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战术:好习惯是强化出来的
在习惯的支配下,惯性的力量不仅能影响你未来的走向,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本能。
有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枪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所有的猴子在一次次惩罚的强化下,明白了那些香蕉是拿不得的,拿了就要被惩罚。后来,人和高压水枪都不再介入,笼子里的猴子还是不敢去拿香蕉。猴子寻找食物的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反而消失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强化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就会消失。“强化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还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
例如,每个人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习惯是在父母或他人无数次的强制和纠正下才得以养成的;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名,市民的自律习惯更是让人称赞,但你可能不知道,当时这些习惯的培养甚至动用了警察、监狱等“武器”。
所以,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地强化。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那么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本能地使用强化定律。有时候,他们会本能地通过强化某些行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为来训练他们的父母。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当一位母亲教训女儿时,年仅5岁的女儿会说:“妈妈不再爱我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母渴望表达爱。因此,他们利用了这个微妙的细节来消除父母的惩罚行为。这样做的孩子通常能够取得成功。
当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地方时,比如迪斯尼乐园,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令父母非常满意的行为:他们会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企图,其目的在于强化或奖励父母带他们出去玩的行为。
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居然能够熟练地操纵他们的父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为。
作为父母,一定要确保自己在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处于控制地位,可别让你的孩子反过来操纵你。
在孩子以“你不爱我”为理由企图逃避惩罚时,你应该比孩子更清醒地认识到,你爱你的孩子,惩罚他并不意味着你不爱他。你可以告诉他:“我在任何时候都爱你。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你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失望。你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能改。你要明白,不管你做多少错事,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实验证明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消失。
暗示战术:“小人物”也有大自尊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命令的效果好。
在心理咨询和教育中也最好尽量少用命令方式去提出要求。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亲密,但对孩子说话也不能随随便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应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若能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它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它们都睡觉了,它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它。。。。。。”
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上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的大树。家庭尊重之于小孩,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教育孩子时恶言相向是一种极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所以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巧妙的运用含蓄的表达,也许效果会更好。
自然惩罚法则: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物品,总是会弄坏一些东西,一次他又把椅子弄坏后,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摔东西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一天,因为妈妈没有买他想吃的东西,不仅把一件新玩具摔坏了,还把一本书撕烂了。妈妈更是“强硬”,马上宣布一个月之内不再给他买新玩具和书,若他没有改正自己的行为则继续延长时间。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不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让风日夜吹向他,不用担心他因此而伤风,伤风比起漫不经心的坏习惯要好得多。
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使他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
8岁的约翰上学时常常忘记带午饭,每当这时,他就打电话要求妈妈到学校给自己送饭。约翰的妈妈是一位会计师,工作很繁忙,约翰的坏习惯使得她深受其害,经常被打断工作。
为此,妈妈多次找约翰谈话,但无论是苦口婆心说道理,还是打骂,收效都微乎其微,约翰照旧记不住带饭。
偶然间,约翰妈妈去听教育指导专家讲课时,听到“自然惩罚法”这一新的教育理论。约翰妈妈决定试试这个方法,让孩子自己尝尝犯错误的结果。于是,妈妈找约翰谈话,认真地告诉他:“约翰,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妈妈工作很忙,不能总是给你送饭到学校。如果你下次还是忘记带饭,你应该自己对此负责。”
约翰答应得很痛快。但是第二天,约翰还是忘记了带饭,他习惯性地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忘记带饭了。你给我送来好吗?要不我就得饿肚子了。”
妈妈说:“我们已经说过了,约翰,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妈妈很忙,没空过去给你送饭。”
约翰继续跟妈妈磨,但是这次妈妈很坚定。她和蔼而坚决地拒绝了约翰的要求。
约翰没办法,只好饿着肚子。整整一下午,约翰都在忍受饥饿的折磨。
晚上回到家后约翰很生气,妈妈决定不安慰他,让他自己好好想想。体验到自己因忘带午饭而忍受饥肠辘辘的滋味,约翰虽然不是很开心,但自此以后,妈妈发现,他真的很少再忘记带午饭了。
让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直接体验到后果,父母不对此加以评论和指责,效果会更好。
梦想法则:让孩子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童年是梦想的故乡,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童年是多梦的季节,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梦想,这样,梦想的种子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许多年以前,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尽管这些幻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有些孩子的梦想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为这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
孩子天生都有梦想,童年是多梦的季节。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面对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会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他们不明白,正是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变为实际。
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梦想就像人体成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缺少它,大脑的营养就跟不上,思维就会迟钝,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以梦想,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尊重战术:自尊是人生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
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一群刚刚入园的孩子横七竖八地坐在图书馆的地毯上,等待着接受他们人生的第一课。
一位老师微笑着问他们:“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拿出一本书,讲了个很短但很优美的童话。然后她告诉孩子们说:“这个故事是一个作家写的,就在这本书里面,你们长大后,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现在哪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站起来,用幼稚的童声讲道:“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这时,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在桌子上摊开一张非常好的纸,并开始很认真、工整地记录着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
“下面,”老师又说,“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他仔细地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虽然画得很不像样子,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最后,老师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这份作品装订在一起。并在封面上写下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举过头顶:“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自尊是人生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尊重法则”。
研究显示:与9个月至3岁的幼儿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彼此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里,孩子的智商会比别的孩子明显高出很多。
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陪养他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的。要让孩子知道,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以后就无法更好地战胜挫折。
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而且父母也会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这种教导要从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经历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家长不免有些心疼,但这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也是必须独自承受的,因为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药!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景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关键是要顺其自然,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明白生活有苦有乐,还孩子以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认识挫折,经历挫折,从而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超限效应: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在滔滔不绝,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经常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孩子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这样,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反而被压抑,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使孩子的反抗心理高亢起来。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
总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的超限效应。“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期望战术:像海鸥一样
有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他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时,同桌很轻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困惑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差?”
妈妈明白,儿子的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但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没有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聪明。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儿子想要的答案。
妈妈也不想说一些话来应付孩子,比如,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你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因为她知道,像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却一直在默默努力的孩子,平时活得已经够辛苦的了。所以妈妈决心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的学业一直在继续,虽然他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他一直刻苦努力,因此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也一直在提高。为了鼓励儿子的进步,妈妈决定带他去看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妈妈知道了该怎么回答儿子多年来的问题。
妈妈和儿子坐在沙滩上,海边停满了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是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同样,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因为努力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父母不但对有天赋的孩子应抱着良好“期望”,就是对那些天赋不高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丧失信心,也要给以良好的“期望”。要改变对孩子的不良印象,形成良好的印象,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孩子,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最终也会让父母满意。
作为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孩子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使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这样,孩子就会确立一种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乐意为实现这种良好形象而做出艰苦努力,把自己潜在的天赋变为现实的才能。
因此,为了使你的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你的孩子得到进步,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吧!让孩子在你积极态度的指引下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