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48565100000036

第36章 围绝经期综合征(3)

方4知柏地黄丸加减

配方:知母10g,黄柏10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何首乌20g。加减: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加天麻10g,石决明20g,玄参15g,龟甲15g;心悸失眠,情志不宁加百合10g,生地黄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夜交藤20g,柏子仁10g,炒酸枣仁20g;烘热汗出者加柴胡10g,太子参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浮小麦20g;腰膝冷痛、面目下肢水肿、便溏加仙茅10g,杜仲10g,续断10g,炒白术15g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安神,涩汗填髓。

适应证: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5菖蒲郁金汤

配方:石菖蒲15g,郁金15g,百合30g,白芍30g,佛手15g,香附15g,茯苓30g,山药15g,龟甲15g,巴戟天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浮小麦30g,大枣7枚。加减:心烦不寐,加黄连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炒酸枣仁30g;肝火炽盛,加牡丹皮12g,栀子12g;阴虚火旺,加知母15g,黄柏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

功效:安脏达郁、滋补肝肾、健脾养血。

适应证:围绝经期抑郁症。

方6益脾宁更汤

配方:炒党参30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12g,炙升麻9g,当归15g,制何首乌15g,五味子10g,柴胡10g,木香6g,酸枣仁20g,北秫米10g。加减:若潮热,手足心热,加知母、牡丹皮;汗多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烦闷乳胀加郁金、佛手;腹胀纳差加鸡内金、焦山楂、枳壳;肢倦水肿加山药、泽泻;腰膝酸软加续断、杜仲。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d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健脾,升发清阳,潜降阴火。

适应证:围绝经期综合征。

方7杞菊地黄汤加减

配方:菊花20g,枸杞子20g,熟地黄25,山茱萸15g,丹参30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15g,石决明20g,牛膝15g,钩藤25g,天麻15g,白芍20g,龙骨20g,牡蛎20g。阴虚内热者加知母、黄柏以除蒸,心烦不寐者加天冬、茯神、夜交藤以安神,肝郁气滞者加川楝子或香附以疏肝。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分早、晚服。

功效:滋肾养肝、育阴潜阳。

适应证:围绝经期高血压症。

方8加味三才饮

配方:太子参、生地黄、天冬、黄芪、当归、淫羊藿、山茱萸、炒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加减:心神不宁、夜寐易惊加柏子仁、茯神、琥珀粉,易醒加夜交藤、远志,心烦躁热不寐加黄柏、知母,头晕头痛甚加菊花、钩藤、白芷,汗多加浮小麦,月经量多加白芷、鸡冠花、炒杜仲。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5d为1个疗程。

功效:益肾填精、补气养血。

适应证:围绝经期不寐。

方9滋水清肝饮加减

配方: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药20g,山茱萸20g,牡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2g,柴胡12g,白芍15g,栀子12g,当归15g,酸枣仁30g,珍珠母30g,合欢花30g,合欢皮30g。加减:兼头痛头晕加刺蒺藜、沙苑子、石决明,急躁易怒加黄连、竹叶、麦冬,烘热汗出加麦冬、生牡蛎、石斛;心悸加丹参、炙远志,耳鸣加石菖蒲、磁石,郁闷不舒加青陈皮、百合,痰湿重加陈皮、胆南星、竹茹,恶梦易惊醒加琥珀、生龙齿,月经不调加香附、益母草,性功能减退加淫羊藿、枸杞子。

用法:每日1剂,中午、晚上各煎服1次,15d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3d。

功效:滋肝肾、清肝热、安心神。

适应证:围绝经期失眠症。

第五节效方疗法

方1更年汤

配方:黄芪20g,桂枝15g,龙骨50g,牡蛎50g,当归15g,熟地黄15g,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杜仲15g,桑寄生15g,枸杞子20g,菟丝子50g。

加减变化:肾阴虚者,加女贞子30g、墨旱莲30g;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5g、补骨脂15g;肾阴阳两虚者,加仙茅10g、淫羊藿10g、龟甲10g、女贞子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以30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有关药物。

功效:补肾益精、调补冲任。

临床应用:30例患者中,痊愈(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者)10例,有效(治疗3个疗程症状缓解者)16例,无效(治疗3个疗程无变化者)4例,总有效率86.7%。

经验体会:围绝经期综合征是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的与绝经有关的症候群,涉及了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如眩晕耳鸣、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月经紊乱等。大多是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严重地危害了广大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往往存在不良反应及危险性。中医对本病也有着较深的认识,认为妇女在围绝经期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弱,天癸将竭,若某些妇女因素体差异或生活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此生理过渡,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协调,就会出现以肾虚为主的证候,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或阴阳两虚。故中医以补肾为治疗大法,方中黄芪、当归、熟地黄补气血、养冲任;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温养肝肾以调冲任;桂枝温经通阳;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沙参、麦冬养阴清肺,金水相生;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益筋骨。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调补冲任之效,故临床收效满意。

方2更年止血汤

配方: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5g,枳壳15g,白芍10g,蒲黄10g,仙鹤草15g,茜草根15g,海螵蛸15g,阿胶(烊)15g,益母草15g,三七粉(冲服)2g,煅龙骨、煅牡蛎(先下)各30g。

加减变化:阴虚内热加女贞子、墨旱莲各15g,腰痛甚加续断30g、狗脊15g,寒象甚加鹿角霜15g、鹿含草15g,大便秘结加肉苁蓉30g。血止后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盐黄柏10g,盐知母8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桑叶15g,川楝子10g,地骨皮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服用益血生胶囊(吉林敖东制药厂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以3个月经周期为限。

