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卷四三十一章》上说“伪诈不可长,空虚不可守,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是说伪诈不能长久,好像空虚不能存,腐烂的木块不能雕刻,没有感情就不能久处。《诗经》说:“室里撞钟,声传室外。”这是因为伪的终究是伪的,伪的不能是真的,作伪者终有一天会自我暴露的。
齐威王即位之初,不理政务,委给左右侍臣,国家不治,官吏或贪污腐化,或饮食终日无所事事,因而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威王左右的侍臣,得到贿赂,坏的被说成好的,恶的被说成善的;如不向他们行贿,好的被说成坏的,善的被说成恶的。于是好官被诬陷,坏官得好誉。阿大夫就是因贿赂威王左右侍臣而得到赞誉的,虽然阿大夫存在严重问题,但因其报假材料,齐威王信其左右侍臣之言而被蒙蔽了。
由于政治腐败,国力日弱,常受邻国侵略,丧师割地,齐威王开始有所感觉,加上淳于髡巧妙地进谏,齐威王很快便觉悟振作起来。于是他亲理政事、整顿吏治、深入调查,好的表扬,坏的惩治以至杀头。这样,阿大夫再也不能作伪了,他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于是被召进京师,齐威王宣布其罪状:“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当即杀了阿大夫,并将齐威王左右侍臣受贿且曾经为阿大夫赞誉的也杀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由于齐威王扬善惩恶,官吏不敢作伪,老实工作,因而后来齐国大治,国力加强,各诸侯国也不敢来侵略齐国了。
不作伪,不欺诈,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安身立命之道。伪诈是不可长久的,唯有以诚意之心待人处事,方可在这世上赢得一寸立足之地。
【原典】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①。
【注释】
①先致其知:致,至。知,认识。
9欲诚意,先致知
【译文】
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让自己有足够的修养、知识。
对学养知识的追求永不知足
《大学》为什么要把“意念诚实”和“修养知识”这两样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挂起钩来?这是有道理的。所谓“知书达理”,读书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学得做人的大学问。所以修养知识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的所行所想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混乱、无知、野蛮的状态,意念诚实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出发,对于今人来讲,要想修养自身,学习就是头等大事。
对待学习,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
晋平公在七十岁那年还想学点东西,可是他又怕太晚了,于是他对大臣师旷说:“我想请教先生该怎么做。”师旷反问道:“你为什么不点一支蜡烛来照明呢?”晋平公不解地埋怨师旷道:“我在跟你讲正经事儿,而你怎么跟我开玩笑呢?”师旷赶忙回答道:“臣怎么敢戏耍君王您呢?臣只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好比早晨的太阳;壮年时好学,好比中午的太阳;而老年人好学,好比在晚上点起蜡烛照出的光明。用蜡烛照出的光明,尽管范围很小,可是它总比在黑暗中行走好得多吧!”晋平公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地说:“一点也不错!”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大,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他们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信心不足。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提高的位置上,从他们的心里就认为自己不能学习了,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对别的事情我们应该多一些知足常乐的心态,然而对于学习,我们最好永远都不知足,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地、客观地与别人做一下比较,找出不足,继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而不应该讳疾忌医,这点我们就应该多向西汉的郑庄多学习学习了。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
在当时来说,郑庄的才学并不高,但是他却喜欢卖弄,他常对别人夸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学没有用处。如果不是生不逢时,那么我的职位是决不会这样低的。”
郑庄只叹怀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学问,人们在背后都讥笑他。一次,郑庄的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宴会,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郑庄在旁听他们谈论学问,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一下惊呆了。
郑庄越听越惊,他向朋友说:“这些人其貌不扬,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们都是高官吗?”朋友神秘道:“他们是朝中大儒,平日难得一见,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好了。”
郑庄参加完宴会,神情一下严峻起来,他对朋友说:“想起我从前自夸己能,真是太无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过是个孩童罢了。”朋友安慰他说:“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还年轻,以后未必不及他们。”郑庄认真道:“同样为人,我不能和他们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郑庄从此发奋苦学,一有时间他便拜访名儒,虚心地请教学问。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郑庄招待宾客,宾客夸他年纪轻轻便学问了得,郑庄苦笑说:“在下从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误修习,虚度不少时光,今日想来犹有愧疚,先生就不要夸我了。”宾客感叹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责太过,有些事还需自我安慰才是。”
郑庄送走宾客,自语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该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终生遗憾了。”
郑庄如此求进,学问和声望都日渐提高。汉武帝即位后,有人便推荐他,说:“郑庄求学不止,从没有满足的时候,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则便埋没了人才,对国家也是损失。”
汉武帝曾当面考问郑庄的学问,郑庄一一作答,没有一点错处。汉武帝夸赞他,郑庄急忙道:“臣的学问浅陋,不值得陛下夸奖,陛下所问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无误不过是侥幸而已。”
汉武帝欢喜道:“你能如此谦虚,足见你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朕对你十分期待。”
郑庄先后担任了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
