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一“家”之和睦,就没有一国之安宁,齐家,任重而道远。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事实确实如此,家,并不好治理。《大学》说“齐家必先修身”,所以,齐家之前,首先要做到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达到一定水平了,才可肩负起一家之重担,才能使整个家庭走向和睦幸福。
【原典】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
【注释】
①之:同“于”的用法,意为“对于”。辟:偏见。
1对自己的亲人不能过于偏爱
【译文】
所讲的如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需要先修养自身之品德。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不修身的人对于所亲近相爱的人往往多有偏爱。
对家人的“爱”过了头就是“害”
《大学》的观点并不是反对一家人相亲相爱,而是说任何事都应该适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一旦过了头,一味地宠爱甚至是溺爱,那就会适得其反,给家人带来祸害。
后汉孝明帝的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十四岁入太子宫为太子妃,明帝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儿子章帝即位后,因为年纪小,马皇后临朝称制,处理国家大事,史称明德马太后。
章帝和自己的几个舅舅感情很好,便想依照惯例,封自己的几个舅舅为侯,太后却坚决不同意。
章帝向母亲请求说:“从西汉以来,国舅封侯和皇子封王已经是国家的制度,您自持逊让却要让儿子背上亏负舅家的名声。”并以建国初期,阴、郭两家的国舅都得以封侯为例子。
马太后耐心解释说:“我并不是想得谦让的美名,让皇上落个刻薄的名声,而是鉴于西汉那些后族几乎没有不因荣宠过盛而导致灭亡的。阴、郭两家乃是先皇的后族,我也不敢比,先帝在封皇子为王时,国土和赋税收入比较建武时期减少了一半,我曾问过先帝为何这样做,先帝说:‘我的儿子怎敢和先皇的儿子一样。’此言我一直铭记,然则我的娘家又怎敢和阴、郭这些开国的后族相比。”
这一年大旱,有一名投机官员想趁势讨好皇上和后族,便上奏说天灾乃是因为不封国舅为侯之故。
马太后看后大怒,下诏严词斥责:“你不过讨好我而已,怎敢妄言天灾与不封侯有关。汉成帝时,一日之间封侯王家五人为侯,当时大风拔树,黄雾四塞,这才是天灾示警,乃是后族过盛,乾纲不振之故,终于导致王莽篡汉之祸,从没听说后族谦逊守礼而导致天灾的。”大臣们见太后执意坚决,便没人再敢做这种“投机生意”了。
章帝总觉得舅舅不封侯,自己心有愧疚。大臣们碰了钉子不敢说话,便亲自向母后苦苦哀求:“舅舅们年纪都大了,身体又多病。万一有所不讳,生前得不到封典,儿子可要抱憾终生了。”
马太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实在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章帝封其舅舅们为侯,但却常为此而郁郁不乐。
临下诏册封的前一天,马太后把自己的兄弟们召进宫,告诫他们切忌权势过大,自蹈覆亡之祸。
马太后的兄弟们体会到太后的良苦用心,第二天接受封爵后,便坚决辞去在朝中的职务,以列侯归第。
后汉选择皇后大多是开国功臣之家,主要是邓、马、窦、梁四家,而邓、梁、窦之族因权势过盛而遭灭门之祸,只有马氏一族谨守礼节,不敢稍有逾越,得以保全。
明德马太后能深明古今成败大义,在她在位期间,始终压制自己娘家的势力,既不是不爱富贵,更不是不愿意娘家与自己同享富贵,而是深知富贵乃祸患之门,稍有闪失便会有不忍言之大祸,明理达义,巾帼何让须眉,真是少见的女中圣贤。
世人都说“女生外向”,其实最终还是“内向”的,尤其是皇后或皇太后,趁自己得宠或临朝称制时,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富贵都搬到自己的娘家,真如烈火烹油,一时间煊赫无比,待到自己失宠或者失去权利后,自己的娘家反而因为权势过盛,恃势胡为而遭灭门之祸,纵观两汉后族,几乎没有例外。
这些人也并非愚蠢,他们错就错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面对摆在眼前唾手可得的权势富贵,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家人,却不知这“光宗耀祖”的事最后都成了祸害。所以,《大学》提醒大家,要想让家庭获得真正的平安幸福,请先端正自己的心态,修身为先。
【原典】
之其所贱恶①而辟焉。
【注释】
①贱恶:指所鄙视与厌恶的人。
2对厌恶的人不能存有偏见
【译文】
对于自己所鄙视厌恶的人往往多存偏见。
(1)对手也可以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对于自己鄙视或者厌恶的人多存偏见,几乎是人的通病。比如,对于自己的对手或敌人都恨不得一棒子打死而后快,而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都视而不见。事实证明,一个只会向朋友学习的人,其视野一定是狭隘的,其进步也肯定有其局限性。只有知道并懂得如何向对手或敌人学习的人,才是真正豁达的、强大的和不可战胜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向敌人学习的典范,他就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诸侯。当时赵都邯郸的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古部落名)、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想而知。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实力为二三流的小国,如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十八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重压之下,几乎没有喘息之空,更别谈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我们要不发愤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不知您认为可否?”
