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二五年的五月三十号
48837100000016

第16章 军阀统治区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2)

9月19日,上海总工会发表宣言,抨击奉系军阀冒天下之大不韪摧残民众的暴行。指出“我20余万工人,备尝巨艰,而又忍痛坚持,誓死奋斗,所为者何?乃为国家争光荣,为人类张公理,冀以稍挫世界上残暴无厌之帝国主义”,而今会所竟遭封闭,职员俱遭查拿,“爱国者终遭摧残,卖国者反受保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帝国主义之所以得逞,中国之所以将亡,其以此故欤?”

上海总工会被封时,当即下达4项命令:(1)不罢工;(2)不乱动,守秩序(;3)工会照常办事,不要恐慌(;4)英国厂工友坚决要坚持不上工。

当局准备出兵镇压,9月21日,军队抵达安源。当工人上下班,纠察队回俱乐部的时候,两营军队伙同矿警包围俱乐部、合作社和学校,俱乐部被捣毁,俱乐部副主任黄静源等4人被捕。接着,在二校拘捕吴景中等4人,在一校拘捕10人,在三校和合作社亦拘捕多人。合作社10余万元财产被抢掠一空。捣毁俱乐部时,俱乐部内工友只准出不准进,统统拘禁于西、南、北三区的房子里。南区工友几次冲出,均被士兵用枪托打回。冲突中,工人被打死3人,重伤1人。22日,军队又拘捕俱乐部职员数人。23日,紫家冲和株洲两处工会机关被封闭。俱乐部被解散后,矿局开除工人1200余人,除锅炉、电气两部外,全部停工,致失业工人达1万以上。凡被开除者,均以武力押送出境。10月16日,黄静源在俱乐部门前就义。

9月23日,由纱厂、铁厂、印刷等各大工会发起,暂行组织了上海工人代表会议。中共上海区委指示工代会“色彩不宜浓厚,务以能够公开的存在为标准”。24日,上海纱厂总工会等17个工会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抗议奉军封闭总工会,指出“我上海全体工人之于上海总工会,则有形影不离之关系”,“虽已九死一生,亦必不至坐以待毙也”。杨树浦纱厂等工厂35412人共同呼吁各界一致援助启封总工会。上海和外地工会及各界团体函电交驰,声援慰问。正如中共中央在告上海工友书中所指出的,上海工人“已经组织成了伟大的力量”,军阀只能封闭工会于一时,决不可能封闭工会至永久,更不可能封闭工人“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李立三发表谈话,表示既甘愿为工人奋斗,替工会谋利益,则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刘少奇抱病坚持工作,他亲自到工人家中接洽各种事项,并鼓励工人,“在最紧急的时候看他努不努力以为断”。李立三因遭通缉离开上海,刘少奇则留在上海秘密领导工作,直至11月始回湖南养病。

上海工人代表会10月10日发表宣言,指出“五卅惨案谁负其责,早已昭然若揭”,帝国主义者再行司法调查,不过是“以冀抹煞是非”。

10月18日,工代会联合上海市民协会、店员联合会、全国学联、上海学联等8团体,在闸北召开上海市民大会,并拟于游行时自动启封总工会。到会4000余人,自始至终“精神奋发,极形愤慨,虽中间屡遭军警武装冲锋袭击,迄未为所动”。10月15日,孙传芳的军队进入上海。22日,工人代表会等5团体,先后吁请启封总工会。24日,工代会以上海总工会筹备处的名义,在老西门红栏杆桥西东海坊2号办公。10月30日,上海总工会筹备处被封,印总、纱总、上总第五办事处职员15人被捕。

11月29日,上海总工会副委员长刘华在静安寺路被租界当局捕获,并迅速被引渡给淞沪戒严司令部。12月15日,孙传芳抵沪。他指示戒严司令严春阳,将刘华“秘密枪决,灭尸不宣”。工会多方设法营救未成。

