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48516500000004

第4章 农药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农药前,首先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选择适合的农药种类。其次,根据作物的生育期、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农药剂型和正确的施药方法。不同的农药剂型,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喷雾法

喷雾法以一定量的农药和适量的水配成药液,利用喷雾机具,使药液雾化形成细小的雾滴,并均匀地沉降和覆盖于寄主和防治对象表面上的一种农药使用方法,是防治农、林、牧有害生物的重要施药方法之一,也可用于卫生防虫和消毒等。农药制剂中除超低容量喷雾剂不需加水稀释而可直接喷洒外,可供液态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如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可溶性粉剂、胶体剂、悬浮剂等。

喷雾法按喷雾机具分可分为航空喷雾,就是用飞机将农药均匀撒施在目标区域内的施药方法,其效率最高,适用于连片种植的作物、果园、草原、森林、孳生蝗虫的荒滩和沙滩等地块施药;地面喷雾,如手动机械喷雾、机动机械喷雾和静电喷雾等。

按喷雾容量可分为高容量喷雾、中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很低容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

1、高容量喷雾法:是最常采用的一种喷雾类型,又称常规喷雾法或“常量喷雾”。每公顷施液量大田作物在600升以上(即每亩喷洒药液量超过40升),树木或灌木林超过1000升以上。这种喷雾法雾滴很粗大,雾滴大于250μm,又称粗喷雾法,喷洒液浓度一般为0.05%—0.1%。是一种针对性喷雾方式,药液覆盖度大。喷雾时要求喷洒均匀、周到。常规喷雾法与喷粉法相比具有附着力强、在受药表面上覆盖面积大、效果好、残效期长、防治对象广泛等优点。缺点是喷洒药液量大,易造成药液流失,降低农药利用率,污染环境;易受水源影响、工效低,对爆发性病虫害常不能及时控制其为害。

2、中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液量大田作物施液量为200—600升(即每亩喷洒药液量10—40升),灌木或树木500—1000升。雾滴直径大于200μm,喷洒液浓度0.1%—0.3%。中容量喷雾法与高容量喷雾法之间的区分有时并不严格,但由于药液量相对减少,故田间药液流失现象比高容量喷雾法轻。

3、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液量大田作物施液量为50—200升(即每亩喷洒药液量1—10升),灌木或树木200—500升。雾滴直径在100—150μm,喷洒液浓度0.3%—3%,属针对式或飘移式喷雾。低容量喷雾法具有施药液量小、工效高、雾滴细、药液流失少、农药利用率高等优点。

4、很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液量大田作物施液量为5—50升(即每亩喷洒药液量0.333—1升),灌木或树木50—200升。雾滴直径在50—100μm,属飘移式喷雾。很低容量喷雾法与低容量喷雾法有时也无严格的界线。很低容量喷雾法具有工效高、药液流失少、农药利用率高等优点。但由于雾滴较细而容易发生飘移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和邻近敏感作物药害等缺点。

5、超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施液量大田作物施液量小于5升(即每亩喷洒药液量小于0.333升),灌木或树木小于50升,雾滴直径70μm,喷洒药液浓度10%—15%,属于飘移性喷雾。

实际上按喷施药液量很难划分清楚,低容量以下的几种喷雾法的雾滴较细或很细,所以也统称为细雾滴喷雾法。国内外喷施药液量均向低容量喷雾发展,高容量喷雾逐渐被取代。小容量喷雾具有经济效益显著;单位面积用药量少,工效高,机械性能消耗低,防治及时等优点。

按喷雾方式分可分为:

1、针对性喷雾:又称定向喷雾法,把喷头对着靶标直接喷洒,此法喷出的雾流朝向预定的方向运动,雾滴能够较准确地落在靶标上,较少散落或漂移到空中或其他非靶标上。针对性喷雾实施的技术措施主要有调节喷头角度、气流导向与喷头角度调节结合、强制性定向沉积和间歇喷雾等。

2、飘移喷雾法:利用风力把雾滴分散、飘移、穿透、沉积在目标物上的喷雾方法。飘移喷雾法的雾滴按大小顺序沉降,较大雾滴沉积在近处,较小雾滴在远处,具有较宽的工作幅,据测定10μm 的雾滴,飘移可达200—300米之远。比常规针对性喷雾法有较高的工效并减少能耗,在防治突发性、暴食性虫害起重要作用。缺点是喷洒的雾滴细小,易被自然风吹离出目标区以外而飘失。

