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汉新闻语篇研究
48556900000010

第10章 报纸新闻语篇研究(5)

表3-4反映出新闻报道和社论中小句的无标记主位(即主位和主语重叠)均占绝对优势,前者平均为89.7%,后者平均为79.3%,这说明大多数小句属于正常语序,新闻报道和社论都是以提供信息为主。有标记主位在新闻报道和社论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为10.3%和20.7%。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标记主位中,以状语主位为主。新闻报道中状语主位在有标记主位中占63.3%,社论占73.1%,说明新闻报道常用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状语主位来展示事物发展的时空关系和内在联系,符合叙事的需要;社论常用表示原因、让步、条件等状语主位来突出逻辑关系,符合说理的要求。同时,社论有38.8%的小句含有连接主位,高出新闻报道(25.3%)13.5%,说明社论更重视通过使用连接主位(如or,in other words,and,for instance,moreover,in fact,actually,however,but,yet等)来展示扩展、递进、证实、相反等逻辑关系,更有利于说理,从而突出体现语篇的谋篇意义。

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是体现谋篇意义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主位同一型(亦称平行型)、述位同一性(亦称集中型)、延续型(也称链式)和交叉型(朱永生、严世清,2001)。也有学者将其分为三类:链式、平行式和层次式(李占子,1992)(张德禄,1998)。我们随机抽取了新闻报道的第二篇和社论的第二篇对其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很遗憾的是,由于第二篇社论的主位推进图式较烦琐,限于篇幅,我们只好提供第二篇新闻报道的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结果(T代表主位;R代表述位;T或R右边的阿拉伯数字代表小句序号;括号表示全部或部分重复关系):

从以上图式可清楚地看出,新闻报道语篇在第一段对所报道内容作了交代,也就是,由两个主位同一型的小句T→R构成,并用一个过去时(cheated)和一个现在时(has died)描述了整个事件,回答了新闻报道所要求的主要要素(Who:a lawyer;What:the lawyer who cheated death in 9/11 terror attacks has died of SARS;When:survived the 9/11 terror attacks on September 11,2001,but has died in January 2003-the writing time of the article;Where:in New York and in Hong Kong)。总体来说,多数段落(第二、三、四、五、七段)的第一小句用专用名词或普通名词或人称代词指代第一段中第一小句的主位(a lawyer),体现出主位同一型的倾向(共有主位同一型小句10个,占66.7%)。全文围绕同一主位展开,通过使用不同的述位来阐述主人公所经历的事件,即如何在“9·11”事件中幸存下来,又如何感染上SARS而死亡。文中在第六段出现的新的主位(an infected man)引出是谁将SARS传染给主人公的。而最后一段的主位(his widow,Karen),即主人公的妻子对其丈夫之死进行了评说,并由指示代词(his)与文中首句主位相呼应,回到主题。此外,文中还出现了述位同一型小句3 个(占20%)和延续型小句2个(占13.3%)。由此看出,新闻报道英语语篇在第一段介绍所报道事件之后,以后各段的内容都是对其加以扩展、阐述,呈现出以主位同一型为主、述位同一型为辅的趋势,间或也有少量的延续型和交叉型这两种主位推进模式。

在对第二篇社论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与杨雪燕(2001)的结论基本一致,呈现出延续型、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混合使用的情况,但相对而言,从我们的分析发现,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所占比例都要大于延续型。不过,一般来说,社论英语语篇中常常会出现几种模式的融合,形成主位推进的复合型模式。

衔接手段(Halliday & Hasan,1976)也是体现谋篇意义的主要途径。逻辑手段在以上“连接主位”中已经论及。社论英语语篇中较少出现省略和替代手段,它主要通过词汇重复与指称结合形成的“指称链”(referential chain)(Halliday 1994)(杨雪燕2001)来实现主位推进,确保语篇的连贯。在第二篇社论中,同义(或近义)复现现象所起到的连贯作用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如:fell,a steady drop,the sharpest contraction,7 percent drop,falling,etc.)。新闻报道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同社论英语基本一致,只不过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代词指代形式。总而言之,正是由于上述“指称链”所引起的部分主位的高频率出现有利于主位推进,有利于谋篇意义的实现。

