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48565100000030

第30章 闭经(4)

经验体会:一贯煎汤为《续名医类案》方剂中,治疗大便秘结、胁痛等症,本文用此方加龟甲、鳖甲、龙骨、牡蛎治疗。其中一贯煎(生地黄、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滋养肝肾,鳖甲、龟甲滋阴熄风,龙骨、牡蛎敛阴和阳,固涩止汗,麦冬、沙参、当归、枸杞子益阴养血而柔肝,全方共奏滋阴疏肝、镇肝熄风、调和阴阳之平衡。所以,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西医针对该症的治疗,常主张补充雌激素的方法,但雌激素的补充往往会出现恶心、阴道分泌物多、子宫出血等症状,又可诱发激素依赖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生的不良反应。而该方没有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本方为治疗闭经前后诸症,消除高血压的头目眩晕、耳鸣症状的高效、无不良反应的方剂。

方5疏肝和胃汤

配方:炒麦芽90g,白芍、茯苓、莲须各30g,当归、柴胡各20g,石菖蒲、牡丹皮、栀子各10g。

加减变化:如乳房胸胁胀痛甚加延胡索、青皮、枳壳各9g,川楝子6g;心烦口干睡眠差者加丹参、柏子仁、酸枣仁各10g;经闭不行者加益母草、川牛膝各30g;如病久气血虚弱,心悸失眠,气短神疲,加炙升麻6g,黄精15g;腰膝酸软,加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各15g。

用法: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7d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和胃,调和冲任。

临床应用:48例患者,显效:服用7剂溢乳减少,经量增多者39例。有效:服用14剂症状减轻者9例,总有效率100%。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未婚,于1999年多次发现乳房溢出淡黄色分泌物,黏稠,挤压增多,伴月经量少,周期延长至50~80d,于2000年9月就诊,诉口苦多梦,心烦易怒,尿黄,月经量少,溢乳,痛经,经前乳房胀痛。

肛诊:子宫后倾稍小,双侧附件正常,双乳腺发育稍差,未扪及包块,双侧乳头挤出淡黄色黏稠分泌物,面色潮红,舌红,苔白微黄,脉弦数,视野检查及CT蝶鞍照片均未见异常,肝功能及T3、T4为正常值,PRL49.7μg/L,E2:402.1,FSH:6.8,西医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中医辨证属肝热上逆,冲任失调而溢乳,治以疏肝清热,调和冲任,守上方6剂,加丹参、柏子仁各15g,川牛膝、益母草各30g,口干及心烦、易怒均减轻,溢乳减少,继用1个月,夜梦减少,经前乳房胀痛减轻,月事按时下,复查PRL9.8μg/L,继守方治疗1个月,分别于3个月及半年复查PRL均在正常范围,双乳无溢乳,月经正常。

经验体会:临床应从月经病和溢乳方面探讨病机病因,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月经乳汁均为气血所化生,胃气充养,肝气条达,冲任通畅,则经、乳得常,本方重用炒麦芽,取疏肝回乳之功,白芍配柴胡加强疏肝解郁之力,白芍与当归相伍,取补肝柔肝,调和冲任之效,茯苓健脾养血,培土疏木,莲须固肾涩精,调和冲任,石菖蒲化痰开窍,且本病病程迁延日久,取石菖蒲属从痰治疗,全方药物共奏疏肝和胃、调和冲任之功效。

方6疏肝活血通经汤

配方:当归12g,白芍10g,香附10g,红花10g,茯苓10g,白术10g,熟地黄12g,川芎10g,柴胡10g,益母草12g,泽兰10g,郁金10g,甘草6g。

加减变化:肾虚腰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少腹冷痛者,加吴茱萸、肉桂、艾叶;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炒枳壳、延胡索。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通经。

