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48408900000005

第5章 书卷多情似故人,词解心中意(1)

温故知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论语》

春秋时期,鲁国为了兴国强邦,特意制定了一项策略,如果遇到鲁国人在外为奴,可以拿钱为他赎身,为之赎身的花费可由国家报销。因为这样的举措,使数以千计的鲁国人得到了自由,返回乡里重新开始耕作。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在帮一奴隶赎身以后,当众撕毁了赎身票据,表示不愿增加国家负担。子贡本以为孔子会因此表扬他的道德高尚,没想到反而遭到了孔子的斥责。孔子说:子贡的这种做法看似道德高尚,实际上却是将国家制定的让国人返乡的仁政逼入了死角。因为你擅自提高了道德的标准,让想为别人赎身的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难以承担赎买费用,又要以去报销为辱,于是只有干脆不去赎买奴隶了。

这是《论语》中的一个故事,它将道德与仁政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白,即拔高道德标准,会使得道德被边缘化。这种睿智的故事在《论语》里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多,即便放到今天依然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好故事,对今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启发和影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它首创语录之体,事实上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在这本书里,作者们以生动简洁的笔触,忠实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是儒家经典智慧的集大成者。

笔间波澜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解读,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从《论语》里有人看见了政治思想,也有人看出了道德观念,还有人看出了交友原则。这也是《论语》之所以具有无穷魅力的原因。事实上,《论语》里最出彩的,应该是其中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了为人处世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告诉人们要正直磊落;“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中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不正好是我们如今很多人缺乏的吗?“吾日三省吾身”又体现了儒家追求完美,注重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等等。这些以“仁”为本的做人品格和处世态度,在今天看来,恰好是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基础。所以重温《论语》经典,意义非凡。

角色互换,将心比心——《孟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游说之风非常盛行。很多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

一次,孟子对宋国句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君主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句践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困穷失意时不离开仁宅义路,显达得意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把恩惠施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济天下。”

以辩论的形式来反映治国修身的道理,是《孟子》惯用的手法。《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书中主要反映了孟子的思想。该书主要探讨了个体、社会、天人问题,分别回答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天的关系。孟子追求的个体人格的完善、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个体、社会、天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它们是《孟子》一书的主要内容。

笔间波澜

与《论语》不同,《孟子》在提出“修齐治平”的观点后,进一步提升了“仁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君民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种仁爱,不仅拉紧了彼此的情感纽带,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纠纷和摩擦。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喊着人际关系难处理,其实是我们对别人关心太少,缺少真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中体会角色的互换,在做事情时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就不会整天只想着自己,处处计较个人的得失。

敞开心扉,摘掉人心的面具——《诗经》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可能是“投桃报李”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了。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受到别人的惠赠,可能是赠予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了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报之——拿出随身携带的贵重的美玉相赠。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成语都来源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

笔间波澜

《诗经》与以往民间流传的诗歌有所不同,它很少幻想和虚构,而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直接反映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自然,淳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尚且可以做到如此真实,我们的生活也未尝不能做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觉得社会过于复杂,害怕受到伤害,不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人看,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拒绝虚假。当我们尝试着敞开心扉,将那层把别人隔于千里之外的面具拿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本身并没有过多的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为达梦想须努力至极——《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争夺霸权。楚怀王很器重屈原,但是屈原的主张却屡屡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后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着生命危险进王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遵守与秦王的约定,如期赴会,但是一到秦国,他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军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异乡和郢城被秦军攻破的噩耗后,悲痛万分,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的尸体淹没在了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之中,可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楚辞》中读出诗人当时的情怀。楚辞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它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笔间波澜

现今社会,很多人把屈原看作“愚忠”的代名词,认为他直言进谏,就是不懂得怎样迎合上司,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的投江,也是因为顽固不化,不懂得变通。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我们学习屈原,是因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尤其侧重于后者。尽管历经波折,精神上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可是他却能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不放弃,并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这是屈原精神中最难能可贵的。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也许早已远离了颠沛流离,也无法切身感受国破家亡的苦痛,但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坚持对真理的信念,却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于心的。

回首往事,不过红尘一梦——《红楼梦》

曹雪芹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曾祖曹玺曾经得到康熙帝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江宁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织造是专替皇族办服装的,是个赚钱的差使。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和父亲先后接任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六七十年织造官,所以家产越来越多,成了豪门望族。

雍正帝登基以后,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因此不但将曹雪芹的父亲革职免官,还下令查抄了曹家。那时候,曹雪芹已经十岁,开始懂事了,看到家里遭到这样大的灾难,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打击。

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待不下去,只好回到老家北京。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生活也越来越穷。到后来,曹雪芹的父亲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粮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

曹雪芹住在郊外,生活的环境变了,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豪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伤情和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是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一部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曾用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容纳了一个时代,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笔间波澜

虽然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红楼梦》依然像是一个谜吸引着我们。有人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借贾家的兴衰荣辱慨叹自己家庭的变故,这也不无可能性。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事事都没有定数,人生更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生平坦,大起大落是人生的插曲,挫折也是成长的必修课程。所以在经历挫折时,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

在差异间寻求平衡——《三国演义》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后,挥师南下,想要一举歼灭刘表、孙权,从而统一天下。

曹军进兵新野,当时荆州刘表已死,他的儿子刘琮不敢应战,弃城投降。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得知此事,忙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共谋抗曹。吴国的大将周瑜、鲁肃与诸葛亮等精辟分析局势,指出曹军兵力虽多,但有后方不稳、远道劳师、不服水土、短于水战等弱点,从而坚定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的决心。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刘备的驻军,共约5万人沿长江西进,迎击曹军。曹军不善水战,又赶上疾疫流行,被孙刘大军逼至赤壁,隔江与联军对峙,战斗力大减。曹操听了庞统的献计,下令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于形成强大的水军,伺机攻击敌军死穴。

黄盖献火攻计,周瑜命令他写信给曹操,假装投降,以等待时机出其不意发兵。曹操自信稳操胜券,戒备松懈。黄盖看准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只,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曹军船阵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延及岸上曹营,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道出逃,兵力损伤大半,无力再战,退却而走。

联军乘胜扩张领土,周瑜率军沿江进攻江陵,孙权统领大军东征合肥。刘备率兵沿汉水向北进发,以迂回到曹操军队的后方,并分兵抢占荆州要地。从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维持了很久,这其中也不乏很多历史故事的诞生。以三国的历史和杂记为背景,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加工、再创作了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对明君施仁政的愿望。

笔间波澜

三国鼎立是一个相对的势力平衡,对于其中任何两家而言,另外一家的过度强大都是相当危险的。曹操南下,孙权联合刘备;关羽北上,孙权联合曹操。所有这些,不过是为了维持三家之间的一种大致的平衡而已。人与人之间也在努力维持着一种平衡。比如友谊,朋友在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安慰,相互促进,总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不经常在一起交流,心里就失去了安全感,互相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如果太近了,就失去了神秘感,也会让人觉得失去了自己的空间。俗话说“舌头哪有碰不到牙齿的”,毕竟是不同的人,总会有一些是你接受不了的东西,所以,掌握好分寸,维持一种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历经磨难,实现人生抱负——《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