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48217700000021

第21章 社交中的心理战术——掌控和影响身边的人

互惠战术: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一个人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动物。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有了互惠原则:当他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回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他人也做出相应的友好姿态。否则,我们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2005年4月,某国不顾美国当局的强烈谴责,以压倒性的投票同意一位前世界象棋冠军、同时也是逃犯的鲍比·菲舍尔加入该国国籍。是什么样的国家甘冒与世界强国断交的风险,也要保护一名公开为9·11劫机犯说话的逃犯?是伊朗?叙利亚?还是朝鲜?

其实以上3个国家都不是。那个通过国会匿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给予鲍比·菲舍尔本国国籍的,是向来与美国保持亲密盟友关系的冰岛。世界上这么多国家,为何单单是冰岛敞开怀抱接受了鲍比·菲舍尔,特别是在他违反美国法律、在前南斯拉夫赌了一场500万美元的象棋赛后?

要弄清答案,我们需要先来回想一下30年前那场著名的象棋大赛——1972年的世界象棋冠军赛。当时,菲舍尔作为挑战者,挑战卫冕冠军——前苏联象棋大师鲍里斯·斯帕斯基。历史上没有哪场比赛能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地对这场比赛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处于冷战巅峰的当时,该比赛被称为“世纪之战”。

奇怪的是,菲舍尔并未出席在冰岛召开的比赛开幕式。几天后,因为菲舍尔提出了诸多主办方不可能满足的要求,如禁止电视转播,30%的收视收入归自己,人们开始怀疑这场比赛是否能按约举行。菲舍尔的职业生涯与私生活正如他的行为一样,处处充满矛盾。

最后,在比赛奖金翻倍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劝说下,菲舍尔终于飞往冰岛参加了比赛。这场赛事在国内外的报纸上被大肆报道,小小的冰岛也因此为世人所熟知。事实上,冰岛之所以忍受饱受争议的菲舍尔,用他们当地媒体的话说,是因为“他让冰岛在世界地图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冰岛人民显然把这看作是菲舍尔送给他们的一份厚礼。这份厚礼重到冰岛人民在30年后仍铭记于心。

一位冰岛外交部人员表示:“30年前菲舍尔对这里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至今还铭刻在心。”尽管许多当地人并不认为菲舍尔讨人喜欢,但他们还是接纳了他。对此,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说,冰岛人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用提供庇护的方式来报答菲舍尔先生。”

这件事点出了互惠原则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它使人们想要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促使人们用公平的方式对待日常生活、工作和亲密朋友,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丹尼斯·里根教授还做过一个关于互惠原则的经典实验。他让乔(实验人员)化装为奖券销售员,并在正式销售前先发放免费可乐给顾客。结果他们发现,事先获得免费可乐的顾客,后来购买彩券的张数比未事先获得免费可乐的人要多两倍。

尽管赠送免费可乐和推销彩券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乔向顾客兜售彩券时也并未提及免费可乐的事,但顾客还是记住了他先前的好意,并愿意与他礼尚往来。

此外,这个实验还说出了为何有些冰岛人不喜欢菲舍尔,但还是会接纳他的原因。实验表明,尽管让人喜欢和让人认同之间有紧密联系,但对那些获赠可乐的顾客来说,是否喜欢乔并不是他们是否会购买彩券的参考。也就是说,那些拿了免费可乐的顾客,不管喜不喜欢乔,购买的彩券数量是一样的。这表明由受人恩惠产生的亏欠心理,比对那人的喜欢程度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

可见,互惠原则的持久力和凌驾于喜欢原则之上的效力,即使不能产生近期效益,人们也会乐意给别人施以巨大帮助。

社会经验和道德因素告诉我们,最好先为他人提供帮助或向他人妥协。如果我们帮助过某位队员、同事或熟人,就等于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种负债感,促使他们将来回报我们;帮助上司也会让他们心存感激,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他们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此外,如果员工想早点下班去看牙医,作为经理最好也网开一面。这种做法其实是种投资,员工会找机会还这个人情,也许日后他会主动要求加班帮你完成某个重要项目。

然而,人们寻求帮助时通常会这样问“这里有谁能帮我呢?”其实,这样的话是目光短浅的。我们建议你先问问自己:“我可以帮助谁?”因为互惠原则的原理是,先提供帮助给他人带来的社会责任感,令你的请求收效更好。当你主动帮助他人时,别人就会觉得有责任回报你。

