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参考(2013-2014)
48867900000023

第23章 智库报告(5)

水野谈话表明,日本政府承认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因而不需要在接管台湾的公文中列出钓鱼岛列屿。从这一点看,日本政府实际上承认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因为钓鱼岛列屿在公认的海图及地图上早已标明它属于中国;另一方面,这段对话还表明,日本政府会谈代表水野有意隐瞒另一个事实,即在《马关条约》签署前3个月,日本政府已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将钓鱼岛编入了冲绳县。

1885年至1895年的10年间,冲绳地方政府一直图谋建立“国标”,从而将钓鱼岛纳入其管辖范围,但日本政府鉴于钓鱼岛为“清国属地”,一旦建立“国标”,恐引起警觉和争议,因此始终未予核准。当甲午战争日本即将获胜之际,日本政府感到攫取钓鱼岛列屿时机已到,于是在1895年1月14日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决定:钓鱼岛等岛屿“应按照该县知事呈报批准该岛归入冲绳县辖,准其修建界桩”。关于在钓鱼岛修建界桩,冲绳县并未立即执行。据井上清教授披露,直到1969年5月5日,冲绳县所属石垣市才在岛上建起一个长方形石制标桩。日本内阁会议的这一决定是密件,过了57年后,于1952年3月在《日本外交文书》第二十三卷对外公布,此前清政府以及国际上完全不知情。

虽然如此,在很长时间内,日本政府并未公开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1896年3月日本发布名为《有关冲绳县郡编制》的第十三号敕令,明治天皇并没有将钓鱼岛明确写入。而第十三号敕令却被日方视为其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显然是欺骗世人。

日本“窃占”钓鱼岛绝非什么“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产物,是甲午战争中日本战略的一环。正是基于侵华战争胜券在握,日本内阁才抢先窃据钓鱼岛,接着才有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正是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力图以所谓条约形式,实现其对钓鱼岛“窃占”行为的“合法化”。这一历史过程是清楚无误的,是史家的共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2013年5月2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发表讲话。

李克强特别强调,《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用几千万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也是二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

次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中国总理在德国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发表的讲话是无视历史,如果讲话基于中方对钓鱼岛的主张,日方绝不接受。菅义伟叫嚣:“很明显,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尖阁诸岛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无论中国说什么,都完全不影响我国的立场。”菅义伟所谓的“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的“依据”基于《旧金山和约》的条文。1951年签署的所谓“旧金山和约”对日本提供了优惠条件,其中的第三条写明“日本政府同意美国对北纬29度以南之西南群岛(含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南方之南方各岛(含小笠原群岛、西之与火山群岛),和冲之鸟岛(中国冲鸟礁)以及南鸟岛等地送交联合国之托管制度提议。在此提案获得通过之前,美国对上述地区、所属居民与所属海域得拥有实施行政、立法、司法之权利”。这就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张的所谓“法理”。

但《旧金山和约》由48个战胜国与日本签署,中国作为主要战胜国却被美国排除在外。换言之,《旧金山和约》完全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日本以此作为“法理”完全是一种强盗逻辑。

中国公布钓鱼岛列屿领海基线行使行政管辖权

中国政府历来声明并主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这一立场从未发生变化。从未承认日本的非法占有。2012年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坐标表和海图,将17个领海基点的坐标报给联合国备案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时,明确规定“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属于中国领土。

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了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度,对海岛名称的确定和发布作了规定。

2012年3月,中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2012年9月10日,中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领海基点的坐标与地理坐标有什么区别?据专家介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体坐落的方位就是它们的地理坐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一共有17个,其根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实行的是直线基线法,就是将相邻的两个基点两两相连,所形成的折线就是基线。至于领海基点的选择,如果是大陆的话,就选在陆地最外缘的点;如果是岛屿的话,就选在最外缘岛的最外缘点。不可能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每个岛都作为基点,只能选择最外缘岛的最外缘点,这就是这17个领海基点的由来。

2012年9月1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地理坐标,以及国家海洋局海岛监视监测系统中的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置图、示意图、三维效果图等。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它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主权行使方式之一,就是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行政管辖,而行政管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准地名和地理坐标,这是中国维护和行使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行使行政管辖权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之一。只有主权国家及其政府才能做这件事,除此之外的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是无权做这件事的,即使做了也是无效的。在中国政府宣布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海监船进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巡航执法已经常态化。

琉球历史上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日本的,而是一个独立王国。

日本现在不仅抹杀对琉球问题的认识,还变本加厉,因此琉球有必要“再议”

