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鹌鹑养殖场
48544200000026

第26章 鹌鹑的育雏期对温度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

雏鹑的饲养管理极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成活率,而且还影响到雏鹑的生长发育、母鹑的产蛋量以及种用价值。因而也直接影响到场里生产计划的完成,必须充分重视,精心培育。

刚孵出的雏鹑,其绒毛呈茶褐色,头部为黑褐色,中央有1条淡色直纹;背部为办褐色,均匀散布着黄色直条纹和暗色横纹,而腹部色泽较浅,和野生雏鹑十分相似,也很像珍珠鸡和野鸡的幼雏。从出雏到两周龄为幼雏,需要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

刚出壳的雏鹑由于腹内的卵黄还没有吸收完,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健全,几乎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保温很重要,尤其出壳后的头3天,雏鹑的体温平均在39℃,而成鹑的体温在41℃~42℃,即雏鹑比成鹑低2℃~3℃,雏鹑要在1周龄以后才能达到成鹑体温,而且出壳后3~5天为成活率的关键,所以在1周内的保温尤为重要。

保温热源,采用暖炕、暖气、电热丝或灯泡(普通灯泡或红外线灯)、炉子和煤油灯等都可以。具规模的饲养场或专业户可用育雏箱、育雏器。大型饲养场采用多层育雏笼来育雏。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热源,热源中心温度要求达到40℃,冷了可靠近热源,热了要远离热源,使雏鹑能自动调节活动余地。

3周以后,逐渐降至室温。温度是否合适不能仅凭温度表来衡量,应同时观察雏鹑的活动、休息和吃食状况来综合判断。

温度适宜时雏鹑活跃,饮水、吃食正常,休息时挺颈伸腿而卧,状如死鹑,无经验者见此状即惊惶失措。其实这是饲养管理很合适,雏鹑非常舒适的表现。当温度偏低时,雏鹑往往打堆、鸣叫、受冻拉稀,尤其弱鹑易挤伤、挤死。温度过高,雏鹑张口喘气,远离热源,争着饮水,高温时间过长,亦可造成死亡。所以育雏如育婴,细心管理很重要。

在测量育雏设备内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挂在与雏鹑背高平齐的地方;而测定室内温度,应将温度表挂在有窗户的正面墙上,高出地面1米处,室温一般要求在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