临床应用:69例患者痊愈或基本痊愈。一般用药6~19剂,用药最多5例,因不遵医嘱,或寄住地远等因素,不能按时就诊开药,服药29剂愈。复发7例,继服此方而愈。

病例:患者,女,34岁,已婚。月经初潮17~5/26~28d,结婚后孕3,流1,产2。月经规律,因在工作单位与同事发生口角,又受到别人的指责,甚感委屈,心情不舒,双乳及胁间胀痛,烦躁易怒,善太息,有时少腹胀痛,睡眠差,纳谷不香,遂致月经不调,量少,后继闭经至今5个多月未潮,患者始疑为怀孕,经几家医院妇科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治宜疏肝解郁,活血通经。方用疏肝活血通经汤加减:当归10g,香附10g,红花10g,茯苓10g,白术10g,熟地黄12g,川芎10g,柴胡10g,泽兰10g,郁金10g,益母草15g,赤芍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生姜6g,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服用6剂后月经来潮,量少色暗红,有少许血块,余症大减,仍有时亦感双乳及胁间作胀,继守上方隔日1剂又服月余,月经每次来潮,量中、色红,5d净,随访1年月经周期正常。

经验体会:此方是由柴胡舒肝散、逍遥丸、四物汤三方加减而组成,方中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疏肝解郁。当归、红花、川芎、泽兰、益母草、赤芍、延胡索活血养血,通经止痛。熟地黄养血调经,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生姜温中。总之,全方具有疏肝解郁,活血通经之功效,法中病机,药达病所,使肝气舒畅,冲任通,经血下行,诸症自消,故能获效。但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疗法,使患者戒躁怒,去忧郁,性情开朗,力求能做到叶无士所说“移情,易性”以消除气滞血瘀的病因,也极为重要。

方7归脾汤加减

配方:生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2g,当归10g,茯苓10g,炙远志6g,广木香6g,炙甘草6g,大枣6枚,酸枣仁10g,生姜2片,菟丝子10g,茺蔚子10g,郁金10g,红花5g,柴胡6g,制香附10g,山药30g。

加减变化:肾阳虚者,加鹿角片(先煎)10g,巴戟天10g,桂枝6g,制附子6g;肾阴虚者,加龟甲(先煎)20g,枸杞子12g,桑椹10g,生地黄30g;偏气滞血瘀者,加三棱10g,莪术10g,枳壳6g;有痰湿内阻者加陈皮6g,姜半夏10g,制天南星10g;兼热者,加牡丹皮、黄芩各10g。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调经。

临床应用:63例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1%。

病例:患者,女,41岁,已婚。患者月经6个月未行。自述因参加自学考试2年,感压力很大,常常晚上学习至近12点,行经量逐月减少。本次月经6个月未行,曾口服甲羟孕酮片2次,月经仍未来潮。刻诊:面部色素沉着,精神疲惫,心悸寐差,头晕耳鸣,带下量少,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B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内分泌激素测定正常。西医诊断:功能性继发闭经。中医诊断:闭经,证属心脾血虚、胞宫亏空。治宜补益心脾、养血调经。

处方:生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2g,当归10g,茯苓10g,炙远志6g,广木香6g,炙甘草6g,大枣6枚,酸枣仁10g,生姜2片,菟丝子10g,茺蔚子10g,郁金10g,红花5g,柴胡6g,制香附10g,山药30g。30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后月经来潮,唯量少、色紫,又连续服用3个月后月经正常,面部色素消退,睡眠转佳,随访无复发。

经验体会:方以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郁金、红花、茺蔚子活血通经;香附、柴胡疏肝理气;菟丝子、山药补肾健脾。诸药合用,使心血充盈,气血调和,月事则以时而下。

方8归芪调经汤加味

配方:当归、炙黄芪、菟丝子各30g,生姜3片,大枣10枚,阿胶(烊化兑服)、淫羊藿各15g,焦山楂10g,枸杞子20g。

加减变化:原发性闭经和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较甚者,给予紫河车血肉之品长期服用;胃纳欠佳者加山药、鸡内金;有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加海螵蛸、石斛;心悸失眠多梦者加远志、酸枣仁、茯神。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早晚2次分服,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气血,益肾调经。

临床应用:20例患者,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病例:患者,32岁。自诉2年前因患急性阑尾炎切除后,月经失调,经期逐渐后延,量少色淡,质稀。近半年来闭经,曾服中药(单方)2个月,未见好转。诊见:面色萎黄,神倦嗜卧,腰酸,带下少,失眠多梦,毛发不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查血红蛋白72g/L。询知未服任何避孕药。脉症合参,加之患者有手术失血的前因,认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充。治以补气养血,益冲调经。用上方调服1个疗程月经来潮。随访半年月经正常。

