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12

第12章 黄河中下游历史文化旅游区(11)

(1)秦始皇陵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脚下,是中国第一位皇帝陵,在历代单葬制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封土为覆斗方上式,地宫目前尚未发掘。据《史记》记载,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70余万人。凿地有三重泉水那么深,填堵缝隙,灌注铜水,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有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顶壁饰有天文图像,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地宫内机关重重。秦始皇陵地面祭祀建筑荡然无存,但在陵区东侧发现兵马俑坑;在陵区西侧发现了铜车马坑、马厩坑及造墓人葬坑。秦始皇陵被命名为世界远古第八大奇观,并于1987年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2)秦始皇陵兵马俑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其中以一号坑规模最为庞大,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等6000多件,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以士兵为主的混合战车的军阵,阵容庞大,气势宏伟。二号坑在一号坑的北侧前面,占地约6000平方米,是由陶制士兵、骏马、战车、骑士,组成步、弩、车、骑等4个兵种,手中各持弓、箭、弩和戈、矛、戟、剑等实战兵器,形成一支庞大的“特殊军队”的阵势。三号坑在一号坑的后面北侧,占地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前端甬道口有一辆统帅乘坐的彩绘战车,有上百名武士手执戈、矛、戟、剑等,森严环卫,军威凛然,好像一号、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现在一号坑上面已建起一座长200米,跨度宽约70多米的拱形展览大厅,并于1979年落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在秦始皇陵西侧,1980年又发掘了两组大型铜制御车马。据考证,这两组铜车马,是秦始皇生前出巡时所乘车马的复制品,比原来的车马缩小了1/2,总重量为1200多公斤。

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全面系统地具体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军队风貌,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

(3)明西安城墙

位于西安市中心,是明代洪武七至十一年(公元1374-1378年)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西安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西安城墙共有4座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座城门又由三部分组成,即正楼、箭楼、闸楼。

闸楼在最外,主要担当升降吊桥的功用;箭楼位于正中,担起了城门防御的重职;正楼在最里,是真正的城门。同时箭楼与正楼之间有围墙相连,这样一个封闭空间称之为瓮城。另外,城墙四角还修了突出墙外的角台,角台之上建有比敌台更为坚固的角楼,对城墙四角形成了严防死守,令敌人望而生畏。明代西安城垣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堡。

(4)大雁塔和小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内,是西安现存最着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为楼阁式砖塔,高64.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友谊西路东段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修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小雁塔现存13层,高约43米,塔内设有木梯,登上塔顶,可以饱览市内风光。

(5)半坡博物馆

位于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1958年建立,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于1953年发现,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从1954年到1957年,先后发掘5次,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该遗址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其中有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6)华清池

位于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是我国着名的温泉胜地,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广为世人关注,成为旅游胜地。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风光和千百年来流淌不尽的温泉资源,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自周幽王修建骊宫至唐代几经营建,先后有“骊山汤”、“离宫”、“温泉宫”,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亦名“华清池”。安史之乱后,建筑残存无几。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一部分,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九龙湖风景区、唐御汤遗址区、西安事变旧址区(环园)、唐梨园文化区、芙蓉园区、温泉沐浴区、配套服务区等七部分,昔日的皇宫禁苑、天子御汤已成为融风景园林、文物遗址、温泉沐浴于一体,食、住、购、娱、浴配套服务齐备的着名风景旅游胜地。

2)咸阳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是我国着名古都之一。咸阳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及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境内有27座帝王陵和400余座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陪葬墓,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素以“秦都、汉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和“天然历史博物馆”。主要景点有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等。

(1)汉茂陵

位于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规模宏伟,整个工程耗时长达53年之久,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陵园呈方形,陵体高大宏伟,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寝周围有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20余座,星罗棋布,蔚为壮观。霍去病墓前石刻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

(2)唐昭陵

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的九嵕山上,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98座,以皇帝陵寝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规模宏大,举世罕见。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中“昭陵六骏”浮雕,构图新颖,手法简洁,刻工精巧,鲁迅先生曾称其“前无古人”。唐昭陵是中国封建社会综合国力最强盛时期的历史产物和历史见证,被誉为“天下名陵”。

(3)唐乾陵

位于陕西省乾县的梁山主峰下,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唐乾陵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依梁山而建,坐北朝南,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内城面积约为230万平方米,有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门。外城周长40公里。现存有华表、翼马、无字碑、61蕃臣石像等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100多件,以及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无字碑”由一块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但立碑时却没有刻字,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无字碑谜”。

乾陵陵园规模宏大的古陵园遗址,布局严谨的陵垣建筑,精美绝伦的大型石雕刻,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

3)延安

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主要旅游景点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宝塔山、清凉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凤凰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旧址、瓦窑堡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延安宝塔山、刘志丹烈士陵园等。

(1)黄帝陵

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园,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伟大人物。

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音律,演算数平定战乱,统一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黄帝是后人对其的尊称。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陵冢高3.6米,陵围48米。陵前设有祭亭,内立郭沫若亲书“黄帝陵”碑。

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相传为汉武帝北征而归在此祭奠黄帝时,让士兵一夜之间筑成。

桥山东麓有轩辕庙,庙内沿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