3、泡沫喷雾法:喷雾时使药液形成泡沫状雾流喷向靶标的喷雾方法。喷药前在药液中加入起泡剂,由特制喷头自动吸入空气使药液形成泡沫雾喷出。泡沫喷雾法的泡沫雾流扩散范围窄,雾滴不易飘移,对邻近作物及环境影响小,适用于需要控制雾滴扩散范围的场所,如间作套种作物、除草剂的行间喷雾、庭院花卉以及室内消毒等场合的喷雾。

4、循环喷雾法:利用药液回收装置,将喷雾时没有沉积在靶标上的药液循环利用的喷雾技术。用以节省农药30%以上,减轻环境污染。该法一般采用大田喷杆式喷雾机或果园风送液力喷雾机,在喷洒部件的对面加装单个或多个药雾回收装置(挡板),回收的药液顺板流下进入一集液槽内,经过滤后再用抽吸泵把槽中的药液抽回药箱中重新利用。

5、滞留喷洒:滞留喷洒是把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喷洒在室内的墙壁、门窗、天花板和家具等表面上,使药剂滞留在上述物体表面上,维持较长时期的药剂,一般可维持2—3日。主要适用于住房、办公室、宾馆、食堂、仓库、防空洞、厕所等场所的蚊、蝇、蟑螂等卫生害虫或某些仓库害虫。

6、静电喷雾法: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喷雾方法,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近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节省农药,消除雾滴飘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株冠层的穿透能力较弱。

二、喷粉法

喷粉法是利用机械产生的气流把粉剂吹散,使粉粒飘扬在空气中,然后沉落到作物和防治对象表面上的施药方法。

根据喷粉机具可分为手动喷粉法、机动喷粉法和飞机喷粉法。此外,还有静电喷粉技术,可改善粉剂的有效利用,其附着的药量比常规不加静电的喷粉要多5—8倍数。减少飘移污染。我国福州农科所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便携式静电喷粉机。

喷粉法相对喷雾法而言,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不宜在刮风时喷粉。一般认为当风力超过1米/秒时,就不适宜喷粉;粉剂容易被雨水冲刷,喷药后24小时内降雨,应补喷药;作物上有露水,有利于提高附着药量,但露水过重,对粉粒的扩散,均匀沉积反而不利,还可能沾湿喷粉口使药粉受潮絮结,对吐粉不利;作物苗期不宜采用喷粉法。

喷粉法与喷雾法相比,优点是工效高、不受水源限制、对作物较安全,缺点是药剂沉积率较低、粉粒飘移性强,污染环境较严重。

三、其他施药方法

(一)撒施法

用于撒施的农药形态是毒土和颗粒剂。主要用于防治植株下部害虫如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其他喷施方法不易接触到的害虫。撒施法的优点是农药对天敌影响小,药剂不飘移,直接达到植株下部,不易挥发,残效期较长,不足之处撒施均匀度不够。

用量按每公顷药剂掺10—20筛目的细土225—300公斤。与种子混播时每公顷为75—150公斤。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拌合;药剂为液剂时,应先加4—5倍水稀释,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

撒毒土最好在露水未干时进行,此法工作效率高,每人每天可施药0.5公顷。

毒土法多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或防治为害作物基部的害虫和杂草,极少用于防治病害,特别适用于有水的稻田和水生蔬菜害虫和杂草的防治,以及旱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颗粒剂可用药械撒施,有的也可用徒手撒施,供手撒的药剂必须是低毒或经加工而已低毒化的药剂,如克百威。

如日本开发的水面漂浮粒剂,每袋装150克,站在田埂上,亩抛施6—7袋,数分钟完成施药,水溶性包装袋,入水溶化,有效成分在田水中扩散。一种叫除草剂粒霸的大粒剂,每粒50g,亩施13—14粒,入水后快速溶解、扩散。还有可直接在水面上抛施的胶囊剂,每囊装药50ml,亩施6—7个胶囊,囊皮入水溶解,有效成分扩散在田水中。