此外,如果管理就是组织队员朝一个目标迈进,那一个互相帮助过的团队,比如某些人曾从同事那得到过有用的信息、或是得到过同事的认同、又或曾有同事曾聆听过自己的苦恼,那这样的搭配组合对完成目标会很有帮助。

同样,当我们为他人提供过帮助后,那些受过帮助的朋友、邻居、搭档甚至孩子会更有可能在日后认同我们的请求。

最后,我们要记住: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几乎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和喜欢另外一个人。被别人接纳和喜欢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承认和支持别人。一般地,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他们;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厌恶他们。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倾向,都要求人际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并力图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解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照镜子定律:从别人脸上读自己的表情

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

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这个小镇,看到了老人,停下车打开车门,问老人:“老先生,请问这个城镇叫什么名字?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我正在寻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说:“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陌生人说:“他们都是一些毫无礼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里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没有快乐可言,这正是我想搬离那儿的原因。”

听了这话后,老人说:“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这个镇上的人和他们完全一样。”陌生人听后怏怏地开车离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陌生人来到了这个镇上,也遇到了这位老人,他向老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

老人也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他:“你现在居住的镇上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里的人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那里。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和以前一样好的小镇。”

老人说:“年轻人你很幸运年轻人!居住在这里的人跟你以前的邻居完全一样。你会喜欢他们的,他们也会喜欢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人就像照镜子,看到的都是自己。你喜欢别人,别人也会喜欢你;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你。这好像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还是让我们来看个真实的事例吧。

联合国的一位亲善大使去了非洲的一个国家回来以后,就宣称那里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板着一张脸,计程车司机态度恶劣,餐厅侍者傲慢无礼,市民不耐烦且有敌意。

后来,这位亲善大使偶然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于是下次再去那个国家时,他决定一路挂着笑容。结果他竟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海关人员、计程车司机、侍者??人人都是脸挂笑容、亲切友善。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态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谁都希望遇到的是天使般热情善良的人,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快乐,害怕与冷漠凶恶的人打交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天使和魔鬼同在。有时候,善良的天使也可能会变成魔鬼,而凶恶的魔鬼也可能会变成天使。那么,我们该怎样使自己多遇到一些天使而少遇到一些魔鬼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把别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会遇到魔鬼。这个经验绝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

曾有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巧妙的实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参加者给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诉第二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

结果,第一组的参加者很难与那位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而第二组的人与那位女士的交谈非常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人要长。问题出在哪呢?道理很简单,第二组的参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是一个幸运的“天使”,把她看作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往,而第一组则相反。

把别人想象成魔鬼,遇到的当然是魔鬼;把别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会遇到魔鬼,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怎么看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看待你。否则,对方就会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对别人有一种消极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势必会无意识地流露出来,并或多或少表现在你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上。对方在觉察到你发出的信息后,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有人曾经这样说:你对别人的态度和别人对你的态度事实上是一样的,我们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

在生活与工作中,常有人抱怨说环境或周围的人与自己不融洽,所以就想借着换个工作环境或结交新的朋友,来改变尴尬的境遇。但是他们却很少反省:自己人际关系的不顺畅或职场的不如意,究竟是自己的因素还是别人的因素造成的呢?

如果原因是出在自己身上,唯有改变自己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否则,不断地转换工作或认识新朋友只是对生命的浪费,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裨益。一个能够时刻鞭策自己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模仿战术: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在美国,许多侍应生发现,如果客人点餐时每说一句话,他们能立刻重复一遍,客人就会给更多的小费。然而,也有不少的侍应生在客人点餐完毕后,要么淡淡地应一句“好的”,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说就走了。

显然,与后面那些侍应生相比,客人更喜欢积极的、会重复订单的侍应生。因为这样不会让人担心自己点的奶酪三明治,送来时却变成了炸鸡汉堡。调查显示,按上述方法复述客人点餐的侍应生,收到的小费比平时高出70%。

为了证实这一现象,瑞克·冯·巴伦教授曾做过实验,发现事实确实如此。只要侍应生能逐句复述客人的点餐,不用多加解释,不用点头示意,不用说“好的”,就能收到更多小费。

为什么模仿他人行为就能得到慷慨对待?也许这和我们潜意识里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关。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下意识里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他们是在行为上、观点上、兴趣爱好上,还是生活方式上与我们相似,又或者仅仅是共处于同一个区域,这些都会使我们对他们心存好感。

