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5000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不幸与匈奴单于相遇。匈奴以8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奋战,李陵斩杀了10000多匈奴兵,但终因孤军奋战,弹尽粮绝而不幸被俘。
消息传到长安以后,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战死沙场,却听说他投降了,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见风使舵,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迎合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不辨是非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对母亲孝顺,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5000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10000多匈奴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敌军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回来报答汉室。”
司马迁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是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打入了大牢。
虽然历经磨难,可是司马迁一直坚定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终于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该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3000年左右的历史。生活的不幸使作者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的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饱含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叹惋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喷发出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
笔间波澜
任何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任何人在人生中取得的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人生皆有苦难,苦难成就人生。面对人生苦难,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微笑面对。这需要一种宽容、博大的心胸,一种坦然、顶天立地的从容。昂起高贵的头,扬起意志的风帆,迎着风雨远航。哪怕风儿报以残枝败叶的萧瑟,雨儿报以举步维艰的迷茫,皆愿以一种强者的风范,一种藐视万难的气度面对人生苦难。任何逆境和困厄都能锻炼人们的意志力,能使人的心性更趋坚强与完美。
以史为鉴知得失——《资治通鉴》
据《资治通鉴·梁纪》记载:梁武帝很注重孝道,待人仁慈宽厚,知识渊博,知书达理。他勤于政务,冬季四更起床处理政务,因天气寒冷,握笔的手都冻出了口子。他生活也异常节俭。
梁武帝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前后三次舍身佛寺,朝中大臣用重金将其赎回。正是因为梁武帝太过宽厚仁慈,地方官员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剥削老百姓。官员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公开得如同集市一样。冤枉好人,滥施酷刑的事例数不胜数。即使谋反之罪被发现,他也不忍严惩而含着眼泪原谅了事。犯了重罪的逃犯,一旦躲在王公贵族家里,执法人员便不敢去搜查。梁武帝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但由于他笃信佛教,以佛教慈悲为怀为理论,所以没有采取措施去禁止。
梁武帝一生好学,勤奋节俭,可谓“励精图治”,可是他并没有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相反的,官吏横行,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侯景之乱”,自己也沦为阶下囚。这说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以史实为主体,通过历史事件来阐述道理,是《资治通鉴》采用的方法。《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书中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笔间波澜
《资治通鉴》以史实警示后人,让人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它就好像是一面镜子,折射着行为的真相。站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成功的人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不至于因为成功而产生骄傲的情绪;失败者也可以从中学习,找到错误的原因,积极寻找补救的方法。站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也可以发现镜子的污点和光芒。是污点,我们要避免,不要犯相同的错误;是光芒,我们就要照亮黑暗,发挥更多的优点,让它发散更多的光芒。但是事情也不是绝对的。以史为鉴,虽然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但是毕竟年代久远,有些事情已经失去实用性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精髓,不要过于局限于前人的思想和经验,要学会在吸取中创新。
德行修养源自启蒙教育——《三字经》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他的母亲费尽了心思!开始时,他家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学得像极了!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才满意地点头说:“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啊!”
“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人们习惯于用它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示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到好的习惯。在《三字经》中,有很多都是教育思想的启蒙。《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笔间波澜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学习,就不明事理。因此,历朝历代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更加重视传统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指出了教育的迫切性,“教之道,贵以专”对教育提出了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源自书本,“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明心、清脑、益智、养气。明心指读书可以开阔人的心胸,涤荡人的灵魂;清脑指读书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的视野;益智指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智力和才干;养气指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和气质。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想看书却没有时间,其实无须考虑太久远,只要在朝夕之间去争取时间就好。教育要寓教于乐,而不在于逼迫。让读书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天读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积淀出博大的学识与修养。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忘本——《百家姓》
《百家姓》为什么从“赵”姓开始?
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赵”成了众姓之首。
根据《姓纂》记载,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善于驾车,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作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现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后来,这个家族曾繁衍到今甘肃、河南、江苏一带。这是赵姓的由来。而这个家族,从一开始便十分显赫,在春秋时代,自从赵衰辅佐晋文公称霸,赵氏子孙就世代为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
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时候,赵家的权势更大。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就是赵家与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晋国,而分别自立为诸侯。
后来,赵国的国势越来越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都城设在晋阳,大概在现在山西省太原县的北面。可见,现在所有姓赵的人,最早都是山西人,后来才逐渐移居他处,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以赵姓人来说,如果认真地推溯,又岂止是500年呢?
不同的姓氏有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结集成了《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笔间波澜
《百家姓》把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以为意的姓氏集合在一起,追溯其根源,传授知识的同时维持了对知识探寻的趣味性。人为什么要重视姓氏?皆因一个人没有了姓氏,就好像无安家之所一般,终日恍惚,不知自己到底是谁家的人。姓体现人的来源,名代表人的个性,缺一不可,对于人本身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怀揣对梦想最初的热忱——《梦溪笔谈》
沈括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发展农业生产。早在他24岁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他就曾组织几万民工修筑了渠堰。这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还改变了沭阳人民的生活面貌,开垦出良田7000顷。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他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
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他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势,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水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由此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
正是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促使沈括一生注重科学实践,并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心得结集成册,写下了《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逸事,约占全书的46%。
笔间波澜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自己的见闻与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沈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坚定信念,用勇气战胜了一切。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同样需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们熟悉的作家杰克·伦敦,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贫穷与饥饿是他生活的“老朋友”,流浪与漂泊的岁月也差一点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一直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被人们传颂的作家。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去面对,就一定可以战胜自己,创造命运的奇迹。
找到“灯塔”,为心指明航向——《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祖上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徐有勉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15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中。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用来藏书的万卷楼,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了,他就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当,把书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