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48565100000035

第35章 围绝经期综合征(2)

用法:水针与毫针并用。主穴中的三阴交、足三里及配穴中的心俞、肾俞、脾俞、肝俞等背俞穴使用水针疗法,选用当归注射液,5ml注射器,6号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无痛、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的得气感后,回抽无血,背俞穴每穴缓慢注入药液2ml,三阴交、足三里两穴缓慢注入药液4ml。余穴使用毫针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体针可使用电针,40V电压,疏密波,留针30min。水针注射的穴位左右交替使用,每周2次;毫针针刺的穴位每周5次,休息2d可继续治疗。失眠加神门、太溪;梅核气加太冲、丰隆;皮肤感觉障碍加孔最、尺泽等。42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功效:补益脏腑,填髓充脑。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抑郁症。

方4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肝俞、百会、膻中、大赫、内关、神门、太冲、太溪。

用法:患者先采取仰卧位,百会、膻中用30号1寸毫针与皮肤呈30°角斜刺,针刺深度均为0.5寸左右,行提插捻转手法(上下提插距离<1cm,捻转幅度<45°,以下操作相同),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大赫、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选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针刺深度均根据患者肥瘦及穴位可刺深度而定,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留针30min,中间用捻转手法行针2次,每穴10s左右。然后让患者取俯卧位,肝俞采用30号1寸毫针与皮肤呈75°角顺经斜刺,肾俞采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针刺深度根据患者肥瘦及穴位可刺深度而定,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留针20min,中间用捻转手法行针2次,每穴10s左右。每周针刺3次,连针4周为1个疗程。

功效:调理阴阳,和畅气血。

适应证: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5

取穴:背俞穴。

用法:用长柄梅花针,手法为腕力弹刺,中等力度,以皮肤充血为度,频度80~100/min。在穴位表面0.5~1.5cm直径范围内均匀叩打40下;扣打头部时患者取坐位,正中线及左右旁开1.5cm各一条线,颞部以耳郭为中心呈放射状叩打4条线,每条线往返叩打3~5次;然后患者取俯卧位,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叩打3行,第一行距脊柱1cm,第2行距脊柱2cm,第3行距脊柱3~4cm,每行各叩打3~5次;患者取仰卧位,上腹部自上而下叩打3~5行;小腿内侧叩打3行。每例患者都重点叩打肾俞、腰骶部、脐周。阴虚火旺加百会、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肝郁化火加肝俞、胆俞、百会、风池、太冲;心虚胆怯加心俞、胆俞、阳纲、魂门、神门,隔日1次。

适应证:主治妇女围绝经期失眠。

二、按摩疗法

方1

取穴:太阳、风池、脾俞、足三里、印堂、关元、前额、肾俞、章门、腰骶、合谷、太冲。加减:月经周期不定、经量少、色鲜红、口干、烦躁、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易怒多汗、面潮红者,加按揉血海、太溪、三阴交,掐揉神门。月经周期延长、经血量多、色淡、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头晕目眩、形寒怕冷、神疲乏力、面目及下肢水肿、大便烂稀者,加擦大椎、小腹,揉擦命门、摩中脘。

用法:揉按太阳、风池、脾俞、足三里各3min,揉印堂、关元各2min,分推前额2min,揉擦肾俞、章门各2min,重擦腰骶2min,拿揉合谷2min,掐揉太冲2min。

功效:调理冲任。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2

取穴:脊柱两侧、心俞、肝俞、胃俞、肾俞及后颈部、肩部、风池、大椎、膻中、胸上斜、两胁肋部。

用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一侧,用手掌沿脊柱两侧擦揉5~6遍,再用拇指分别揉两侧心俞、肝俞、胃俞、肾俞穴各1min。患者改为坐位。术者站立其后或站立一侧,擦揉后颈部、肩部,自上而下反复3~5遍,揉点风池、大椎穴各1min。再用一手扶在对侧肩头,另一手以手掌从其胸上方斜向两乳中间、向下推擦3~6min,按揉膻中穴2min,再用双手掌推擦两胁肋部,以热为度。

功效:调理冲任,平衡阴阳。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3

取穴:印堂、太阳、前额、风池、合谷、神门、大椎、脾俞、肾俞、命门、中脘、章门、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用法:揉印堂、太阳,分推前额、揉风池各2~3min。掐合谷、神门各1min,擦大椎、揉脾俞、肾俞、命门各2min。揉中脘、章门、关元各2min。揉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各2min。

功效:平衡阴阳。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4

取穴:血海(双)。

用法:用指压法。一面慢慢吐气,一面用大拇指按压穴位6s,如此重复做10遍。每日1次。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方5

取穴:腰骶椎及其两侧、三阴交。并随证配穴。

用法:用叩击、揉压法。以手指(四指或五指并拢)或掌取腰骶部及其两侧(共5行),自上到下,来回往返施以重叩击5行10遍,频率为100/min,约5~10min,再揉压三阴交(双)5min,或指压配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方6

取穴:脊柱两侧、八髎、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内关、神门。

用法:用叩击、指压法。以手指(四指或五指并拢)在脊柱两侧3行以重力叩击各5遍,再叩击八髎穴各20下,然后从足至手部有关穴位上按压(强压),每穴3~5min。双手拇指同时进行操作。每日或隔日1次。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三、耳穴疗法

方1

取穴:肾、神门、内分泌。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头痛加肝、皮质下、内耳;失眠烦躁、潮热出汗加心、肺、三焦。

用法:用粘有金属磁珠的胶布在耳穴前后两面均贴,每天前后对压4次或5次,每次按压5min,使耳郭皮肤充血变红、发热、疼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隔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2