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实际的相似性与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联系的,而且前者往往决定后者。

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等。

许多研究都表明,相似性与喜欢之间有直接联系。受试者认为,人越是与自己相似,自己便越是喜欢这个人。在一个研究中,研究开始时那些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结束时都成为了好朋友。

但是,人们在早期交往中,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往往显示不出来,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因素的作用便突显出来,甚至超过其他因素。

心理学家对相似性原则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相似的人肯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着正强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则起着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过程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喜欢相似的人。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相似性影响吸引是由于它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人们通常重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所以对拥有同样特点的人会产生好感。

不管心理学家做出什么解释,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掌握了这个原理,我们要取得别人的好感就有捷径可走了。我们只需要模仿他人的行为就能增进情感,并能巩固当事双方的关系。

在某个实验中,研究者安排两名人员做简短的接触。其中一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对另一人的行为照葫芦画瓢。如果另一人双臂交叉地坐着,还不时用脚轻敲地面,研究助理也要完全照做。同时,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研究助理不必模仿对方的行为。

结果显示,实验对象更喜欢模仿自己行为的助理,并且认为与她接触很愉快。

赞美战术: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赞美是一种让身边人喜欢你的好方法。

美国第三十届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就是一个喜欢运用“赞美”技巧的人。刚上任时,柯立芝聘了一个女秘书协助他。这个女秘书虽然既年轻又漂亮,但是工作却屡屡出问题,不是字打错了,就是时间记错了,这给柯立芝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有一天,女秘书一进办公室,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称赞她的美丽。女秘书受宠若惊,要知道总统平时是很少这样夸奖人的。柯立芝接着说:“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样,办得很漂亮。”

果然,女秘书的公文从那天起再也没有出现过错误。一个知道来龙去脉的参议员好奇地问柯立芝:“你这个方法很妙,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微微一笑,说:“这很简单,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都会先涂上肥皂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不会觉得疼痛,我不过是灵活运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每个人都爱听奉承话,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在赞美的作用下,即使是批评的话听起来也不会那么刺耳。任何一个人在听到你对他真诚的赞美后,都会对你产生好感。你不仅可以赞美同事、下属,也可以赞美谈判对手、合作伙伴。

华克公司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预定于一个特定日期之前在费城建立一幢庞大的办公大厦。一切都照原定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大厦进入完工阶段时,突然,负责供应大厦内部装饰用的铜器承包商宣称,他们无法如期交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幢大厦都不能如期交工,那么公司将承受巨额罚金。

长途电话、争执、不愉快的会谈,全都无效。于是杰克奉命前往纽约,当面说服铜器承包商。

“你知道吗?在布鲁克林区,有你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个人。”杰克走进那家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之后,立刻这么说。

董事长很吃惊地回答:“不,我并不知道。”

“哦,”杰克说,“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车之后,在查阅电话簿找你的地址时发现在布鲁克林的电话簿上,有你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长说。他很有兴趣地查阅电话簿。“嗯,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姓,”他骄傲地说,“我这个家族是从荷兰移居到纽约的,快有200年了。”一连好几分钟,他都在说他的家族及祖先。

当董事长说完之后,杰克就恭维他拥有一家很大的工厂。杰克说他以前也拜访过许多同一性质的工厂,但跟他这家工厂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我从未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铜器工厂。”杰克说道。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经营它,”董事长说,“我对它感到十分骄傲。你愿不愿意到工厂各处去参观一下?”

在参观活动中,杰克又恭维董事长的组织制度健全,并告诉他为什么他的工厂看起来比其他的竞争者高级,以及好处在什么地方。杰克还对一些不寻常的机器表示赞赏,结果这位董事长宣称那些机器是他发明的。他还花了不少时间向杰克说明那些机器的操作程序,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有多么良好。

最后,这位董事长坚持请杰克吃中饭。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到目前为止杰克根本没有提及此次访问的真正目的。

吃完中饭后,董事长说:“现在,我们谈谈正事吧。自然,我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相会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带着我的保证回到费城去。我保证你们所有的材料都将如期运到,即使其他的生意会因此延误我也不在乎。”