功效: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临床应用:临床治疗38例患者,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84.2%。

经验体会: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治疗上,一般止血稍易,调理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则较困难。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出血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以止血为主。更年止血汤方中党参、黄芪、白术、枳壳益气健脾摄血;白芍、蒲黄收敛止血;仙鹤草、茜草根、海螵蛸收涩止血;益母草活血祛瘀;阿胶养血止血;三七为止血圣药,且止血不留瘀;煅龙骨、煅牡蛎固摄冲任,收涩止血;续断、狗脊补肝肾。诸药配伍,共奏补气健脾益肝肾、活血止血调冲任、固崩漏之功效。血止后,以澄源复旧为主,用知柏地黄汤为主加减,以补肾填精,养血调经,使之阴阳趋于平衡,肝肾精血得以充盈,脏腑功能逐渐恢复,从而达到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延长周期间隔,达到逐渐绝经的目的。

方3归脾汤加减

配方: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远志15g,龙眼肉15g,酸枣仁20g,木香15g,当归15g,甘草10g,柴胡10g,山茱萸15g,五味子10g,何首乌15g。

加减变化:如胸闷,胁肋胀,乳胀加郁金15g,延胡索10g,佛手12g;如潮热,手足心热加牡丹皮15g,地骨皮15g,栀子10g;如耳鸣口干加生地黄15g,麦冬15g,菊花15g;盗汗加麻黄根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腰膝酸痛加续断15g,杜仲15g;腹胀纳差加鸡内金15g,枳壳15g,山楂15g,草豆蔻15g;恶心加半夏15g,砂仁15g;项背紧痛加葛根15g,桂枝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d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益气,滋肝补肾。

临床应用:临床治疗220例患者,痊愈191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100%。

经验体会:方中黄芪补气升阳,有汗则发,无汗则止,补五脏诸虚,且能通调血脉,通行经络,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党参益气养血,补脾养胃,鼓舞清阳,振动中气,滋而不湿,润而不寒,无刚燥之弊,可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显着增加;白术益气健脾止汗,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养心安神,调节自主神经;远志交通心肾,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止痛,以防补血药滋腻滞气;当归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有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甘草补脾益气,消热,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通经脉,利血气,协阴阳,调和营卫;柴胡用于舒肝解郁,退热,月经不调,胁肋胀满;山茱萸益精,安五脏,滋补肝肾,收敛固脱,常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五味子益气生津,滋养心肾,补益精血,用于气阴不足之失眠、心悸、虚汗、少气等,其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兴奋子宫卵巢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调节作用,另外对高血压、低血压、循环衰竭均有治疗作用;何首乌养血补肝肾,其能长筋益精,益气力,延年。

配方: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炒白芍、百合各12g,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酸枣仁各15g,知母、黄柏各10g。

加减变化:头痛、眩晕去淫羊藿、巴戟天,加女贞子、墨旱莲各15g,钩藤、菊花各12g;烦躁易怒加龙胆草、炒栀子各10g;精神失常,悲伤欲哭,去淫羊藿、巴戟天,加小麦30g、炙甘草10g、麦冬12g、大枣20g;失眠重加夜交藤30g、合欢皮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阴阳双补、涵养肝木、滋养心神。

临床应用:临床治疗56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5%。

经验体会:妇女绝经前后,肾精亏虚,冲任二脉逐渐亏少,天癸将竭,精气、精血不足,月经向绝经阶段过渡,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故绝经前后诸症以肾虚为致病之本,此阶段若因疾病、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不能自我调节和适应,可导致阴阳失调而发本病,并可波及他脏而见肝肾不足、脾肾两虚、心肾失交等。自拟补肾更年汤方中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黄柏滋肾阴降虚火;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温肾助阳以使阴精化生肾气,即“阳中求阴”;山药、山茱萸滋肾益肝健脾;白芍柔肝潜阳;百合、酸枣仁养心安神使心肾相交。诸药合用,共奏阴阳双补、涵养肝木、滋养心神之功而切中病机。临床观察表明,本方疗效优于对照组,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剂。

方5补肾健脾汤

配方:熟地黄20g,紫河车25g,山茱萸、枸杞子、山药、知母各15g,茯苓10g,白术20g,夜交藤30g,当归、女贞子各20g。

加减变化:如果有月经淋漓不断加阿胶10g,牡丹皮15g。心肾不交症状明显加百合、珍珠母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健脾,兼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临床治疗23例患者,患者以为主要症状。治愈12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

经验体会: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治疗为补肾健脾,兼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补肾尤以滋补肾阴为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健则生化无穷,故健脾亦为主要。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心肾不交,脑失所养而出现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健忘失眠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肾气虚则冲任不固而致月经紊乱。

本着治病求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原则组成补肾健脾汤。方中熟地黄、紫河车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安神;当归补血活血。

方6二仙汤加减

配方:仙茅12g,淫羊藿12g,当归10g,巴戟天10g,知母10g,黄柏10g。

加减变化:经量多者加杜仲炭10g、三七10g、棕榈炭15g,汗出较多、口干、五心烦热者加五味子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腰酸如折、怕冷形寒、小腹坠胀者加干姜10g、白术15g,心悸怔忡者加柏子仁15g、酸枣仁20g、麦冬10g、远志10g,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干苦者加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香附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温肾阳、补肾精、调冲任。

临床应用:本组112例患者,痊愈48例,显效4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