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玉米
48528700000013

第13章 玉米抗旱栽培如何进行播种和管理?

(1)创造墒情。土壤干旱时,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局部造墒播种。如河北等省的“三湿法”,先开沟挑水浇沟,播入浸湿的种子,再撒上湿润腐熟的有机肥,最后盖土。山西省创造的“肥把”播种法是将玉米秸或高梁秸切成段,每段长13~17厘米,每10段捆成一把,在粪水中浸泡20天左右,播种时按行距深刨播种穴,每穴放一个“肥把”,盖上一层薄湿土,再播上浸湿的种子,然后盖上。

(2)播种深度和播种方法。如果表土已干到6~9厘米,可适当深播。播种深度要根据气候、土质和品种特性而定。气温高、沙壤土和种子出苗能力强时可播深一些,反之,要浅一些。具体方法有:①开沟法。先用犁耠开表层干土,然后在沟底重犁一次,将种子播入湿土,盖上盖土,踩一遍后再盖上干土。②深种揭土法。将种子播入湿土后,在播种行上深埋土,待种子发芽扎根后,顺垄揭去干土层,这样既能减少幼芽顶土阻力,又可提高地温。③明沟深种法。播种时按行距向左右各翻一犁,深17~20厘米,顺沟施肥,再用无壁犁穿一次,使粪土混合,然后在沟底播种,播深7厘米左右,播后压实。定苗时行间深刨10~13厘米,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深中耕培土,把播种行培土成垄,行间变成沟。

(3)抢墒播种。早春土壤解冻后,表层墒情较好,但气温回升快,风力大,土壤很容易失水变干,可把播期适当提前10~15天。如果是夏玉米,要根据收麦前的土壤水分情况,适时进行套种。

(4)田间管理。抗旱栽培管理重点是勤中耕、勤划锄,特别是每次雨后要及时中耕划锄。主要作用在于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并能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也有利于蓄积雨水,减少地面径流。勤中耕能促进根系向深处生长,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