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汉新闻语篇研究
48556900000009

第9章 报纸新闻语篇研究(4)

3.语料与研究方法

3.1语料

为保证本项比较研究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也为了探讨新闻英语各次语体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在语料的搜集与选择上尽可能全面地兼顾情景语境因素的可变性,所以,我们把语料的语场限定为国际经济和医疗卫生,具体为2003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SARS疫情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把语式限定为英国较为知名的英文报纸的网站上的文章;把参与者的媒体一方限定为《每日镜报》、《卫报》和《每日电讯》,因为它们比较关注国际经济和医疗卫生的发展并有很大的受众。所选语料均来自上述报纸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官方网站,具体包括三篇新闻报道(《每日镜报》两篇,《每日电讯》一篇)和三篇社论(《每日电讯》两篇,《卫报》一篇)。

3.2研究方法

我们应用Halliday(1985/1994)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功能语篇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模式(黄国文,2001),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见前)和语言使用几个方面对所搜集的三篇新闻报道和三篇社论进行分析、讨论。对词汇语法层所进行的量化分析集中在‘小句’这一体现意义的基本单位上,主要包括小句的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和主位结构等。对体现谋篇意义的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是随机选出的一篇新闻报道和一篇社论进行分析,不是量化的。对字系层的分析集中在语篇的篇幅、段落数量、段长、句长以及空间布局、字号、大小写等方面。

4.统计结果分析

4.1体现概念意义的及物性结构

Halliday理论中语场由概念功能来表达,概念意义又由及物性结构的选择来体现。及物性系统由“过程”(动词词组)和“参与者角色”(名词词组)构成。那么,对于有关中国及其他地区出现的SARS疫情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这一语场,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为了实现其概念意义所主要选择的“过程”有哪些不同呢?通过对三篇新闻报道和三篇社论中小句的及物性结构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表3-2。

从表3-2看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社论,在六种过程中,物质过程所占比例第一:新闻报道61.6%,社论41.2%;其次是关系过程:新闻报道17.4%,社论38.0%。这完全符合语场的需要,并说明新闻报道和社论都十分关注客观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由物质过程来体现);非常重视事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由关系过程来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的物质过程(61.6%)比社论中的物质过程(41.2%)高出20.4个百分点,表明前者更注重客观事件的描述,而后者仅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同时,社论中的关系过程(38.0%)比新闻报道中的关系过程(17.4%)却高出20.6%,而且,社论中关系过程的出现频率偶尔也会高出物质过程的比例(如第一篇社论中关系过程占44.3%,物质过程占37.1%)。这显示社论不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阐释上述的各种关系,而且还要表明某种观点或态度,对事件进行评论,这不仅是语场的需要,也是社论功能语旨的要求。简而言之,新闻报道属于以叙事为主的文体,而社论则是夹叙夹议的文体。

相对而言,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社论,其他过程所占比例较小。行为过程基本上很少出现,因为它体现的是个人行为。在关于SARS疫情的爆发与流行以及它给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等的新闻报道和社论中,报纸更关注的是区域性群体的生活变化和区域性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另外,新闻报道中的话语过程(14.2%)显然比社论(6.1%)中的要高,这可能显示新闻报道中更强调消息来源提供者的准确标注。或者,具体到有关SARS的报道时,常用话语过程(如ordered,announced,said,telling,proposed等)构成的投射句(projecting clause)与被投射成分(Halliday 1994:250~262)(黄国文,2001)来表达政府部门等在面对SARS时向民众提出建议、忠告,颁布法令、政策等等。

4.2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气结构

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元论的人际功能表达语旨,而人际意义体现在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的选择上。语气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包括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Halliday,1994)。新闻报道的语旨是媒体向公众报道客观事件、传递信息,几乎全用陈述句是很合情理的。社论的语旨是在客观事件的基础上表明态度与观点,并向公众施加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是用陈述句,但间或也有少量的疑问句出现(如第二篇社论有一个、第三篇社论有五个疑问句)。这些疑问句如果出现在文章开头,以引起读者兴趣;如出现在文章当中,则自问自答,以利说理;如果出现在文章结尾,能以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深思,并对读者施加了影响(如第三篇社论)。在对小句的语气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得到表3-3。

在语气结构的限定成分中,第一时态动词主要以说话的时间为出发点来表明小句中的“过程”发生的时间。从表3-3清楚地看出,新闻报道中过去第一时态动词(平均54.3%)高出现在第一时态动词(平均38.4%)15.9个百分点,表明新闻报道以叙述已经发生的事件为主。然而,在社论英语中,现在第一时态动词(平均68.5%)大大高出过去第一时态动词(平均14.9%)53.6个百分点,这说明社论英语主要用现在第一时态动词来阐述普遍现象、或对现在仍有影响的事物或关系(如SARS的出现对目前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并用于评论、发表态度与观点,同时极力说服公众(所选三篇社论都谈到中国的经济将继续繁荣昌盛、稳步发展,不会因为SARS而受到太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新闻报道是以“叙”为主,而社论则是在“叙”的基础上,重点是以“论”为主。

体现情态系统的是小句中的情态动词和其他情态成分(包括情态附加语和谓语扩展式),表示说话人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从表3-3可以看出,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动词(平均3.1%)和其他情态成分(平均9.5%)所占比例相当小(并且第一篇报道没有情态动词,第二篇报道没有其他情态成分),这说明新闻报道重视报道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然而,与新闻报道相比较,社论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平均10.5%)和其他情态成分(平均39.8%)所占比例要高得多。因为评论作为社论英语的功能语旨不仅主要通过现在第一时态动词来实现,而且也通过一定数量的情态动词(如could,would,ought to,should,might等)来体现,从而显得语气委婉,表现出理性的特点。在社论英语中出现较高比例的情态附加语(如really,in fact,almost certainly,even,probably,perhaps,usually等)和谓语扩展式(如be supposed to do,need to be,prove to be,tend to do,turn out to be等),以及其他表示情态意义的搭配(如I think that,I suspect that,I reckon that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发表评论、表述观点和态度。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将来第一时态动词在社论中平均占4.5%,有助于作者在发表评论时对事态及关系等在未来的发展进行适当的预测。

4.3体现谋篇意义的主位结构

语式是通过语篇功能(谋篇意义)来表达的,而谋篇意义又能将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有效地组织起来(杨雪燕2001),这主要体现在小句的主位结构、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和衔接手段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