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4/S鱼雷是A244鱼雷的改进型。在A244鱼雷的基础上,主要改进了自导系统。其尺寸还与A244鱼雷相同,航速减为21节。但其余指标均有改进,航程为7000米,航深达到500米,装药量为40千克,动力装置改为银镁海水电池电动机,制导方式仍采用主/被动声自导,引信使用触发引信。A244/S鱼雷分为0、1、2型。其中,0型是舰用型;1型适合直升机空投使用;2型适合固定翼飞机使用。该型鱼雷于1984年开始服役。
A184鱼雷是由潜艇、水面舰艇发射的反潜反舰鱼雷。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1年服役。它是意大利战后生产的首型大型鱼雷。该鱼雷直径533毫米,长为6米,重量1315千克,低速25节时航程15千米,高速37节时航程可达25千米,航深450米,采用260千克装药,推进系统采用双转直流电机,电源为164块银锌电池,贮存寿命为两年。
A184鱼雷制导系统采用线导加声自导。制导系统可对活动、静止目标进行检测定位,并有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和抗环形干扰能力。
在远距离跟踪时,鱼雷只作水平面运动,近距离跟踪时转入双平面运动。鱼雷螺旋桨推进效率高达93%,堪称世界之最。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又研制出了A200微型鱼雷。其直径为123.8毫米,有火箭助飞型、空投型,长度不足一米,重量仅有十几千克。该鱼雷为电动力,装有宽频带自导声呐和2.5千克高爆能炸药,并能定向爆破。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鱼雷。
此外,意大利还与法国公司合作研制出了MU90反潜鱼雷。该型鱼雷是由水面舰艇和飞机发射的,可作为“米拉斯”反潜导弹的战斗部。该雷在国际小型鱼雷市场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8.瑞典鱼雷
20世纪初,瑞典就开始在船厂进行鱼雷生产,之后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鱼雷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厂还曾与德国合作研制电动鱼雷。
二战后,瑞典鱼雷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它们大小并举,形成两大系列的特色。
大型鱼雷直径都是533.4毫米的热动力鱼雷。大型鱼雷只用于反舰不反潜,其氧化剂都为过氧化氢。瑞典的过氧化氢技术来自英国。尽管英国因过氧化氢鱼雷爆炸而停止发展此型鱼雷,瑞典却成功地发展了一系列过氧化氢鱼雷。除俄罗斯、日本曾生产型号不多的过氧化氢鱼雷外,世界上只有瑞典一家至今仍在生产氧化氢鱼雷。
小型鱼雷直径都为400毫米电动鱼雷。小型鱼雷一般用于反潜,有时潜艇艉管装有小型鱼雷,用作反舰自卫。小型鱼雷都装有线导,这在世界小型鱼雷中是独树一帜的。
瑞典鱼雷性能优良,有较高的可靠性,价格便宜,深受用户欢迎。
因此,瑞典的鱼雷在国际鱼雷市场上是有较强竞争力的。
20世纪90年代,瑞典又开始研制TP62(TP2000)热动力鱼雷。
它是一条既可反潜、又可反舰的通用鱼雷,具有跨世纪的性能。瑞典最新研制的小型鱼雷有TP43X2鱼雷,大型鱼雷有TP62鱼雷。
TP43系列鱼雷是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的第三代通用反潜鱼雷,用以取代于1976年开始服役的、直径400毫米的TP42第二代通用反潜鱼雷。该型号鱼雷于1984年开始研制,1987年进入瑞典皇家海军服役。
TP43-X2鱼雷是1991年研制的触发及声近爆引信式线导、主/被动声自导鱼雷。它使用银锌电池,由单转电动机带动对转螺旋桨推进器。该型鱼雷直径400毫米,长2.80米,重量为310千克,最大航程为23千米,最大装药量为50千克,最大航行深度为350米。
TP2000鱼雷是瑞典研制的重型高性能鱼雷,并在弹道跟踪方式、打击能力、系统柔性、低噪声发射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技术改进。
TP2000鱼雷的直径为533.4毫米,长5.9米,重1249千克,航程大于45千米,工作深度至少在500米。这种鱼雷采用了泵喷射推进器,具有较低的辐射噪声。战雷为零浮力,转变半径小;发动机拆装周期为20~30次,便于使用维修。在自导上,它采用了浅水信号处理技术,具有目标识别功能,是一款性能优越的鱼雷。
9.中国鱼雷