17日晚,刘华被杀害。上海总工会散发抗议传单,全总上海办事处通电全国,丁晓先、沈雁冰、周予同、胡愈之、郭沫若等44名知名人士发表人权保障宣言。《向导》发表了《悼刘华同志》的文章,赞扬他是“上海无产阶级的首领”。一位失业工人写成《悼刘华》的大鼓词,表示“继他早生未竟志,个个来做革命党”。

在此这期间,工人运动的另一重大事变,就是安源工人俱乐部被镇压。汉冶萍公司因经营不善,债台高筑,欠安源工人薪饷四五个月。公司总经理盛恩颐采纳日本顾问的建议,从上海到武汉、长沙等地活动,贿通湖南省长赵恒惕和江西督办方本仁,以取消工人俱乐部为根本之计。他在长沙即刊登启事,称“凡和萍矿订的各种条件而未经股东会承认的,概不生效”。9月14日,盛恩颐到达安源,一面发放一个月薪水稳住工人,一面请赣西镇守使李鸿程派兵镇压。

10月,租予日商戴生昌轮船公司的长沙大金码头租期届满,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与长沙各公法团联合组成收回大金码头委员会。15日,大金码头工人罢工,并组成大金码头接收委员会。日本商人早已于5月7日与码头业主江西帮箩业头人私下订立续租契约。10月17日,长沙各工会、各学校1万余人冒雨游行,将擅自续租码头的朱多畴、罗清文管理的房屋产业收交委员会管理。12月17日,工人再次游行,启封铅印工会,并烧毁了日商戴生昌的趸船。

12月6日下午,由工人代表会和上海学联、全国学联、妇联、市民协会共同发起的上海市民反段大会在闸北青云路举行。事先,总工会发出游行命令。当日,各工厂罢工,工人整队参加大会,口号是“推倒段祺瑞!”“组织人民政府!”“启封总工会!”“履行复工条件!”到会工人、学生、市民2万余人,“工人群众占全数十分之九”。

会前,武装士兵已经占据会场,保卫团和警察密布附近,严禁开会的布告到处都是。赴会群众于“时间将届时,极勇敢地向前冲去,军警至此亦无法阻止”。会场中用木桌堆成高台,四周围以红布,上书“被压迫民族大示威”,奉系退走后获释的刘贯之,代表总工会发表了演说。游行时,“上海市民反段大会”的白旗开道,队伍十分壮观。军警阻止游行,群众汹涌狂呼而过。游行队伍经过中华新路顺成里上海总工会会所时,群众一拥而上,在“上海总工会万岁”的欢呼声中将总工会牌匾挂出。

在北京,10月以来,工人连续几次参加大型群众集会,反对段祺瑞政府召开关税会议。11月28日,爆发了被称为“首都革命”的反段交锋。当日,到会2万余人,以工人保卫队、学生敢死队为前导,围攻段祺瑞住宅。次日,又在天安门前举行国民大会。国民党右派雇用流氓冒充工人,扯烂北京总工会旗帜。由于国民军无意去段,“首都革命”最终无果而终。然而,“经这几次运动,工人非常信仰工会与党”。11月28日、29日的反段斗争,也“最足以表现其组织能力与争斗能力”。

1926年3月11日晚,天津大沽口炮台国民军自卫还击日舰。16日,日、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以维护《辛丑条约》为由,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并限3日内接受全部条件。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发动群众示威,督促政府驳回帝国主义的通牒。18日上午,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北京总工会、北京学生总会等140余团体,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80多个学校的学生,共3万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队伍在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国务院门前请愿时,遭到政府卫队的镇压。截至3月22日,共死47人,失踪40余人,受伤32人,轻伤不可胜计。死者有京绥铁路等处工人5人,受伤者有北京总工会等处工人15人。国民军退出京、津前夕,虽然段祺瑞政府被赶下了台,但是,奉军进占北京,工人运动仍处于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