杰克未开口要求,就达到了他此行的目的。那些器材及时运到,大厦就在契约期限届满的那一天完工了。

人们特别喜欢听奉承话,赞美别人、恭维别人能让你轻松达到目的。所以说,学会赞美,你将无往不利。

立身战术:“请君入瓮”的技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

在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斯大林不仅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还一怒之下把他赶出了大本营。

不久,基辅果然遭到德军的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对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不过,同样任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里也夫斯基,却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提出的正确作战计划。

为什么斯大林唯独听得进华西里也夫斯基的建议呢?这要归功于华西里也夫斯基别致的进言策略。

在斯大林与华西里也夫斯基闲聊时,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奇妙的是,往往等他走了以后,斯大林便会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陈述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

再看看华西里也夫斯基本人,他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并且也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这样一来,自然不会有人想到这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认为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计划。

华西里也夫斯基在军事会议上的进言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讲3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前后重复、没有条理、声音含混。因为他的座位靠近斯大林,所以只有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思。

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说了两条错误的意见。这会儿,他来了精神,条理清楚、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好像非要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罢休。这往往使在场的人心惊胆战。

等到让斯大林定夺时,斯大林自然首先批判华西里也夫斯基那两条错误的意见,批判得是痛快淋漓、心情舒畅。接着,斯大林再逐条逐句、清晰明白地阐述他的决策。

斯大林当然完全不像华西里也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的就是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意见。当然,那些意见是经过斯大林加工、润色了的。不过,没有人追究斯大林的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来,华西里也夫斯基的意见也就移植到了斯大林的心里,变成了斯大林的东西,因而得以付诸实施。

事后,曾有人嘲讽华西里也夫斯基神经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不让斯大林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对这种评价,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只是有一次,他对过分嘲讽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我的意见也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前线将士少流血、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

在这里,华西里也夫斯基运用的就是一种潜智慧,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

最巧妙的欺瞒,是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受欺瞒者自认为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他们不过是一个傀儡。

知觉对比:学会调控他人的预期

向别人借钱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个难题,然而如果能够巧妙运用“知觉对比”,你就会发现它比你想象的要容易的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比影响人们的认知。

试想一下你找朋友借100元钱的情景。你如果这样问:“嗨,老朋友,借100块花花吧?”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借钱干什么,我还缺钱呢!”

可是,如果换种说法:“老朋友,我最近手头很紧,借1000块钱给我救急,行吗?”

“什么?我哪有那么多,我也正用钱,只能借你100!”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的一项实验吧。查尔迪尼在实验中先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大学生们断然拒绝了。

随后,查尔迪尼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这次有50%的人接受了。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接受了。

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也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被直接提要求的大学生中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当把这个要求放在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之后提出时,就会有50%的人接受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首先,第一个很大的要求与后面一个小一点的要求形成了对比,让人更容易接受那个小一点的要求;其次,当一个人拒绝别人后,心里总会有一种歉意,而此时你再提出另一个请求,作为对你的让步做出的回应,他也会做出相应的让步。这就是知觉对比原理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现在我们又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在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且被他拒绝的要求后,接着再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就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

许多人正是利用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当他们想让别人为自己处理某件事情时,往往会先提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且怀有一定的歉意时,再提出自己真正要让对方办的事情。由于前面的拒绝,人们往往会为了留住面子而接受随后的要求。

南风战术:没有人能够拒绝温暖的力量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在风的家族中,北风和南风一直较劲儿,它们都觉得自己比对方厉害得多。有一天,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刮来一股凛冽的寒风,想通过风力把行人的衣服吹掉,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比先前更紧了。稍后,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似乎感觉到了春意,先是解开了纽扣,继而又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想使行人脱掉大衣,但方法不一样,结果也大相径庭。

生活中的复杂与精彩,不仅在于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问题,还在于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去获取别人的认同与尊重。跟人打交道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复杂在于人的思维既有无法掌控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排他性。就如我们每个人对待人心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一样。起起浮浮中我们看到的正面与背面,是有差异与差距的脸孔。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当你认可了这个人的存在时,才有可能认可这个人所做的事。这就是人,一种很奇怪的思维方式,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心态,无论从整体还是个体,人的心都是在矛盾困惑挑剔中成长的,也在彼此炫耀、较量中学会了取舍与生存。

人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除了学会宽容、感恩与真诚的赞美以外,我们不可能在这里面找到别的内容。宽容是一种很温柔而又让人感觉舒适的为人处事方式,而赞美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语言,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