中国鱼雷的研制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同水雷一样,首先是仿制两种苏联的鱼雷,即鱼一型潜射和鱼二型空投反舰鱼雷。
到70年代,我国开始独立研制鱼三型深水反潜和鱼四型潜射反舰鱼雷,80年代又仿制了轻型反潜鱼雷,并开始研制新一代的鱼五型线导反潜鱼雷和火箭推进反潜鱼雷。
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先后装备了自制的热动力导引鱼雷、潜对潜/潜对舰电动声导鱼雷、空投反潜鱼雷、火箭助推鱼雷、潜对潜线导反潜鱼雷等。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鱼雷武器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而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高科技海战的要求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既有经济技术落后的实际,也有军事战略重点选择的原因。所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鱼雷。目前,已知引进的就有意大利的白头轻型反潜鱼雷、俄罗斯的533毫米系列鱼雷。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现在,我国海底及海洋资源丰富,亟待开采。为保卫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经济建设,我们必须加强海军建设。因此,我国也必须加速发展我国的鱼雷事业,研制出更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鱼雷,以满足海军建设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中国海军现役装备7种仿制或自制鱼雷,以及数种从国外引进的鱼雷。其中,鱼一型是中国海军第一种自制大型反潜鱼雷,代号YU-1。该型鱼雷技术颇为落后,但目前仍是潜艇和鱼雷快艇的主要反舰装备之一。鱼一型鱼雷在1971年定型,其直径为533毫米,长7.8米,战斗部400千克,采用瓦斯热动力推进系统,最高航速50节,最大航程10千米;潜艇和水面舰艇均可配备。
鱼一型鱼雷是一种自控直航鱼雷,虽然航速较高,威力较大,但导引方式比较落后,因而不符合现代海战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改良研制出声导系统,使其作战能力大幅提高,成为鱼一型改良型。
鱼二型是中国海军第一种自制空投反舰鱼雷,代号YU-2。鱼二型鱼雷于1971年6月定型,其仿制的样雷是RAT-52型空舰鱼雷。该型鱼雷直径450毫米,使用固体燃料喷气推进,长约3米,最高航速40节,最大航程5千米,战斗部重200千克。
但该型鱼雷在导引方式上也为自控直航式,没有导引能力。
中国海军航空兵可空投鱼二型鱼雷的飞机为轰五型轰炸机和强五型强击机,前者可携带两枚,后者可携带一枚。但是,随着轰五的逐渐退役,鱼二型鱼雷也将完成历史使命。
鱼三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种自制大型声导深水反潜鱼雷,代号YU-3。目前,该型鱼雷是汉级攻击核潜艇的主战装备,夏级弹道导弹潜艇的自卫装备。
1969年中国科研人员着手研制鱼三反潜鱼雷样雷,1984年研制成功。1988年5月,汉级核潜艇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鱼三鱼雷水下深海发射试验。1991年又试验成功性能更优良的鱼三改良型,也称为中华鲟二型反潜鱼雷。鱼三改良型的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声导改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攻击导引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鱼四型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自制大型潜艇声导反舰鱼雷,代号YU-4。该型鱼雷是中国海军柴电潜艇的主要反舰武器之一,为035型R级和037明级潜艇的主战装备,最新的039型宋级潜艇也配备有该型鱼雷。鱼四型是以SAET-60型电动声导鱼雷为基础仿制改良而成的。
