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48929300000028

第28章 再创战争奇迹(6)

“请司令长官放心,不打退共军,我刘镇湘决不活着回来!”说完,刘镇湘一挥手,带人冲锋去了。

等刘镇湘走远,黄百韬一枪打死了守着电台的机要参谋,脱下将官服,把“5941”号胸符扯下来,塞进里面的衬衣口袋,对四个贴身卫士说:“走!”

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四个卫士只剩下扶他走的一个了。到处都是“缴枪不杀”和“注意,不要放过黄百韬”的喊声。黄百韬走到一棵树下,无力地坐下,对卫兵说:“你去给我弄点水来。”

卫士刚走,黄百韬就掏出了左轮枪,对着太阳穴,砰的开了一枪。

随着这一声枪响,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全军覆没。

当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以中野为主围歼黄维兵团。陶勇仍到野司请战,和他一起的还有九纵的聂凤智。粟裕摆了摆手:“你们两个纵队在碾庄打得最苦,需要立即进行全面休整。休整之后,再去替换别的纵队。”

陶勇还有些不甘心,拧着眉想着主意,再去打一仗。旁边的政委郭化若拽拽他的衣角,对他说:“部队缺员严重,何不趁此机会多抓些俘虏,扩充队伍呢。”

这是陶勇熟悉的工作,他想了想:“对呀,闲着也是闲着。”

部队根据司令政委的指示,用六〇炮和弓箭,将大批传单抛向敌阵。每天晚上,前沿阵地上就拿铁皮喇叭广播毛泽东主席撰写的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每逢吃饭时,战士们故意把碗敲得叮当响,对敌方喊道:“开饭啦,过来有饭吃!”

真有过来要饭吃的。有的留下了,也有的又跑了回去。陶勇让他们“来去自由”,等无路可走了“再定终身”。

经过半个月日日夜夜的激战,我军逐步压缩了对黄维兵团的包围圈。11月21日,华野四纵对困守尤家湖之敌二十五军发起了最后攻击。

敌二十五军,曾在皖南事变中充任过最凶恶的打手。在解放军这次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中,它始终顽抗着。

在战斗发起之前,陶勇亲临部队视察战斗准备情况。此时,战地并不平静,敌我双方都进行着频繁的枪炮射击,敌人在加固工事,我军正加强近迫作业,可以听到一片锹镐与土石的撞击声。别看陶勇出身苦,却很爱整洁。军装虽已洗得发白,但把皮带束紧了,走起路来仍昂首阔步。此时的他,一脸严肃。他检查着三十四团三营挖出的深壕,和身边的干部说着:“敌二十五军虽然已是歼敌,但仍不能稍有轻视。我们应该接受初战时的经验教训。所以,纵队将集中特纵支援的野炮、榴弹炮团和我们纵队和各师的所有炮兵,全力以赴地歼灭这股敌人。在这次攻击战中,我们纵队还首次得到坦克部队的支援,你们三营将在坦克的配合下执行由南向北的主攻任务。你们必须保持荣誉,坚决完成任务!”

陶勇之所以提到“保持荣誉”,是因为三十四团的前身是新四军老四团,陶勇曾是这个团的团长。三十四团三营的七连和八连,前身是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的部队,后来组成北上抗日先遣支队。这个六千余人的支队,遭到了敌人残酷的重兵围攻,剩下的骨干只有几百人。后由粟裕、刘英率领,在闽浙边界坚持游击战争,保持了红军顽强奋战的传统。在这次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第一次战斗中,这个营经过激战,突破了敌占的素家楼阵地,全歼守敌,夺取了初战胜利。陶勇说的保持荣誉,就是鼓励他们发扬光荣传统,打好这次围歼战。

坦克参战,这可是纵队历史上的第一次。

21日下午4时半,陶勇发出命令,炮兵群集中火力,从四面八方向敌尤家湖前沿阵地进行猛烈的破坏性射击。然后,又把炮火转向敌纵深。炮击持续了三十多分钟,使偌大个尤家湖村落,完全笼罩在一片烟尘火海之中。

对新型武器最感兴趣的陶勇,密切注视着坦克的第一次出击。

只见特纵支援的四辆轻型坦克,沿着预定路线自西向东驶去。龟缩在前沿地堡里的敌人,突然钻出来欢呼,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坦克开来了。他们哪里知道解放军已经武装上坦克了!转瞬间,坦克进到三营的攻击出发地前,掉过头来就对准敌人的工事开炮,几乎每发射一炮,就打毁一个地堡。敌人见过去掩护自己的坦克正对着自己开炮,顿时一片慌乱。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擅长夜战的地面部队跃出战壕,向敌人发起最后的冲击。

“打得好!”陶勇抓起电话,直要三营姚营长,“这是我们第一次步兵、坦克、炮兵协同作战,很值得总结,你马上写一篇报道,拿来我看!”

这篇报道后来登在《华东通讯》上,真实地记录了尤家湖步、炮、坦协同作战的过程。

12月1日,敌人放弃徐州向西南逃窜,解放军11个纵队猛烈追击。在刚合围杜聿明集团的第四天,太阳偏西,笑眯着眼的陶勇在参谋长梅嘉生背后捅了一下:“走,咱们一起到前边十师看看去。”

“好,你说去哪就去哪。”十师正准备攻击前平庄,梅嘉生本来就想去看看。远处传来密集的枪声和炮声,敌机也不断在头顶上空隆隆作响。他们一行四人,一口气跑了五里路,来到十师野战指挥所。杜屏师长笑呵呵地迎了出来:“司令大驾光临!”

陶勇老远就伸出大拇指称赞道:“老杜哇,你们的仗是越打越精啦!不论是指挥上还是战术运用上,都很漂亮。”

“哪里哪里,陶司令过奖了……”杜屏真诚地笑着说。

“好,还能进步!我们就是要胜不骄败不馁嘛,这样才能打胜仗呢!”

陶勇说得大家都笑了。

谁也没有想到,在围攻杜聿明集团的关键时刻,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攻占的魏家楼,被敌人的坦克冲垮,夺过来的村庄又丢掉了。

像这样丢阵地的情况,在第四纵队还是第一次,十一师师长谭知耕深知陶勇的脾气,没有直接向他报告。

但陶勇很快就知道了。指挥所外面寒风刺骨,陶勇光着脑袋,在门口站一会儿,又到凳子上蹲一会儿,使劲地抽着烟,许久才说一句:“仗打不好,到上边开会都没脸见首长。”

他两眼喷火,一副吓人的样子。寒气朝开着门的屋里扑着,屋里的烟气翻卷着朝外走,陶勇的脸上像涂了一层霜,一点也不觉得冷。他还在唠叨:“当然啦,我们个人的脸面,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给革命带来的损失。多打一个胜仗,革命进程就加快一步;失利一次,就拖革命一次后腿。所以,就是拼上命,也要把仗打好!”

指挥所里一片冷寂。人们在琢磨陶勇的话,也在想着夺回阵地的办法。

十一师没让陶勇失望。第二天夜里,他们重新调整部署,集中了兵力、火力,一鼓作气,终于夺回了丢失的阵地。

活捉杜聿明

12月4日拂晓,四纵和友邻纵队把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被围之敌主力转入野战防御。从12月6日起,我军逐渐向里围攻。

当东北野战军进了关,完成了对平津塘之敌的战略包围,封闭了平津之敌由海上南逃的道路以后,淮海战场的最后歼灭战就开始了。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从四面八方开始向包围圈内的敌人猛烈攻击。

9日夜,敌已溃乱不堪,陶勇即令部队向敌“心脏”猛插。