阿什法则:越是躲着问题,问题越会揪着你不放

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其实,承认现在的处境,才是解决好问题的第一步。出现问题,就找拒绝接受事实的借口,不禁会让个人产生无力和厌烦感。与其回避不容回避的问题,不如承认问题之所在,以期处置。这种处事原则被称为“阿什法则”。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斤斤计较,而是尊重他人的意见,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美国著名顾问尼一韦经常会接待向贺华勃及罗克法芮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并很妥善地帮助他们解决所咨询的、难处理的事件。一次,尼一韦想邀请著名的阿丝狄夫人参加即将在纽约动工的阿斯托尼亚大饭店的奠基典礼。“不行,”阿丝狄夫人说,“此事恕我不能遵命,你们之所以需要我,只是让我为你们旅馆做广告而已”。

但尼一韦的话却使她大吃一惊,“夫人,的确如此,”尼一韦接着说,“然而,你也不会一无所获的,你也可以借此接近广大群众。因为,这个典礼将由广播电视向全国转播。”后来他又向她声明,他们并不希望她发表什么演说,只是要她到现场露一下面就行了,并且反复强调了此举的意义。最终阿丝狄夫人答应出席他们的奠基典礼。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尼一韦能使阿丝狄夫人答应的真正原因,在于一开始他就使夫人感到了自己出其不意的让步。阿丝狄夫人说:“他们需要我做广告,这是我不愿意的。然而,他却坦白地承认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他表示出了让步。”接下来尼一韦迎合阿丝狄夫人的心理去劝说,结果他成功了。

对于一般人来讲,在对立的交谈中,不肯轻易向当事人立即承认问题,这完全是“自尊心”与“习惯性防卫”在作怪。

在深层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如何降低习惯性防卫。比如减少防卫反应对情绪上的威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以及建立破除防卫心态的信心。一般来说,有才干的人,往往能在无形之中消除种种反对意见,然而,一旦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他们首先是倾听对方诉说,并且向对方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及尊重他们的意见,然后再陈述解决的办法及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急于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或是愚蠢的,那么我们自己也做了件傻事,其结果只能是使他们坚持己见。如果我们对他们表示出应有的尊敬和同情,了解他们的真实企图,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出他们有可能步入的误区,我们就比较容易使他们来迁就和尊重我们的意见。

刺猬定律: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刺猬是一种全身披着刺的针毛动物,通常群体而居,自成一个小团体。西方有一种刺猬定律:每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会彼此靠拢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如果它们相互距离太近,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但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又达不到相互取暖的效果。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彼此刺伤。

在职场上,也有所谓的“刺猬定律”,我们称它为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认为与别人的交往越亲密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注意保持距离,把握分寸,就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

在目前的企业中,最可怕的“职业病”莫过于人际关系濒临破裂,以及严重压力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几乎每家公司的人事经理都表示,上班族人士由于同事间纠纷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把“刺猬定律”运用到领导与部属、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保持互不伤害的适当距离,达到共存共处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这样做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会让人产生“距离美”的感觉。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好朋友之间也应当注意保持距离。

朋友间相处,也需要有一些空间,太过亲近,不小心忘了分寸,口无遮拦,会造成彼此间关系的紧张。另外,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接受不同的教育,时间一长,即使再亲近的朋友,也难免会出现问题。感情往往是最脆弱的,太过疏远难免淡漠,太过亲密难免疲惫,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保持和谐。

就算是关系最亲密的夫妻,相处的时候也需要有些距离,要有属于个人的空间。人们常把夫妻比作两个相交但又不完全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夫妻共同的世界,两人在这儿尽享亲密和温馨;不交叉的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这里有丈夫和妻子不同的色彩甚至隐私,任何恩爱夫妻都不能因亲密无间而慷慨地全部让出,也不能因一时的矛盾而无限地扩大自己的空间。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感情容易滋养人心,也会轻易伤害人心,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痛对方。

留出距离就是给彼此的感情腾出一个足以盛放的空间。为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因为远方的距离承载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多的牵挂,距离换取的是更多的珍惜而不是摩擦。

踢猫效应:我的心情,我做主

毕先生对公司的事务不满意。他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在会上说:“同仁们,现在我们必须振作起来。你们有人上班迟到,有人下班早退,甚至没有对工作的神圣责任感。现在,我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重整一切。从现在开始,我将早到迟退。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好处理工作,并尽最大的努力,就会有一个很有前途的公司出现。”