(二)泼浇法

将一定浓度药液均匀泼浇到作物上,药液多沉落到作物下部。这是南方防治水稻上多种害虫的施药方法之一。稻田泼浇法或撒施法一样实际上是水面施药,药剂多溶于或悬浮于水中,可直接杀死接触水面的害虫。另外,药液还可通过稻株茎部叶鞘与茎杆间毛细管(内吸剂则被植物吸收)上升,防治稻株上的害虫。这种方法对大多数病害的防治是不适用的。泼浇法优点时操作简便,使用工具简单,液滴大、不飘移,但用药量比一般喷雾法要多2-3倍。

(三)拌种法

是将药剂与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种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药粉或药膜,形成药剂保护层的种子处理方法,是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及地下害虫的方法,如用内吸性药剂拌种,也可防治作物苗期病虫害。拌种应在专用拌种器内进行。药剂拌种即可干拌,也可湿拌。干拌使用的农药剂型以粉剂、可湿性粉剂等粉体剂型为主,种子与药剂在拌种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湿拌的农药剂型以可湿性粉剂、乳油、可溶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等剂型为主,拌种时先按比例配好药液,再用喷雾器边喷边拌,拌和后再堆闷一定时间,使种子吸尽药液,以提高杀虫、防病效果。拌种法所需的药剂量应根据选用药剂的特性、种子的类型及防治对象而定,一般药剂的用量按有效成分计为种子重量的0.03%左右。

(四)浸渍法(种苗处理法)

把种子、苗木浸入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播种或栽种,这种方法叫做种苗浸渍法。此法主要用来防治种子和秧苗的病害或苗期害虫。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安全、省工、操作方便。浸种防病效果与药液浓度、温度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五)毒饵法

用害虫喜食的食物为饵料,如谷糠、豆饼、花生饼、麦麸等,加适量的水拌合,再加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拌匀,制成毒饵,将其施入地表面,用来防治地下害虫、鼠害等。药剂用量一般为饵料量的1-3%。每公顷用毒饵22.5-30公斤。播种期施药可将毒饵撒施在播种沟内或随种子同时撒下,作物幼苗期施药,可将毒饵撒在幼苗基部,最好用土覆盖。地面撒施一般以傍晚时,尤其在雨后撒饵效果为最好。

毒谷配制与毒饵法基本上一样,将谷子煮成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毒谷一般随种子施入土中。

(六)熏蒸法

用熏蒸剂或易挥发的药剂来熏杀害虫、病菌、螨类及鼠害的施药方法叫熏蒸法。此法药剂以气态分子状态分散在空气中,扩散、分布和渗透力极强,主要用于密闭容器、仓库、温室大棚、运输车厢、船舱、集装箱等密闭环境下的病虫害防治,也可用于土壤消毒。熏蒸法一般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熏蒸后要充分通风换气。熏蒸的用药量根据要熏蒸的体积来计算,熏蒸时间根据室温来确定。在田间用药剂熏蒸杀虫,一般需在作物茂密情况下方可进行。

(七)熏烟法

利用烟剂点燃发烟,或用原药直接加热发烟防治有害生物的施药方法,称为熏烟法。此法工效高、效果好,使用方便,但易污染环境,因此主要应用于仓库、房舍、温室大棚等封闭环境中,在郁闭的森林和果园中也可采用。熏烟法适用于防治虫害和病害,鼠害防治有时也可采用,但不能用于杂草防治。

(八)涂抹法

将一定浓度的农药直接涂抹在植物体上,通过茎叶吸收传导,达到防虫、治病、除草或调节作物生长的方法,称为涂抹法。此法简便、易行,省工、省水,应用范围广,对作物安全。适用于果树、林木、苗圃和蔬菜等作物用药。

(九)土壤处理法

采用喷雾、喷粉、撒毒土、撒颗粒或土壤注射药液等方法,把药剂撒施在地表,再翻入土壤中耕作层内,用来防治病、虫、草和线虫,这种施药方法称为土壤处理,也称土壤消毒。此法操作简单,受环境影响小,不伤害天敌。

农药的使用方法,除以上介绍的以外,常用的还有包扎法、灌根法、注射法、撒滴等。

传统的施药方法,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不到少数能沉积在作物表面,绝大多数农药流失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人畜中毒。农药是高效的,但农药的使用是低效率的。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施药技术——精准施药技术。精准施药是利用现代信息识别技术确定有害生物靶标的位置,通过控制技术把农药准确地喷洒到靶标上的施药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具有节约农药使用量,药剂喷洒部位和施药量精确,减少农药流失与飘移,避免环境污染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