为五音之一,属金,丘是土丘。内踝形如丘,穴居内踝前下方,有土丘生金之意,所以称此穴为商丘。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之经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和胃,清心宁神。

【主治病征】呕吐,腹胀,肠鸣,便秘,黄疸,足踝痛,情志不畅,失眠多梦,关节疼痛,身倦嗜睡,妇女不孕,小儿惊风、抽搐。

【配伍穴位】配幽门,通谷治疗呕吐;配天枢、阴陵泉治疗腹胀、腹痛、泄泻;配丘墟、申脉治疗足踝痛;配中极治疗不孕症。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可炙。

(六)三阴交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后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静、动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足三阴经在此穴交会,所以称此穴为三阴交。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调理肝肾,健脾和胃。

【主治病征】是治疗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的常用要穴,主治脾胃虚弱,腹胀,肠鸣,泄泻,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尿路感染,小肠疝气,阳痿,遗尿,水肿,失眠。

【配伍穴位】配气海、关元治疗阳痿、遗精、早泄;配神门治疗失眠;配中极治疗遗尿;配大敦治疗疝气;配会阳治疗尿路感染。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七)漏谷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三阴交上3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静、动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渗出为“漏”,凹陷为“谷”,该穴能渗利小便,主治湿痹,所以称此穴为漏谷。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和胃,通络消瘀。

【主治病征】腹胀,肠鸣,尿频尿急尿痛,消化不良,肌体瘦弱,下肢麻痹,足踝肿痛,脚气。

【配伍穴位】配承扶、至阴治疗尿频尿急尿痛;配阴陵泉治疗腹胀、肠鸣。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可炙。

(八)地机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SSS布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静、动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自足至脐为地部,机指机关。穴居地之中部,是脾经之气转枢的机关,所以称此穴为地机。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之郄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理血,益肾调经。

【主治病征】腹部胀满、两肋发撑,不思饮食,痢疾,尿频尿急尿痛,月经不调,水肿,遗精。

【配伍穴位】配肾俞、三阴交治疗水肿;配血海、归来治疗月经不调。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九)阴陵泉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面的上部,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隐中。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静、动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膝之内侧为阴,胫内骨侧踝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为泉,所以称此穴为阴陵泉。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之合穴。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健脾和胃,益肾固精。

【主治病征】腹寒,腹胀,消化不良,水肿,黄疸,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憋气、哮喘难卧,腰痛不可仰俯。

【配伍穴位】配中极治疗盆腔炎、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等,配水分、中极、三阴交治疗水肿;配涌泉治疗腹胀。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血海

【穴位位置】在大腿内侧,曲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静、动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股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主治多种血症,所以称此穴为血海。

【生理功能】疏经祛风,健脾理血,调经化湿。

【主治病征】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阴部搔痒,湿疹,风疹,荨麻疹。

【配伍穴位】配曲池治疗风疹、湿疹;配膈俞、关元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一)箕门

【穴位位置】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6寸,缝匠肌内侧。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缝匠肌同侧,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箕指簸箕,穴在大腿内侧两筋之间,如箕之前口似门,所以称此穴为箕门。

【生理功能】疏经利湿,通利水道,清热健脾。

【主治病征】尿频尿急尿痛,遗尿,阴部、腹股沟肿痛,阴囊湿痒。

【配伍穴位】配中极、曲泉治疗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配气穴、中极治疗遗尿;配冲门、府舍治疗腹股沟肿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可炙。

(十二)冲门

【穴位位置】在下腹部,腹股沟外侧,曲骨穴旁开3.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静、动脉;布有股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该穴可触到动脉之冲动,脾脉到此则进入腹部的大门,所以称此穴为冲门。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疏通经络,调理下焦,利湿化痔。

【主治病征】腹寒腹痛,痔疮作痛,小肠疝气,泄泻,尿频尿急尿痛,功能性子宫出血。

【配伍穴位】配三阴交、血海、膈俞、次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大敦、归来治疗疝气;配大敦治疗泌尿系刺激症状。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三)府舍

【穴位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冲门外上方0.7寸,任脉旁开4寸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位于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府指六腑,腹部为六腑之舍,所以称此穴为府舍。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调理胃肠,健脾消积。

【主治病征】腹痛,肠鸣,消化不良,吐泻,便秘,痢疾,腹满积聚,阑尾炎、小肠疝气。

【配伍穴位】配天枢、足三里治疗阑尾炎;配大横、天枢治疗腹满积聚;配支沟、上巨虚、丰隆治疗便秘。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四)腹结

【穴位位置】在下腹部,大横穴下1.3寸或腹舍上3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内、外斜肌及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静、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腹部之气结聚处,所以称此穴为腹结。

【生理功能】疏经理气,调理胃肠。

【主治病征】脐周围腹痛,泄泻,小肠疝气,腹胀。肠炎,痢疾。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治疗肠炎;配中脘治疗胃炎;配天枢、脾俞治疗腹胀;配天枢、大横、肓俞治疗脐周围腹痛。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五)大横

【穴位位置】在中腹部,脐中旁开4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静、动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横出脐旁4寸,主治肠道疾患,所以称此穴为大横。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阴维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理气调肠,宁心安神。

【主治病征】泄泻,大便秘结,腹寒腹痛,痢疾。惊恐善悲。蛔回症。

【配伍穴位】配阴陵泉治疗腹寒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百虫窠、四缝治疗蛔虫症。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六)腹哀

【穴位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建里旁开4寸,大横上3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八肋间静、动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哀为肠鸣音,此穴居腹部,所以称此穴为腹哀。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阴维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理气调肠,健脾消食。

【主治病征】胃寒腹痛肠鸣,消化不良,便秘,痢疾,腹胀。

【配伍穴位】配内关治疗胃痉挛;配中脘、大横治疗消化不良;配阴陵泉、三阴交治疗腹胀肠鸣。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七)食窦

【穴位位置】在胸外侧部,第五肋间隙中,任脉旁开6寸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第五肋间隙处,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静、动脉,胸腹壁静、动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窦是通道。此穴的作用有利于食物的运化和输布,所以称此穴为食窦。

【生理功能】疏经利通,调理胃肠,健脾利湿。

【主治病征】胸胁胀满,腹胀肠鸣,喉鸣、打嗝,翻胃,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积食。

【配伍穴位】配天突、列缺治疗支气管哮喘;配膈俞治疗喉鸣、打嗝翻胃;配肺俞、厥阴俞、间使治疗胸胁胀满。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可炙。

(十八)天溪

【穴位位置】在胸外侧部,第四肋间隙中,任脉膻中穴旁开6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