毕先生的意图是好的,但是几天以后他就迟到了。他在乡村俱乐部吃午餐的时候,看报看得太入迷了,以至忘了时间。他看表时,几乎把咖啡杯摔掉,他叫道:“啊!我的天,我必须在5分钟内赶回办公室。”他跳起来,冲到停车场,急忙跳进汽车内把车开走。他在公路上时速90英里,车几乎飞了起来,因而被交通警察开了超速行驶的罚单。

毕先生真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抱怨说:“今天真是活该有事。我是一位善良、守法、按时纳税的公民,这个警察居然跑来给我一张罚单,他该做的是去抓罪犯、小偷与强盗,不应当找纳税公民的麻烦。我汽车开得快并不表示不安全,真是可笑。”他回到办公室后,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就把销售经理叫进来会谈。他很生气地问阿姆斯单的销售案是否已经定案了。销售经理说:“毕先生,我不知道在哪儿出了差错,我们丢掉了这笔生意。”

现在,你就可以想象出毕先生是多么烦乱了。他愤怒地对销售经理说:“你知道,我已经付你18年薪水了。在这期间,我是靠你来争取生意的。现在我们终于有一次机会做笔大生意,它能使我们扩大生产线,而你到底做了什么呢?你把它弄吹了。朋友,让我告诉你,你最好把这笔生意争取回来,否则我就开除你。你在这里待了18年,并不表示你有终身雇用合同。”啊!他真是太烦乱了。

再看看这位销售经理的情形吧。他走出毕先生的办公室,气急败坏地抱怨说:“真是没事找事,18年来我一直为公司拼死拼活地卖力,我负责所有的生意,公司靠我才经营得下去,公司少了我就会停顿。现在,仅仅因为我失去一笔生意,他就恐吓要开除我。真是岂有此理!”

销售经理回到办公室后把秘书叫进来问:“今天早上我给你的那5封信打好了没有?”她回答说:“没有。难道你忘了,你不是告诉我先做客户资料吗?所以我一直在做那件事。”销售经理气得火冒三丈,“不要找任何卑鄙的借口,”他指责道,“我告诉你,我要这些信件赶快打好,如果你办不到,我就交给其他人去做。你在这里待了7年并不表示你有终身雇用合同。这些信今天必须寄出去,否则你就给我走人。”啊!他也变得烦乱了。

请再看看这位秘书的情形。她关上销售经理办公室的门后,抱怨道:“真是烦透了。7年来我一直尽力做好这份工作。几百小时的超时工作从未给过加班费。我比其他人做得都要多。我使公司团结在一起,现在就因为我无法同时做两件事情,他就恐吓要辞退我。真是岂有此理!”

她走到接线生那里说:“我有一些信件要你帮忙。我知道这并不是你分内的工作,但你除了坐在那里偶尔听听电话以外,并没有做什么事。这是急事,我要这些信今天就寄出去。如果你无法办到,最好让我知道,我会叫别人做。”啊!她也变得烦乱了。

请再看看接线生的情形吧。她大发脾气,“这真是从何说起,”她说,“我是这里最努力的职员,且待遇最低。我要同时做4件事,而他们却在背后喝咖啡、聊天。每次他们进度落后时,总要找我帮忙,真是不公平。要我帮忙还用这种态度,真是开玩笑。如果没有我,公司的事情早就停了。再说他们也没有办法用两倍的薪水找到任何人来接替我的工作。”她把信件打出来了,但是她做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回到家时怒气仍未消,进了屋子,猛地关上门。可是令她更加恼火的是,她12岁的孩子正躺在地板上看电视,而且他的短裤破了一个大洞。在极度愤怒之下,她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放学回家后要换上你的游戏服。我供养你,送你到学校念书,还要做全部的家务,已经被折磨得要死。现在,你必须到楼上去。今天你的晚饭就别吃了,以后3个星期不准看电视。”啊!她也变得烦乱了。

现在,再看看她12岁儿子的情形。他走进自己的小房间说:“真是莫名其妙。我正在替她做些事情,但是她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约就在这时候,他的猫走到了他前面。他狠狠地踢了它一脚,并说:“你给我滚出去!你这臭猫。”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是无力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身边的人。对待自己冷静一点,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宽容一点、和气一点。放自己的心情一条平和的路,烦恼就不再整天跟着你,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