4.4字系结构特征对比

新闻英语语体这一语篇体裁,由于情景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这两种次语体,无论是各媒体通过报刊登载、还是各媒体在互联网所传播的文章,最终则以字系结构系统,即书面符号的形式体现。分析对比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这两种次语体的字系结构特征,得到表3-5。

从表3-5可以看出,第一,社论的平均长度(平均906.3个词)大大超过新闻报道的平均长度(平均296.3个词),表明新闻报道只注重客观事件的叙述;而社论不仅要叙事,同时还要论理,自然要有相当的篇幅。第二,社论中每段平均2.3个句子,有时句子会更多,这符合社论既叙事又说理的需要;而新闻报道中每段平均为1.3个句子,且大多数情况是只有一个句子的段落(徐有志:1992),说明新闻报道中的某个段落仅是提供某个方面的细节。第三,从段落总数和总句数来看,社论的段落总数(平均19.7)和总句数(平均46.3)都比新闻报道的段落总数(平均10.3)和总句数(平均13.7)高出许多,这同样说明社论不仅要叙述客观事件,而且要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逻辑关系,还要从不同方面进行说理,旁征博引,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这完全符合社论这一功能语旨的要求。最后,社论和新闻报道的句子长度相差无几,前者平均为20.3,后者平均为20.8;但两者都超过了各类语体的平均单句含词量17.8(Leech & Short 1981)。这说明新闻报道和社论都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报纸或网络空间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量。

此外,新闻报道英语语篇和社论英语语篇的其他字系特征差别不大。标题都是黑色粗体,并比正文大一到两个字号,以示醒目,吸引读者。从我们搜集的其他新闻报道语篇来看,如果有小标题,则用黑色粗体或者红色等其他颜色的粗体标示,字体同新闻报道中的副题基本相同,比标题的字号要小。各部分之间的间隔要比段落间隔略宽一些。

5.结语

综合上述研究,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在文体特征方面有新闻英语语体的典型特点,也各有其独特之处。

词汇语法特征以物质过程为主,关系过程次之,两者所占比例差距较大(相差44.2%);有一定数量的话语过程;行为过程很少出现物质过程为主,关系过程为辅,两者所占比例差距较小;关系过程比例比新闻报道中的要高;话语过程的比例比新闻报道的低;无行为过程几乎都是陈述句;第一时态动词主要为过去时,其次是现在时;情态动词和其他情态成分所占比例较小多数情况为陈述句,间或有疑问句出现,有利于说理;第一时态动词主要为现在时,其次是过去时;情态动词和其他情态成分所占比例较大多数为无标记主位;少数有标记主位中,表时空关系的状语主位占优;逻辑连接主位所占比例不如社论中的大;主位推进模式呈主位同一型为主、述位同一型为辅,有少量延续型和交叉型模式;有“指称链”推进主位;词汇重复是主要衔接手段多数为无标记主位;少数有标记主位中,表逻辑关系的状语主位比例较大;逻辑连接主位数量较大;主位推进呈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和延续型并重,融入少量交叉型的复合型模式;有“指称链”推进主位;为词汇重复(同义/近义复现)

字系 特征新闻报道篇幅偏短;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段中只有一句话;句子偏长;标题用黑色粗体,比正文字号大

社论篇幅偏长;段中句数适中;多数情况句子偏长,间或有短句出现;标题用黑色粗体,字号比正文大

从表3-6和本文第四部分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新闻英语中的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两种次语体由于受到文化语境和不同情景语境因素的制约,其篇章结构和语言使用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小句在体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的不同结构时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最终体现在不同的字系结构上。同时,我们的新闻英语语篇分析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用Halliday所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模式(黄国文,2001)。我们所尝试的对新闻英语语体内的次语体间的对比语篇分析对加深我们对新闻英语语体特征的总体认识和进一步了解各次语体的独特之处及相互联系均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