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46

第46章 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风情旅游区(1)

【学习目标】

了解本旅游区各地的基本情况

熟悉本旅游区各地着名旅游景点景区

本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港澳三地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隔而治,却与西方文化融合甚多,形成了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庙宇和传统民居,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和异彩纷呈的西洋建筑的中西文化珠联璧合的人文景观;又因地处南亚热带海岛、海滨而形成极富南国风情的海岛风光。

8.1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

8.1.1香港特别行政区概况

1.自然地理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濒南海,北隔深圳河与深圳相接,西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

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总面积2755平方公里,土地有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2个岛屿组成。众岛屿以大屿山面积最大,而香港岛以南的鸭脷洲则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岛屿。香港是一座受到海水淹没的多山地体,山多平地少,地貌丰富。山脉走向为东北至西南,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九龙及香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香港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3℃。香港的区花为紫荆花。

2.历史沿革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有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中国居民在香港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中国开始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正式结束英国150多年的管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3.经济概况

香港处于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着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誉为“东方之珠”、“动感之都”。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

8.1.2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

香港素称为“东方明珠”,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融贯东西文化的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这里有诱人的海滨浴场;有耸立于沿海岸低地的高楼大厦;还有众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和新近开辟的风景名胜游览地。主要景点有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太平山顶、浅水湾、星光大道、庙街夜市、宝莲寺、天坛大佛、大屿山、长洲、会展中心、维港风光等。

1.景点景区

1)太平山

又称为扯旗山,雄踞香港岛的西部,海拔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自香港开埠以来,它一直被视为香港的标志。太平山顶是观赏香港美妙夜景的最佳去处,其中又以缆车总站附近古色古香的狮子亭和空旷怡人的山顶公园为最佳观赏位置。每当夜幕降临之际,站在太平山上放眼四望,在万千灯火的映照下,港岛和九龙宛如镶嵌在维多利亚港湾的两颗明珠,交相辉映;中环地区,更是高楼林立,壮观无比。太平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成为人们到香港的必游之地。

2)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位于香港湾仔,建成于1997年,是全球最独特和最具规模的世界级会议及展览场馆。

除了作大型会议及展览用途之外,这里还有两间五星级酒店、办公大楼和豪华公寓各一幢。

而它的新翼则由填海扩建而成,设计如同一只向天空展翅飞翔的巨鸟,全现代化的外形,由铝金属与玻璃两种物料结合,预告了21世纪的建筑新趋势。内附大礼堂及大展厅数个,分布于三层建筑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览馆之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的主权移交庆典在此举行。中心外广场上耸立着香港回归纪念碑及代表香港的紫荆花铜像。

3)海洋公园

位于香港南部香港仔海洋公园道,建成于197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海洋公园三面环海,东濒深水湾,南临东博寮海峡,西接大树湾,占地87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公园建筑分布于南朗山上及黄竹坑谷地。两园间设有架空缆车,游客只需乘坐1.4公里的缆车,便可来往于两园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园景区。整个园区包括海洋天地、集古村、绿野花园、雀鸟天堂、山上机动城、急流天地、水上乐园、儿童王国等八区。

4)浅水湾

位于香港岛南部,号称“天下第一湾”,也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浅水湾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宛如一弯新月。海滩绵长,滩床宽阔,且水清沙幼,波平浪静,是香港最美丽的海滩之一。浅水湾东端的林荫下,是富有宗教色彩的镇海楼公园。园内面海矗立着两尊巨大塑像——“天后娘娘”和“观音菩萨”,其旁则放置海龙王、河伯和福禄寿等吉祥人物塑像,栩栩如生。附近建有七色慈航灯塔,气势雄伟,周围还有长寿桥等胜景。

5)黄大仙祠

位于九龙翔道黄大仙上村,原名啬色园,是香港最负盛名的道教场所,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地方。据传说,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而广为人知,故得后人建祠供奉。黄大仙祠始建于1921年,经过几十年的悉心经营,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建筑雄伟,极尽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6)天坛大佛

位于香港大屿山木鱼峰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青铜坐像,因底座仿北京天坛圆丘坛而建,故得名。天坛大佛于1990年动工,1993年12月开光并开放,耗资2000万港币。

佛像身高26.4米,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重250吨,由202块青铜焊接而成。大佛造型集云冈、龙门佛像和唐代雕塑技术之精华,被誉为尖端科技与东方艺术的结晶。