郑庄位居显官,也是谦恭如常,他对家人告诫说:“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要飞扬跋扈,结果招来大祸,这是因为他们太自满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啊。我虽为高官,但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违法的事来。”
郑庄从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属谈话,他也用词谨慎,害怕伤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赞誉士人和属下官吏时总是说:“我不如他们,也许我命好的缘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把他视为自己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关键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多多学习,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只要做到“先致其知”,就能克服自身不足、迎头赶上。
【原典】
致知在格物①。
【注释】
①格物: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
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译文】
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
有才智、见识才可有真知灼见
周围的事物不会时刻因你而变,人的命运往往决定于自身的才智、见识。因为有才智、见识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原理,继而也就有了深刻的见解,对外部环境时局的变化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大任,才能获得他人的青睐。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的哥哥张仲十分富有,张仲对弟弟有求必应,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和照顾弟弟。
一天,张仲和张释之闲谈,张释之说:“哥哥对我好,可是我整天无所事事,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想干点事业,以后就可以自立了。”张仲说:“你吃穿不愁,安享富贵,这不是最好的事吗?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你就不要多想了。”
张释之和哥哥说了他想当官的志向,张仲十分支持他,花钱为他在朝中谋得一个小官,张释之高兴万分地上任了。
张释之尽职尽责,可是十年过去他还是没有升迁。他感到对不起哥哥,他也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材料,于是便决定辞官回家。
大臣袁盎学问高深,和张释之有一面之缘。他听说张释之准备辞职,急忙来看他。张释之对袁盎说:“哥哥为我花费了很多钱财,都怪我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混出个人样,我还待在这里干什么呢?”
张释之虚心求他指教,袁盎说:“事情不会改变,而人的见识却可以让它改变。老实说,你还要加强学习,只有知识丰富了,你才能提出不同于常人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让别人器重。你只知勤劳做事而不增加自己的学识才干,这是你不能升官的原因,你要设法弥补,时候还不算晚啊。”
张释之依照袁盎所说,从此加紧学习,凡事留心,多些思考,他的见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天,汉文帝来到上林苑的虎圈,开口便问各种禽兽的具体数目。负责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回答不出,而一个小吏却答得一点不差,于是汉文帝指责官员失职,夸奖小吏能干。
张释之当时正陪同文帝,他见群臣都附和文帝的说法,于是唱起了反调,他说:“周勃是功臣,但他不善于言辞。秦时重用能说会道的人,可这些人只注重法规条令而不体察民情,结果导致国家衰亡。由此可见看人要看他的实际才能,而不能看他会不会夸夸其谈啊。”
汉文帝听了他的话,认为与众不同,实属高论,对他开始刮目相看。汉文帝一回到宫中就把他的官职连升数级,任命他做了宫中的总管。
俗话说“事在人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既无能又无识,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好事也会让他办糟,更谈不上力挽狂澜了。这样的人不要抱怨世事难为而应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做到加强修养,在学识和对事物的认识上高过常人,才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
【原典】
物格而后知至。
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
推究事物原理可避祸保身
物极必反,周而复始,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比如很多人都在孜孜以求名利权势,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却看不到他们潜在的危险。于是,非要争得你死我活,到最后落得个凄凉的下场,甚至身家性命难保。其实只要能探究这些事的原理,做到认识明确,就完全可以避免祸端发生。
春秋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家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兵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于有孙武其人。
孙武在历史上的主要事迹发生在吴国。按道理他应该留在自己的家乡齐国发展才是,可是具有隐士之风的他可能看不惯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争斗,遂毅然离开了父母之邦。孙武到达吴国之时,吴国正值多事之秋。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阖闾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打击了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就这样,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从而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的孙武,认为有了孙武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盛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若不平楚便罢,若要兴师灭楚孙武首当其选。
伍子胥像就这样,孙武和伍子胥一道,主持吴国军事。吴王称霸心切,孙武一上任他就要兴兵伐楚。但是孙武认为,吴楚已经连年交战,士卒和百姓都很疲惫,需要休息,况且楚国尚十分强大,时机未成熟。同时,他和伍子胥还建议,把军队分成三支,每次派一支去袭扰楚国边境,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只要把楚军调动出来就行,达到疲敌、劳敌之目的。一支行动另外两支则在家休整。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吴国日渐强大起来,军队被孙武训练得如铁军一般,能攻善守。而且孙武还扩充和完善了吴国水军,设有大翼(后勤船)、小翼(战舰)、突冒(冲撞敌船的突击艇)、楼船等各色水面战船,既可运兵又可水面作战。这就使吴军在水网纵横的江汉地区如虎添翼。
公元前506年,楚国派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人拼命抵抗。并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
面对求救的蔡、唐使臣,吴王阖闾请孙武和伍子胥裁夺。孙武说:“楚国之所以难攻,恰是因为它的属国众多,现在晋国一号召竟有十七国响应,内中不少是楚的属国,说明它已经众叛亲离了,这正是攻楚的时机。”而伍子胥也同意孙武的说法,建议吴王出兵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