冲绳本是琉球王国所在地。琉球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明初即接受明朝皇帝册封,是明清时期中国的藩属国。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派出册封使到琉球,此后历代册封使不绝于途。日本幕府末期,日本与琉球相邻的岛津藩主强迫琉球向自己进贡,但琉球王国照旧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开始显现军国主义倾向,矛头指向朝鲜、琉球和中国。此后,日本利用各种借口侵略琉球、朝鲜和中国的事件时有发生。1874年日本蛮悍地派兵侵入台南,引起中日之间严重交涉。那时候,日本国力尚不能与清朝抗衡,在取得清朝50万两白银赔款后退兵。征伐台湾与侵略琉球是同时进行的。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过的《台湾番地处分要略》提出,阻止琉球向清政府进贡“可列为征伐台湾以后之任务”。1875年,日本天皇强令琉球断绝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1878年10月,清政府驻日公使何如璋向日本外务省发出照会,谴责日本阻止琉球向清朝朝贡。1879年,日本政府以武力派往不设军队的琉球,将琉球国王强行解到东京,吞并琉球王国,将它改名为冲绳县。这在日本历史上美其名曰“琉球处分”。

日本此举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议。中日之间由此展开了琉球交涉。

日本提出了“分岛改约”方案,即把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琉球本岛以北诸岛归日本,试图诱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吞并琉球。清政府提出了三分琉球的方案,即北部原岛津藩属地诸岛划归日本,琉球本岛为主的群岛还给琉球,并恢复琉球国王王位,南部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待琉球复国后送给琉球。1880年,清政府正在处理在伊犁问题上与俄国发生的纠纷,准备对日退让,便与日本议定了分岛改约方案。中方随后认识到分岛改约方案无助于琉球复国,改约徒使中国丧失权利,分岛改约方案未及签字。1882-1883年间,中日就此问题的谈判仍在进行。在讨论重新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清政府再提琉球问题,日本外相表示把修改贸易条款与琉球问题分开,清政府谈判代表反对。问题一直拖下来。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向日本驻华公使盐田三郎提出,琉球问题尚未了结。但日本已经把琉球据为己有,对清政府的态度不置可否。琉球处分问题在中日之间成为一个悬案。

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了1885-1895年日本政府(包括琉球政府)商讨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的问题。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是与日本完成攫夺琉球并进而指向台湾联系在一起的。

《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没有能力重提琉球,台湾以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琉球遂被日本夺走。二战期间,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表示,“日本右翼一直有中国会先夺钓鱼岛,再夺冲绳的说法。如果日本持续在钓鱼岛挑衅,中国完全可以用‘琉球再议’这张牌打痛日本。”

2013年5月8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海鹏、李国强题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一文,不仅用大量史实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早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证明日本的所谓“冲绳处分”对琉球国的吞并也同样是建立在侵略基础上的攫取阴谋的产物。李国强表示,现在提“琉球再议”,并不是说琉球是中国的,中国要收回琉球,而是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琉球历史上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日本的,而是一个独立王国。日本现在不仅抹杀对琉球问题的认识,还变本加厉,因此琉球有必要“再议”。李国强表示,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琉球在历史上也不是日本的。这就驳斥了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说法。

在分析人士看来,“琉球再议”戳到了日本的痛处。有中国学者呼吁政府发表声明,恢复向日本追讨战争赔偿,并支持民间对日索赔。这背后针锋相对的逻辑相当清楚,既然日本政府单方面破坏现状,否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进行一系列刺激二战受害国家的挑衅言行,中国也可以采取对日本清算历史旧账的方式予以还击。

“ 琉球问题再议”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提出,将冲绳的归属认定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暗示中国拥有领土主权尚属首次。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中国认为冲绳的主权还属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并通过文章暗示中国拥有冲绳的所有权,这样的做法堪称异常。

法新社报道说,中国最主要的官方报纸刊文呼吁重新考虑日本对冲绳等岛屿的主权。中国社科院专家王翰灵表示,北京不打算接管冲绳。

但官媒发表的文章显示,中国无法忍受日美最近的做法。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报道认为,《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北京的一步棋,冲绳对中国很重要,因为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冲突中它又多了一张王牌。香港《东方日报》题为“中国打琉球牌猛戳美日死穴”的文章指出,中国一再强调讨论琉球主权是为了提醒美国。美国一直强调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中立,日本具有对钓鱼岛的治权。但其对钓鱼岛的所谓治权完全不合法,是美日间的私相授受。中国提出“琉球地位未定论”也是提醒日本:不要争什么钓鱼岛,连琉球你都没份。一旦琉球主权厘清,认定日本没有主权,日本与中国大陆架的争议就可能不成立,琉球附近的宫古海峡就不是日本的私家地盘,日本的战略前沿将后退至本土。美日煞费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将不攻自破。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一名国际关系学者表示,关于琉球的归属问题,任何一个具有历史知识的日本人,心里都是清楚的。冲绳许多人和日本本土的人不一心,也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外国游客到了冲绳说这里不像日本,背后的原因就是琉球原来并不是日本的。

在中国专家看来,如果运用得当,“冲绳再议”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反击日本在钓鱼岛挑衅的一张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吴怀中认为,“琉球再议”在中国是一种学术界的声音,不过作为一场对日本的领土主权“斗争”,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中国还需要有一个更全面的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