取穴:肾、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对屏尖。阴虚型配肝、心;阳虚型配脾。

用法:取双侧耳穴。用王不留行贴压,每次按压20s左右,以耳郭红热为度,每天按压3~5次,每3d换贴1次。两耳穴位交替使用,则每周换贴2次,间隔1d。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3

取穴:肾、内分泌、内生殖器、皮质下。配穴:神门、交感、对屏尖;阴虚型加肝、心,阳虚型加脾。

用法:用王不留行贴压耳穴,每天患者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20s,以耳郭发红发热为度,两耳交替,每3d换1次,连压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4

取穴:心、肝、肾、皮质下、交感、内分泌、子宫。心烦、失眠、多汗加神门、脑、肺、小肠;肠胃不适、大便秘结加脾、胃、大肠、小肠;月经紊乱加子宫、卵巢;肥胖加脾、神门、饥点、口、大肠;心悸胸闷加交感、小肠、神门;血压偏高加神门、降压沟。

用法:双侧耳穴同时常规贴王不留行,每3d换1次,每天按压3~5次,每次2~3min,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5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丘脑、缘中、皮质下。配穴:心、肝、脾、肾。

用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min,每日或隔日1次,或左右交替针刺,10次为1个疗程。也可用耳压法。

功效:滋阴潜阳,疏肝健脾,调理冲任。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四、埋线疗法

方1

取穴:大椎、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胃俞、志室、命门、膻中、中脘、气海、关元。

用法:用植线法。穴位消毒局麻后,取1号医用羊肠线2cm,挂在埋线针端缺口上,穿入穴位皮下,进针至线头进入0.5cm,退针,外盖敷料。根据病情及患者对羊肠线的吸收情况,每次取穴3~5个,2~4周埋线1次。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方2

取穴: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足临泣、百会。

用法:用注线法。穴位消毒局麻后,取0号羊肠线装入9号穿刺针前端,刺入穴位。百会平刺于肌层,埋入2cm羊肠线,余穴直刺,埋入1cm羊肠线。

15d埋线1次,每次选穴3个,上穴分两组,交替使用。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方3

取穴: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位,每半个月埋1次,6次为1个疗程。

用法:皮肤常规消毒,取一次性微创穴位埋线专用针刺入穴位,直刺约30mm,提插得气后,用针芯抵住PGLA医用可吸收线,缓缓退出针管,将PGLA医用可吸收线留在穴内,敷无菌棉球,以胶布固定,埋线区当天不得触水,以防感染。

功效: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4

取穴: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

用法:常规皮肤消毒,将2-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等长线段,置于75%乙醇中浸泡3min备用,取羊肠线穿进7号注射针头内,将针头刺入穴位,直刺约30mm,提插得气后,用针芯抵住羊肠线(针芯由直径0.3mm,长40mm毫针剪成平头改成),缓缓退出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内,敷无菌棉球,以胶布固定。埋线每星期1次,埋线区当天不得触水,以防感染,指导患者埋线2d后,每日睡前自行按压穴位10~20min。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五、穴位注射疗法

方1

取穴: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用法:用10%当归注射液与10%五味子注射液各3ml,每次取背俞与体穴各1对,交替使用,每穴注药1.5ml,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2

取穴:主穴为肝俞穴。配穴取心俞、脾俞、肾俞穴。

用法: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1对,用当归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种药物交替使用,每穴注入1ml,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3

取穴:主穴取肝俞、三阴交穴。配穴:肝经郁热配阳陵泉穴,肾精亏损配肾俞穴,肾阳虚衰配命门穴,心脾两虚配心俞、足三里穴。

用法:用地西泮(安定)注射液0.3~0.4ml,每穴注射0.1ml,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六、穴位贴敷疗法

方1

配方:吴茱萸30g。

用法:晒干,研细末。取适量于经净后3d填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每3日1换。一般连续15d左右即愈。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2

配方:吴茱萸12g,龙胆草20g,硫黄6g,朱砂0.6g,明矾3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小蓟根汁60g,用凡士林适量拌匀。取少许外敷期门穴(第6肋间隙,距前正中线3.5寸处)和双侧涌泉穴(足掌心,第2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d愈。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亦可用于脏躁症的治疗。

方3

配方: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各15g,玄参、珍珠母各30g,菊花9g,丹参、炒酸枣仁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取药末30g,以醋调和成膏状,外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和肚脐上。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七、其他外疗法

方1

取穴:主穴取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肝肾阴虚配太溪、志室、太冲、肝俞;心肾不交加太溪、劳宫、心俞;脾肾阳虚配关元、命门、章门、脾俞;血瘀加血海。

用法:艾条温和灸,每次选3~5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调理冲任,平衡阴阳。

适应证: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2

配方:柴胡、白芍、香附各15g,枳壳、郁金各30g,陈皮、木香各9g。

用法:上药加清水1000ml,煎沸15min,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足。每日1次,每次25min。

适应证: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第四节验方疗法

方1桂枝汤

配方:桂枝6~10g,白芍9~15g,甘草6g,大枣10枚,附子6~12g。

加减:偏肾阳虚加附子6~10g,杜仲9~12g;偏血虚加当归9~15g;偏表虚者合玉屏风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

功效:调和营卫,滋阴和阳。

方2无忧散

配方: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墨旱莲10g,紫河车(冲)3g,女贞子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续断10g,桑寄生10g,浮小麦10g,夜交藤10g,酸枣仁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

功效:滋补肝肾,平调阴阳。

方3滋养肝肾汤

配方:生地黄15g,山茱萸12g,墨旱莲12g,牡丹皮12g,柴胡6g,五味子5g,浮小麦15g,夜交藤15g,白芍15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滋肝益肾、调理冲任。

适应证:围绝经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