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考中进士,做了县令。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深感同情,并且不满于那些残害人民的官僚,终因得罪达官显贵被罢官。回到扬州后他心静如水,并在心底深深渴望着清静幽雅的生活,希望从中感受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惬意和安详,体悟生命的乐趣。这种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不仅表现在他一生的情感和行为中,尤其体现在著名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吾弟所买宅,严紧密栗,处家最宜,只是天井太小,见天不大。愚兄心思旷远,不乐居耳。是宅北至鹦鹉桥不过百步,鹦鹉桥至杏花楼不过三十步,其左右颇多隙地,幼时饮酒其旁,见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丛花,心窃乐之……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家中宴客,墙外人亦望见灯火。南至汝家百三十步,东至小园仅一水,实为恒便。或曰:此等宅居甚适。只是怕盗贼。不知盗贼亦穷民耳,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什么便拿什么去;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吾弟当留心此地,为狂兄娱老之资,不知可能遂愿否?”
郑板桥的这一段话是他心胸旷达、不为物欲所累的最真实写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是真正悟透了“不患得,斯无失”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一生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惬意安乐。
在古代,还有一个与郑板桥人生态度截然相反者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知道他的人都很佩服他。夏王也从侍从的口中听说了后羿的神奇本领,并在无意中目睹了后羿的表演,对他非常赏识。
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到宫中,让后羿单独给他一个人表演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带到后花园的一处宽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更精彩,我还特意定了一个赏罚规则:如果你射中了,我就赏给你黄金万两;如果你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开始吧!”
后羿听完夏王的话,一言不发,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慢慢地走到距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然后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准备好姿势开始瞄准。这时,他一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准都没有将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把箭射了出去,然而箭却钉在距离靶心足有几寸的地方。后羿看到后,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没想到精神却更加不集中,射出的箭也偏得更离谱了。最后,后羿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后羿射日夏王在失望的同时却百思不得其解,就问侍从:“后羿平时是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我给他定下了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侍从回答说:“后羿平时射箭,持的是一颗平常心,水平自然也就能正常发挥。可今天他射出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这叫他如何能静下心来施展射技呢?”
夏王听后说:“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综观人间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常理,可有些人总想不通这层理儿,只要涉及个人利害得失之事,总少不了要去争,要去斗,要从争斗中得到更多。殊不知这种做法,总会给人带来莫名其妙的烦恼,难以言状的痛苦,排解不掉的忧愁。名利尽管得到,可是人的尊严丧失了,人的洁净丧失了,人的品味丧失了……这样,看来是有所“得”,但失去的是否比得到的更多?而且这种“得”究竟有什么意义?
人生在世有所得必有所失,两者总是很难兼顾的。因此,在生活中,对于所拥有的,要珍惜,要知足;对于那些不该得到的东西,切勿不择手段,一味奢求;对于失去的东西,不要耿耿于怀,老是放不下。这是精明、智慧和机智的生活态度。当然,在得失问题上,还要懂得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这正是祸福相依相成的道理。所以对得失尤其对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应该豁达一些,淡泊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
【原典】
心不在焉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焉:兼词用法,犹言“于此”,意即“在这里”。
5心不在焉,一切就无从谈起
【译文】
心思没有端正、思想不集中,看到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听到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吃了东西却不知道食物的味道,以上都是由于心思不正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如果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的道理。
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是成事的不二法门
“心不在焉”是学习、做事的大忌。总感觉自己对什么都没兴趣,或者偶尔有点兴趣,却不肯下一番功夫,草草了事,这样的人难成大气候。苏东坡曾经这样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由此可见,集中所有的精神和力量,发挥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圆满。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的言行,经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在《论语》中,有许多有关学习和教育思想的经典言论,详细阐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与思的关系以及学习与实践这几个问题,这些言行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至今仍继续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
天才来自勤奋。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名垂千古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
孔子刚刚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识文断字。四岁时,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母亲说:“今天学的字都记住了吗?”孔子说:“都记住了。”母亲说:“那好,明天早上我考考你。”
孔子行教像孔子和哥哥睡在一起,晚上,他在被窝里和哥哥说:“哥哥,母亲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孔子说:“我已经练了好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不敢肯定。明天母亲要考我的,万一我有写不出来的,那母亲肯定会伤心我说话无信的。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很冷,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身上写吧。我能感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孔子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检查完孔子写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既心疼,又爱怜。
第二天早上,在母亲考核时,孔子一遍就全部通过了。母亲惊喜道:“这孩子莫非有神人相助,居然一下子能记住这么多字,非等闲之人呀,将来肯定能成就自己的大事!”孔子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在孔子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是那种锲而不舍的执著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在晚年时候,孔子仍刻苦学习,尤其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竹简上的,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绳子(“韦”)编连在一起。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周易》文字枯燥,内容难解,孔子就一遍一遍地读,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就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
孔子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乐器,会作曲、唱歌,他把音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子学琴也极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练多日,终于得到了师襄子的肯定,师襄子说:“可以了。”可孔子并不满足,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于是孔子又练了两个月,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得其数’了。”可是孔子仍说:“还不够,‘未得其志’。”
又过了两个月,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弹得不理想。于是,他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宗旨,直到能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才肯停止。
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许多人的座右铭。
今天在仰慕孔子的博学和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习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兵强马壮不断发兵进攻邻国,攻城略地,希望一统天下。其他六国无不担忧,都在想办法对付秦国。当时苏秦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归来,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的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当时洛阳是周朝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人引见。于是他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寻求仕途之路。但是他到处奔波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衣衫褴褛,穿着破草鞋,挑副破担子的狼狈样,父母就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布,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点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就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的刺激,决心争一口气。自此以后,他刻苦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他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痛,但却能让自己清醒起来,这样,他就能接着读下去了。据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精神起来。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
苏秦在家里经过一年的伏案苦读后,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决定再次周游列国,游说天下。而此时的他,已经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苏秦这种“悬梁刺股”的做法所展示的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意志。这种意志就是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
正如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充分地说明了意志力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理想的实现首先就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达目的绝不罢手的执著,只要有这种积极的心态并付出行动,那还有什么实现不了的呢?
我们都知道,先致力于“学”而后才能拥有“才”,也即“才高八斗”源于“学富五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道理不难知道,难的是做到。因为“学”本身并不是件惬意的事情,而是个苦差事,因此才有“寒窗,头悬梁”、“苦读,锥刺股”的故事。正因为辛苦,经常会有一些意志不坚者面对“书山、学海”望而却步,或是半途而废。
古人云:“志者,气之帅也。”意志是精神之统帅,性格之中枢。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习和工作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事实上,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的保证,与其说是才能,不如说是全力以赴、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意志是人行动的动力之源。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下决心要做成什么样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说动机的驱动力会使他改掉“心不在焉”的毛病,最终让自己心想事成,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