鱼四型在研制过程中有两种型号,于1984年设计定型。鱼四乙型的研制有许多突破,采用了新型战雷头、排水装置、腹鳍尾等设计;特别是采用小型电力控深装置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控深装置,大大改善了鱼雷的航行性能。该型鱼雷填补了中国海军主/被动联合声导反舰鱼雷的空白。
鱼五型是中国海军第一种自制热动力声线联导反潜鱼雷,代号为YU-5。目前,该型鱼雷装备在中国海军最新型039型柴电潜艇上。
20世纪90年代,鱼五型鱼雷研制成功,对中国鱼雷武器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技术上,鱼五型是中国海军柴电潜艇装备的第一种反潜鱼雷。它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国鱼雷在热能源动力技术方面的突破,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耗资购买了一批MK46II型反潜鱼雷。这种鱼雷直径324毫米,长2.6米,全重324千克,战斗部重44千克。
它采用先进的OTTO热动力推进系统,最高航速45节,最大航程11千米。其导引系统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模式,极为灵敏可靠,不管是在深水还是在浅水都能发挥作用,甚至能搜索出装消声瓦的潜艇。与其他轻型鱼雷相比,该型鱼雷具有速度高、航程远、威力大等特点,而且载具灵活;水面舰艇、飞机和直升机均可配备使用。
中国海军在MK46型鱼雷的仿制工作中,逐步掌握了液体燃料提供动力技术,并由此促进了鱼五型的研制;此外,也解决了中国海军发展反潜导弹的重大问题。不过,中国海军所装备的MK46型鱼雷,在性能上与最先进的型号仍有一段差距。
鱼六型是美国MK-48重型533毫米反潜鱼雷的一种中国反向工程型。该型鱼雷大量装备于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和海军航空兵,并作为反潜导弹的弹头在使用。
鱼七型轻型反潜鱼雷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仿造美国MK-46Mod1型而研制出的鱼雷。它被所有中国自行建造的水面战舰装备列装,并被作为标准的反潜战系统。
鱼七型的任务是从水面战舰鱼雷管发射、攻击敌人的潜艇。该鱼雷利用双速、往复式外燃发动机,使用单一推进剂液体作为燃料,最大速度43节。该鱼雷配备45千克弹头,而且采用主动和被动声音自导引。鱼七型直径为324毫米,长2.6米,重235千克,射程为14千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向意大利购买了40枚A-244S型白头式反潜鱼雷及发射系统。目前,海军航空兵的直八和直九型直升机所配备的反潜鱼雷主要是白头式鱼雷。
白头式鱼雷是国际上先进的轻型反潜鱼雷之一。其动力为铅酸电池,采用三频脉冲的主/被动双重音响导引系统,并装备有程式可预先设置搜索及运动模式的寻标器。鱼雷直径为324毫米,长为2.6米,最高航速30节,最大航程6千米,战斗部重34千克。该型鱼雷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既可由水面舰艇发射,也可由飞机和直升机空投,也可作为反潜导弹的弹头。
1993年,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4艘K级潜艇,同时也订购了为潜艇配套的由俄罗斯制造的鱼雷。这些鱼雷包括TEST-71、TEST-96和53-65三种型号。
TEST-71型直径533毫米,长为8.2米,战斗部重约205千克,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最高航速45节,最大航程19千米,导引为中途线导加终端主/被动联合声导模式。潜艇与水面舰艇均可使用,主要用于反潜作战。
TEST-96型是TEST-71型的改良型,性能较之前的更为先进,既可反潜也可反舰。其导引除中途线导终端主/被动联合声导外,还增加了尾流导引装置,可增强反舰作战能力。
53-65型也是533毫米直径,但它的推进系统也为热动力装置;长7.8米,最高航速50节,最大航程19千米。它主要用于反舰作战。
其导引采用尾流自动模式,潜艇或水面舰艇均可配备使用。该型鱼雷速度快,航程远,威力大,导引精确,还可配备核弹头,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反舰武器。
以上三种俄制鱼雷的性能,均比中国海军装备的现役鱼雷优越。
应该说,这些鱼雷及其技术的引进,对中国海军鱼雷武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