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实用手册
48181800000037

第37章 内科疾病推拿按摩法(6)

坐骨神经痛大多继发于临近组织的病变,根据解剖部位不同一般可分为根性和干性两种坐骨神经痛。常见病因有外伤,坐骨神经炎,梨状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椎脊狭窄性肿瘤结核等。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侵袭,邪留经络,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气血凝滞,阻塞经络,终至腰腿疼痛。

【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痛以单侧为多,病侧下肢疼痛由腰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显“针刺”、“刀割”、“触电”样持续或间隔性疼痛。弯腰,咳嗽,喷嚏,大便时均可加重,坐骨神经痛点均阳性。

【中医辩证】

1.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病症多见于一侧下肢疼痛,由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放散,活动受凉后加重,承持续性钝痛,并有发作性加剧。疼痛可为烧灼和刀割样,常在夜间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

2.寒湿侵袭肝肾两虚除疼痛外伴麻木、小腿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舌苔白,脉沉或沉细。合并气滞血瘀者,屈伸不利,痛点固定不稳,触压更剧,舌质紫暗,脉多隐涩。

【推拿治疗】

让患者俯卧位,施术者用双手掌沿患者腰骶,臀部,大腿后侧直至脚跟进行推动约15次,从上而下沿此路线揉5-8分钟。然后点压肾俞,命门,八髎,承扶,殷门,承山,昆仑等穴。接着让患者侧卧,从京门穴沿足少阳胆经路线向下揉,直至悬钟,以环跳穴为主,揉3-5分钟。然后一手扶住患者髂嵴,一手拿住患者脚部,让患者屈膝髋,而后用力猛蹬三次,使患肢关节滑利。然后再推抚2-3次。最后让患者仰卧位,从胯关节往下推至足背5-7次,再用双手掌夹住患肢内外两侧对搓2-3次。然后术者一手拇指按居髎,中指按环跳,另一手持患者足部,让患者直腿慢慢抬高,以能忍受为度,然后屈胯,向后猛蹬3次。再点揉足三里,解溪等穴,治疗结束。每日一次,每10天为一疗程。

【预防与护理】

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腰椎间盘脱出压迫引起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故应尽量避免腰椎间盘病变,控制体内炎症,减少寒冷、潮湿诱因,注意休息、饮食,正确治疗用药,坚持按摩。

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的一种病症,轻则性欲减退,重则阴茎萎缩不举。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生殖器官的畸型,神经损伤,海绵体肌损害等之外,多数由于大脑皮层对勃起的抑制加强或脊髓中枢机能紊乱所致。神经衰弱,慢性腰痛及房事过多,青少年手淫可导致本病。

二、中医的病因病机

本病与肝肾有密切关系,主要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致,阳萎不举。

【临床表现】

表现为阴茎痿软或勃起不坚,同时伴有头晕目眩心烦,睡眠不安,腰膝酸软等。

【中医辩证】

证见性欲减退,阴茎萎而不举,或举而不坚,腰背酸痛,命门火衰,多见面色光白,腰酸足软,周身怕冷,食欲减退等;心脾亏虚者伴面色萎黄,消化不良,精神不振,肢酸无力;惊恐伤肾者,精神苦闷,胆小多虑,心悸失眠,精神易紧张。

【推拿治疗】强肾健脾,振萎,壮筋。

病人仰卧位,施术者站其旁,用手掌揉按小腹部数次,取穴气海、关元、蠡沟、三阴交,以点按为主,每穴半分钟左右。随后让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手掌揉按腰骶部数次,重点按摩命门、肾俞、次髎穴,每穴15分钟。自我按摩法则取仰卧位,空腹或食后2小时进行,腹部裸露或穿背心,用双手进行按摩,双手掌与四指伸开,稍屈成竹耙状,沿着腹部由剑突部向耻骨联合部推动,由浅至深、由轻到重循序渐近,每次默数100下。再用左右手掌由两肋部向脐部推动50次。然后用双手掌相对搓捻阴茎100次,如同搓麻绳一样。最后用手指揉捻睾丸100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与护理】

正确健康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原发病。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大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以青少年较为多见。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本病是因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失调破坏了神经活动的正常规律引起的。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以神经精神因素为主,如因陈旧性环枢椎半脱位或精神创伤及长期紧张、疲劳等因素,均可引起过度兴奋与迅速疲惫而诱发本病。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五脏之神不得安守为主症,并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躯体症状,肝郁化火,脾虚,心肾两虚,肝肾阴虚引起心神失养、元神之府大脑运作失调。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繁多,病状参差不齐,但总以易疲劳为主症,特别对脑力劳动耐受力差,头痛、头昏,午后重,时好时坏,或时轻时重;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不实,多梦,易醒等现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性机能低下为主,表现阳萎、早泄、月经不调,也可有胃肠道消化不良,心悸、焦虑、出汗等症状。

【中医辩证】

1.肝郁化火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烦急易怒,失眠健忘,多梦,肌肉有时麻木、震颤,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脉弦,舌红。

2.心脾两虚心悸,乏力,进食少无食欲,精神不振,萎靡易倦,舌质淡,边上有齿痕,脉沉细弱。

3.肝郁脾虚情绪低落,失眠,多疑,眩晕,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胸肋满闷,腹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弦细。

4.肝肾阴虚型五心烦热,盗汗,心悸,腰酸腿软,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惊恐,健忘,虚烦不眠,舌质红或舌光白,少舌苔或剥舌苔,脉沉细。

【推拿治疗】镇静安神,补益心肾。

病人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旁,用手掌在腹部作左右横向的推揉20次。用一手掌根点揉中脘,另一手掌根点揉关元,两手互相配合,一起一伏,交替按压20次,动作要缓慢,其力达深层。然后站于患者头顶侧,用双手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约20次,揉眉弓20次,用手指揉侧头部约20次,点百会,风池穴。再让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手掌揉背部腰部20次,点按膏肓、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然后双手按拿下肢后侧,点按承山、太溪、涌泉穴,治疗结束。每日一次(重者可三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停3天。

【预防与护理】

嘱患者如何应付应激并保持乐观的情绪,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改变不良的个性特点,配合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坚持按摩,达到病愈。

癔病(歇斯底里)

本病有明显的精神因素,由于重大生活事件、强烈的内心冲突及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导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而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发病原因大多是大脑皮层遭受过度刺激,导致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而发病。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此病属中医“郁证”“软证”“脏躁”之范畴,痰火上扰清空,元神之府大脑功能紊乱而致。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精神障碍和躯体机能障碍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