楼缓听后非常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服饰,就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赵武灵王说:“对呀!咱们打仗全靠步兵,进攻十分缓慢,就是打败游牧骑兵,在追击的时候,他们骑马跑得快,我们也很难追上他们;即使用马拉车,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们;要想学习胡人的服饰,就得学习像胡人那样骑马射箭。”这个改革议论一经传开就遭到一些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就去找军事将领肥义商量,赵武灵王说:“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军队的服装和装备,可是有人反对怎么办?”肥义将军表示支持,说:“服装与装备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要办大事不能犹豫,优柔寡断是办不成大事的。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担心几个人的反对?”赵武灵王听了十分高兴,说:“我看讥笑改革而反对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改革的。”
第二天,赵武灵王就直接穿着胡人的服装上朝了,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穿着胡服,都吓坏了。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设想讲述一遍后,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不习惯,有的说不穿自己国家的服装,反而穿胡服,这是对国之不尊,对祖宗不敬!
有一个顽固派老臣,名叫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带头反对服装改革。他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守旧,十分顽固。他不但反对改革,而且在家装病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知道要推行军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拦,就亲自上门找赵成,对他反复讲解改穿胡服学习骑射的好处。赵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赏给他一套胡服。第二天的朝会上,文官武将看到老将赵成也穿着胡服来上朝了,自然反对派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紧接着,赵武灵王又号令兵士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就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次年春,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了邻近的中山国,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到了实行胡服骑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征服了。赵国从此强大起来,可以与当时的霸主一较高下了。
赵武灵王是战国历史上一位精明能干的封建君主,是古代屈指可数的军事改革家,为赵国的强盛做出了许多功绩。他目光高远,思想敏锐,勇于学习。别人的东西,只要是好的,完全可以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所进行的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就是向他的敌人学习的结果。
向“敌人”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最具智慧的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我们要学会向我们的竞争对手学习,向我们的“敌人”学习。
对手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做得更加完善。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大家也许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可怜羊群被狼追杀,于是让狼在草原上消失了,没有天敌的羊群可以在草原上悠闲地生活,可是羊群却日渐衰弱下来,而且草原被践踏,许多羊因没有吃的而被饿死。上帝知道后,又把狼放回了草原,羊群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由此可以看出,是敌人在背后的追赶,才激发了我们身上潜在的力量,使我们变得强大起来。因为对手,我们能创造奇迹;因为对手,我们不断地走向完美。在人生长途中,最好的老师是对手,最好的朋友也是对手。但竞争也是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拼杀,是当仁不让的较量。
当我们明白对手的价值、地位,知道我们的每一个进步和突破都与对手分不开时,那么竞争就是兴奋的、刺激的、可爱的、美丽的。让我们用豁达的胸怀,勇于面对挫折,勇于面对对手。让我们在竞争中得到提高,在挑战中得到完善。对手的优势就是我们应该完善的,对手的不足就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对手的目标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就会有进步、有收获。
向竞争对手学习不仅是方法的问题,还是价值和境界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向对手学习,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尽快赶上和超越对手。
(2)用人要唯才是举,切忌存有偏见
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心存偏见也是用人的大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如果眼里只有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优点,那肯定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也会失去很多机会。
在帝王专制时代,君臣之间无民主可言,赋予谁权力,全在一人之口。李世民是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正是他的不因人而废,唯才是举,兼听纳言,开创了贞观时期君臣之间的清明政治之风,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将大唐推向昌盛繁荣。
即位以后,李世民逐步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最高决策集团,汇集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以充满朝气和进取精神的政治面貌,开始励精图治,为开创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世民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于是李世民首先采取了求贤纳才、知人善任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广泛吸纳人才。他把举贤荐能、广招人才视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对那些推荐人才不积极的大臣,则加以严厉批评。
有很长一段时间,宰相封德彝没有推荐一个人。李世民于是就责问他,封德彝却回答说是天下没有贤才可以推荐。
李世民不禁气愤地批评封德彝说:“用人就如同使用器物一样,只要各取所长,自然就不乏贤才奇士。你不善知人,怎能说是世上没有贤能之才呢?”
李世民不仅让大臣们推荐选拔人才,他自己也处处留心和访求有才之士,一旦发现即破格提拔重用。只要是有才之士,李世民不计较资历地位和亲疏恩怨,都能够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在一次上朝的时候,中郎将常何所提出的二十多件事,全都符合朝政的情况。然而,常何是武将出身,不通经文,应该是不可能有这么高明的见解的,这不禁让李世民既高兴但又感到奇怪。
经过询问,李世民这才知道,常何所提交的议论其实都是他家中的食客马周代写的。于是李世民立即将马周召进宫,和他一番详谈之后,发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不仅机智敏捷,深识事端,而且处事公允,敢于直言,于是李世民当即就任命他为门下省官员,对他大加重赏,后来又任其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直至中书侍郎、中书令等要职。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较恩怨,大胆重用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征、王硅、韦挺等人,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征。
魏征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推崇他的才能,委之以宰相重任。他前后共向李世民进谏了二百多次,大多数都被采纳了,这对贞观前期的政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魏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凡是正确的意见不但要说,而且要坚持到底,即使李世民大发雷霆,魏征也坦然处之、神色不移,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