经验体会:方中当归、黄芪养血益气,调补气血,二药配伍,可使血随气充,气随血生,针对血虚气亏而设,为方中主药。又以阿胶、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促进天癸之生长,以达任通冲盛,恢复月经周期之来潮,为方中之辅药。生姜、大枣、山楂滋养脾胃,生化气血,使气血充,经水旺,又可调和诸药,为方中之佐使药。上药合用,补益气血,益肾调经,确为治疗虚性闭经之良方。

方中选用的当归、黄芪、阿胶、枸杞子、山楂、大枣均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B2、叶酸、烟酸、氨基酸及微量铁等,它们都是正常的造血活动所必需的造血要素,可提高血液中血浆脂蛋白和血红细胞含量;山楂有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速度和扩展扩张血管的作用。药理实验证实,当归、黄芪对小鼠动情期有调节作用,可能与调节雌激素水平有关。阿胶能加速人工贫血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长,因此有补血作用。方中选用淫羊藿和菟丝子,可以增强垂体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及卵巢对黄体生成素的反应性而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得以改善,故可调理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紊乱。

方9血府逐瘀汤

配方:桃仁9g,红花6g,当归30g,牛膝6g,川芎10g,枳壳9g,桔梗6g,柴胡9g,甘草6g。

加减变化: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15g;神疲肢倦、体形较胖者加苍术9g,茯苓30g;带下色黄,少腹灼热者加牡丹皮15g,栀子9g;月经中断4个月以上者加三棱、莪术各9g。

用法:按既往月经来潮时间提前10d服用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每日煎服2次,20d为1个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服,连续3个月经周期。后于每月月经来潮前7d服用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

功效: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临床应用:64例患者,经治疗6个月,治愈34例,显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9%。

病例:患者,29岁,汉族,未婚。患者逐渐起病,表现为眠差、多疑,认为周围人都在议论她、家人也和外人联合起来控制她的思维,心急,行为紊乱。

于2003年1月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后选用利培酮5mg/d,联合氯硝西泮8mg/d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闭经,伴乳胀泌乳、心烦易怒、胸胁胀痛、便干难解,舌质淡有瘀点,脉沉弦。考虑患者为青年女性,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3个月。第1个月患者月经即规律来潮,3个月后单用乌鸡白凤丸治疗,每月7d。患者至今月经来潮规律。

经验体会:精神病的病因是由阴阳失调,七情内伤,并引起痰、火、瘀、虚等病理变化出现精神症状,涉及多个脏腑。七情内伤,则肝气郁结不达,久之气血淤滞,冲任不通,胞脉阻塞,则出现闭经。病位主要在肝,瘀为病机之关键,故临床上选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中桃仁承气汤活血祛瘀,牛膝引经下行,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桔梗开胸宣气,甘草和中,共奏行血分淤滞、解气分郁结、瘀去气行、诸症皆除的功效。但血府逐瘀汤中药物多为耗气伤血之品,应用时应注意中病即止,继用乌鸡白凤丸来补养气血、调经,以免气血耗损太过,无血可潮,又可避免煎服药物的麻烦,患者易于接受。

方10五子二仙汤

配方:黄芪18g,当归、枸杞子、车前子各15g,菟丝子、覆盆子、仙茅、淫羊藿、香附、益母草、白术各12g,五味子、女贞子、杜仲各10g。

用法:在先治带下的基础上分三步治疗:①先服五子二仙汤,每日1剂,以开源储水,同时测体温,找出排卵期。②排卵期后1周始,方加牛膝、地龙各12g,土鳖虫、桃仁各10g,每日1剂,连服1周,以活血促经。③不见经行者续行前两步;见经行者改五子二仙汤作水丸服,每日2次,每次9g,巩固疗效1~2个月。

功效:益气健脾,调经养血。

临床应用:治疗最长时间(不含巩固期)13周,最短时间2周,平均4周。

随访半年结果发现,62例患者,痊愈46例,占69.7%;好转8例,占12%;有效2例,占3%;无效10例,占15%;总有效率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