7)青马大桥

青马大桥横跨青衣岛及马湾,是配合香港国际机场而建的十大核心工程之一。大桥于1992年5月开始兴建,历时五年竣工,造价71.44亿港元。桥身总长度2200米,主跨长度1377米,离海面高62米,是连接大屿山香港国际机场及市区的干线公路,更是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吊桥。

8)前港督府

位于香港岛中环半山上亚厘毕道,是一座糅合不同建筑风格的米白色建筑物。其建造工程始于1851年,工程历时4年。前港督府香港历任28位总督中,有25位曾以此作为官邸和办公室。1997年7月香港回归后改名为礼宾府,目前是行政长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重要正式活动的场所。

9)迪斯尼乐园

位于香港大屿山竹篙湾临海地段,面积126公顷,2005年12月开业,是全球第五个、亚洲第二个、中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小但却是最有潜力的迪斯尼乐园。香港迪斯尼乐园是一座融合了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及其他迪斯尼乐园特色于一体的主题公园。香港迪斯尼乐园包括四个主题公园及两间主题酒店。四个主题区分别是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每个主题区都能给游客带来无尽的奇妙体验。

2.民俗风物

1)民俗风情

香港位于东西两大文明交融与传播的枢纽位置,是东西方文化会聚的国际都会。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风俗与礼仪,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香港宗教信仰自由,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香港的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信神”最多。人们普遍敬奉祖先神位、门神土地。初一和十五必上香或点“蜡烛灯”,逢喜事及传统节日也要拜祭一番,平时到庙宇中去求神拜佛以求转运或求签者也不少。

香港人每年庆祝的节日数量和种类堪称世界之最。香港除了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西洋节外,还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此外,还有如太平清醮、谭公诞、车公诞、天后诞等特色节庆活动。

香港至今还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风民俗,如送礼时忌送钟(送终)、书籍(输)、毯子(压财)。用餐时,客人要待主人说“起筷”才开始进食;手肘不可横抬、枕桌,不可“飞象过河”;不能“美人照镜”,将碟子拿起来倒菜;喝汤不要发出声响,餐毕碗中不要留食;上鱼时,鱼头要对着客人方向,吃时不要翻转鱼身。此外,港人也颇迷信,除参神求签外,风水掌相之类盛行。

2)风味饮食

香港是美食天堂,被誉为“亚洲美食之都”。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在此汇集。日菜、韩菜、泰菜、意大利菜、地中海菜、尼泊尔菜、北越菜、西班牙菜、阿根廷菜、葡国菜、俄国菜、澳洲菜、印度菜、古巴菜、美国菜等在香港都很常见。中餐以粤菜为主,兼收国内各大菜系的代表作。

街头小食也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萨其玛、龙须糖、脆麻花、蛋散、老婆饼、老公饼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

3)购物

香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大部分物品不收关税,香港的货品价格就相应较低,素来被称作“购物天堂”。香港购物区集中在“香港岛”及“九龙”两个地段,九龙有“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等,香港岛有“中环”、“北角”、“金钟”、“铜锣湾”等。

8.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

8.2.1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

1.自然地理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门。位于我国大陆南部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邻广东省,与东侧的香港隔海相望。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陆地总面积约为29.2平方公里。

澳门属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平均气温约为22℃。全年降雨量约2030毫米。

澳门区花是莲花。

2.历史沿革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原属于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535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并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员于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同年开始使用澳门名称。1848年后,葡萄牙殖民者相继占领了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殖民者在《中葡会议草约》中塞进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的字样。同年12月,清政府与葡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中再次确认《中葡会议草约》中有关澳门的提法。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萄牙终止《和好通商条约》。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了首轮会谈。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3.经济概况

澳门的经济结构主要由出口制造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等构成。以博彩业着称的澳门,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摩纳哥蒙特卡洛并称世界三大赌城,因而被冠誉为“东方拉斯维加斯”。

8.2.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

澳门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面貌、不同风俗包容共存的人文环境,以及独有的博彩娱乐,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娱乐。1992年,澳门8个社团联合发起评选,从澳门43个旅游景点中选出了名为“镜海长虹”、“妈阁紫烟”、“三巴圣迹”、“普济寻幽”、“灯塔松涛”、“庐园探胜”、“龙环葡韵”、“黑沙踏浪”的“澳门八景”。

1.景点景区

1)澳门历史街区

澳门历史街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着名的妈阁庙前地、板障堂前地、圣老楞佐教堂、卢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保存了澳门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200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